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晚,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上演的这场以“魂断威尼斯”为标题的音乐会,巧妙地选择了音乐史上的另一位巨人肖斯塔科维奇与布里顿同台,二者不但有深厚的友谊,而且音乐上的联系千丝万缕,特别是用布里顿的《俄罗斯葬礼》与肖斯塔科维奇写给自己的挽歌《第十五交响曲》分别作为开场与结尾,可谓用心良苦。
出身俄国嫡系指挥学派的指挥家张国勇在这场音乐会上的表现令人惊异。特别是他指挥的“肖十五”情感真挚、动力充沛,最令人称道的是第二乐章与第四乐章两个弱结尾都被他处理得意境悠长。在张国勇的带领下,年轻的大剧院管弦乐团表现出了最佳状态,弦乐、管乐和打击乐的表现都十分成熟。
这场音乐会的重头戏是上半场的《魂断威尼斯》组曲。原著是大作家托马斯·曼讲述同性之间爱情的小说,布里顿被这个题材深深打动,这一方面出自他对小说中人物艾森巴赫的喜爱,另一方面也因为他自己感同身受。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将大半生的心血都投入了歌剧《魂断威尼斯》的创作中,没有其它任何一部作品能如此接近他隐秘的内心世界。《魂断威尼斯》尽管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平心而论确实不适宜大多数乐迷的耳朵,现场听感也是如此。它情感浓烈但过于阴郁,音乐语言晦涩难懂。《战争安魂曲》《彼得-格赖姆斯》《大提琴协奏曲》等都比它适合得多。然而就这场音乐会来说,哪部作品比它更能体现一支乐团对作曲家的敬意呢?
我之所以被这场音乐会打动,是因为它无处不在的情怀——借两位20世纪音乐史上两位巨人的临终独白,试图向听众解释爱与死两个难以解答的永恒疑问。音乐会节目册中的一句话让我沉默许久:“两位作曲家用毕生心血对人性、战争以及政治与军事割裂开的所谓文明世界进行了思考与抗争。”一支年轻交响乐团以这样饱含着人性光辉的语言向两位生活在半个世纪以前的作曲大师致敬,值得所有人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