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晚,天津武清天狮国际会议中心一片欢声笑语、喜气洋洋,首届“武清-李润杰杯”全国快板书大赛颁奖晚会在此举行。中国曲协主席姜昆,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董耀鹏,中国曲协分党组副书记刁惠香,中国曲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曲华江,中国曲协顾问朱光斗,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副局长康书祥,武清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建成等领导和本次大赛评委会成员出席颁奖晚会。晚会由相声表演艺术家牛群和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主持人周宇主持,姜昆、戴志诚、郭达、高洪胜、张志宽、柴京云、柴京海、温淑萍、焦建东、石磊、王彤、随风、高梦娇等曲艺名家为武清观众表演了精彩节目。比赛期间,主办方还为参赛选手和广大快板书爱好者举办了快板书培训班。张志宽、李少杰等快板书名家现身说法,为学员们讲解快板书由来、表演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受到参赛选手和快板书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李润杰是我国著名的快板书表演艺术家、曲艺作家、曲艺改革家和曲艺教育家,在创立创新、继承发展和推广传播快板书艺术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次大赛以李润杰冠名并在李润杰的故乡天津武清举行,既是全国快板书发展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李润杰的深切缅怀。作为快板书艺术界的一次盛会,首届“武清-李润杰杯”全国快板书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以及军队文工团、武警部队报送的250个节目,经过筛选, 53个节目被分成职业组、非职业组和少儿组参加了7月3日至5日举行的决赛。参赛选手中既有来自政府机关、厂矿企业、科研机构的,也有来自高等院校、文化馆、青少年宫以及众多民间快板团体的。经过3天5场的激烈角逐,本次大赛各组奖项花落各家。其中,职业组一等奖由王亮等6人获得,二等奖由刘金霏等6人获得,三等奖由郎玉明等7人获得;非职业组一等奖由宋乐等6人获得,二等奖由梁志刚等6人获得,三等奖由贾存玉等8人获得;少儿组一等奖由王贞苹等6人获得,二等奖由张展硕等3人获得,三等奖由刘雨含等3人获得。
“这次全国快板书大赛的成功举办算是了却了我一个由来已久的心愿。 ”回忆起由中国曲协、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武清·李润杰杯”全国快板书大赛从筹办到圆满结束的历程,本次大赛评委、中国曲协快板书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志宽颇有感慨:“比赛消息发出后,中国曲协领导跟我聊过好几次,担心没有足够的人来报名。我自己虽然对目前快板书普及情况比较清楚,但短时间内能有多少人来报名参赛心里也不是很有底。不过,出人意料的是,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就收到参赛节目250个,尤其是最开始没打算设立少儿组,可后来仅少儿节目就报送了60多个,这充分说明快板书在全国还是有着比较好的群众基础。 ”
比赛那几天,“感动、激动”是评委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两个词。感动的是有这么多选手报名,其中既有年过七旬的,也有刚满九岁的;激动的是不论职业组、非职业组还是少儿组,选手们的表演水平都非常高,而且各有特点,有的以包袱见长,有的以情绪见长,有的以故事见长。本次大赛评委、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李立山说:“大赛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快板书水平提高得非常快。无论是哪个组,选手的表现都可圈可点。职业组选手的实力绝对配得上‘职业’二字,非职业组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涉及的面很广。最突出的要数少儿组,孩子们在舞台上的表演就跟‘小人精’似的,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让人眼前一亮。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快板书的美好前途。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少儿组孩子们的表演不失童真童趣,这是一种很健康的快板书教育,这一点值得其他曲种借鉴。 ”大赛评委、中国曲协副主席崔凯表示,令人可喜的是,此次大赛反映出快板书有一支人员齐整、状态良好的队伍,通过比赛涌现出很多出类拔萃的年轻演员,作为一名小品工作者,看到快板书有这么好的发展,心里还真有些“羡慕嫉妒爱”的感受。本次大赛评委、中国曲协山东快书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洪胜表示,几场比赛看下来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快板书在普及方面有很多值得山东快书学习的经验,如果每个曲种都能像快板书这样,曲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71岁的刘士鉴是本次比赛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虽然他参加的是非职业组的比赛,但无论是表演还是打板都非常专业,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早年他曾拜在快板书大师李润杰名下,只是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没有继续坚持专业学习,但这些年对快板书的那份热爱之情始终没有丝毫褪色,更难得的是这次比赛表演的作品《骗婚》还是他自己创作的。虽然最终只获得二等奖,但刘士鉴说:“参加这次比赛只是想对自己这么多年学习快板书做一次总结和汇报,也是对恩师李润杰的一种缅怀,至于获什么名次根本没有考虑。 ”来自山西太原的刘宸旭和解关一凭借出色的表演获得本次大赛少儿组一等奖,两个小家伙虽然只有9岁,学习快板书也就一年多时间,在一起配合也不过半年,但他们把《三打白骨精》这个节目中的人物角色演绎得惟妙惟肖,整个节目表演时间不到10分钟,但观众的掌声多达10余次。获得本次大赛职业组一等奖的孙铭泽告诉记者,这次比赛的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看到其他选手在舞台上的表现,心里很有压力,没想到几年不见,这些同行的表演水平有了这么大的提升。所以,参加这次比赛,不仅可以展示自己,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同行的水平。大家通过这次大赛相聚一起,以板传情、以板会友,其乐融融。
谈到对今后类似比赛的期待,张志宽表示,由于这次比赛从启动到正式比赛时间比较短,所以对新创作品方面没有严格要求,选手表演的基本都是传统节目,争取以后再举办一次以推出新作品为主题的快板书大赛。高洪胜认为,快板书表演不仅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所以在表演时,还应该合理分配好体力。有的选手一上来就铆足了劲,但到后来就有点力不从心,希望今后能在情绪处理上避免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基调的问题。崔凯指出,大赛让我们看到快板书的普及和人才培养的成果,但也暴露出创作上的滞后,如何避免青少年成为“啃老族”也是快板书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