![]() |
京剧"传统派"文武老生蓝天 |
沉寂三年之后,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第四届“粉墨嘉年华——上海优秀青年演员展演”前晚起在逸夫舞台拉开序幕。从8月21日至9月17日,8位来自京剧、越剧、昆曲和芭蕾、小提琴、琵琶演奏不同艺术领域的青年演员,将在上海不同剧院展开6个专场演出。作为展演的首场演出,上海京剧院蓝天、高红梅的“蓝梅绽放”专场前晚率先亮相,而今晚,上海越剧齐春雷的“越坛春雷”专场也将上演。
早报将从今天起陆续推出几位青年演员的专访,记录他们对于舞台艺术的执着、对未来机遇的渴望,和在舞台背后付出的努力。
蓝天:拉小提琴跳杰克逊的“传统派”
“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但就在粉墨嘉年华的专场里,蓝天第一次演出文武兼备高难度的《夜奔》,就让观众眼前一亮,谢幕时掌声叫好如雷。而考验唱功的《珠帘寨》,也同样展示了他余派老生的扎实功底。
距离自己“轰轰烈烈”的演出专场不过一晚,蓝天就重新投入到上海京剧院的排练厅。蓝天今年不到30岁,阳光帅气,多才多艺。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拉小提琴,至今还是个半专业选手。而他跳迈克尔-杰克逊的舞更是一绝,经常技惊四座。在蓝天看来,所有艺术都是相通的。
“但现在拉琴少了,跳舞也少,干一行得专一行。”蓝天对京剧的专一执着,是从小开始的。尽管这条路,走得异常不平坦。
蓝天是河北人,家境不富裕,父母都是学戏的。蓝天从小喜欢对着电视机甩水袖捋胡子,但父亲并不赞同他学戏,因为太苦。可是,《智取威虎山》的一曲“朔风吹”他一学就会,父亲最后不得不叹气:“这孩子生来就是吃这口饭的”。
因为河北艺校没有京剧班,蓝天学了两年河北梆子。1997年,上海戏校校长王梦云来到河北招生,一眼相中了蓝天,把他带回了上海。河北艺校为此还打官司打到了文化部,一波三折之后,蓝天最终留在了上海。中专经历变声期,蓝天一度失去了清亮的嗓音,不得不改学武生。但大学毕业时,他拿下了全出老生唱功大戏《四郎探母》。
毕业后的蓝天进入上海京剧院,不久就主演了青春版《智取威虎山》,并得到当年“杨子荣”童祥苓的指导。两年前,CCTV“空中剧院”直播了这台大戏,蓝天那句高耸入云的“气冲霄汉”几乎让全国的京剧观众记住了他。而在这背后,他看了几百遍录像,把每一个气口和眼神都记录在本子上。
此后不久,关栋天缺席新编历史剧《廉吏于成龙》,蓝天从京剧院二团被“跨团”调进了剧组,和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同台飙演对手戏。“排练时尚老爷子一直非常耐心地提携我,甚至在电梯口遇到,尚老师会突然对我来一句,叩见康王爷。我因此开始敢在台上和尚老师对眼神,大胆在舞台上实验属于我的情绪处理。”《廉吏于成龙》从北京一路演到山西、河南,蓝天也因此赢得了“小关栋天”的称号。尚长荣更是称赞他:“关栋天有的点蓝天都做到了,关栋天没有的点蓝天也做到了。”去年,“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上,蓝天以99.066分,夺得了老生组的第一名。
蓝天有很多自己的艺术想法:“我的恩师关松安一直是奔着第二个李少春去的,我也希望走一条能文能武的戏路,而且我演武戏的瘾特别大。我现在学谭余派为主,老师一直和我说,流派只是一个标志,而非一个标准,以后别人问你什么派,你就说自己是传统派。”“传统派”的蓝天身边却围绕着一大群年轻粉丝,其中不少都是他在“京昆Follow Me”课堂上认识的学生。大学时,他还参与过香港 “进念二十面体”的作品《西游·荒山泪》,在荣念曾的指导下尝试了当代实验戏剧的创作,剧中,京剧大师程砚秋的一句话至今敲打着蓝天:“演任何戏,都要有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意义。”正因那一次的创作经历,蓝天也一直想着做些属于自己的尝试,“我们演员需要舞台,不单是逸夫这样的大舞台,也希望有当代的小剧场,可以更多和观众进行探讨。”
齐春雷:对男女合演有自己的坚持
作为如今上海越剧男小生的挑梁人物之一,齐春雷要在这次“粉墨嘉年华”专场里展示他全面的艺术追求,以及他对越剧男小生的思考。
专场里,有两个他常演的尹派经典《何文秀-算命》和《盘妻-洞房》,《杨乃武》和《家》都是对人物塑造颇有考验的戏,而《怀玉惊梦》则是2008年创作的一个新编小戏。在开场的《杨乃武·三堂会审》段落,齐春雷用了11位越剧男演员共同登台:“我希望这本身就是一个展示,我们所有的男演员都用整齐的步伐出现,是对男女合演的一种坚持。”
齐春雷出生在越剧故乡嵊州,14岁考入了“嵊州越剧之家”,之后就来到上海戏曲学校,毕业后又进入了上海越剧院。学过绍剧和越剧,也练过武生和老生,但齐春雷最后在老师赵志刚的引领下,成为了一名尹派男小生。
舞台对他们而言并不公平,“越剧男女合演的份额太少了。越剧男小生属于一个特殊品种,属于领导都在犹豫、对观众可有可无的东西。”齐春雷说,“学戏的时候,对男女合演的艰苦都是未知的。一路都有身边的同学离开。男生唱越剧确实很难,一来嗓音不如女生持久,二来男的会遭遇倒仓,我们学戏时候男同学并不少,但最后留下来的只有两个人。留下来的人也很痛苦,会觉得很孤独。”
一度,齐春雷也写好了辞职报告,但最后还是没有交。男女合演的未来不在自己的把握中,年轻时远大的梦想也似乎有些遥远,现在的齐春雷最朴素的愿望就是:“把越剧男小生这个岗位站得牢牢的。”
2005年,因为临时救场出演《玉卿嫂》中的庆生,齐春雷迎来了自己艺术生涯中第一台主演的大戏。而2009年,因为赵志刚的离开,齐春雷再一次收获了舞台演出的机遇和挑战,一台“啄玉成器”的专场,齐春雷要在15天排出从未演过的4台折子戏。经过这几年的磨练,齐春雷的演出机会大为增多,艺术上也有了更多的体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