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长荣、史依弘演出《霸王别姬》剧照 周斌资料照片 |
“拍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是京剧历史上大规模的经典传统大戏排演、拍摄工程,昨天上午,该工程首批两 大 剧 目 之一——京 剧 电影 《霸王别姬》在上海京剧院宣布将于 7月3日在车墩影视基地正式开机,预计国庆节后首映。
灿烂传奇 定格中国戏曲舞台
京剧电影《霸王别姬》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电影集团、上海京剧院、上海广播电视台和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联合出品,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滕俊杰执导,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和上海京剧院著名梅派青衣、京剧名家史依弘担纲领衔主演。
回首过往,京剧《霸王别姬》是一出经典传统名剧,取材于《史记·项羽本纪》、《西汉演义》和明代沈采《千金记》,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的灿烂传奇,已定格在中国文学的字里行间,定格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1918年,杨小楼、尚小云排演《楚汉争》。后经压缩,由杨小楼与梅兰芳合作,更名《霸王别姬》,于1922年首演,并成为梅派代表剧目。其中梅兰芳、刘连荣的《霸王别姬》一折有电影舞台艺术片传世。虞姬不仅要有一口纯正“梅腔”,更需深厚武功底子以保证剑舞出彩;而楚霸王一角也需内功、外功兼具,不仅要求演员在念白、唱功、眼神、身段动作中透出一种“霸气”,更要将楚霸王英雄末路时的悲怆、苍凉充分展现。
拍摄电影 推动国粹艺术发展
用当代最先进的高清技术拍摄京剧电影,其意义在于推动国粹艺术的进一步传承、发展,不断扩大京剧文化的普及、提升与传播,树立、培养、造就一批京剧各大表演流派的杰出传承人才,保留一批经典传统老戏,高质量地把当代中国京剧艺术的成果传播、记录下来。
尚长荣、史依弘两位演员有足够的艺术积淀,是当今艺术表演领域不可多得的杰出的艺术家,由他们来把握和展现剧中的角色符合当代观众的艺术审美追求;现今的电影技术也达到了记录、保留、提升戏曲艺术的水准。
中国电影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离不开戏曲,也因戏曲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叙事特色。 1905年,中国第一部无声片是京剧老生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 《梁山伯与祝英台》也由越剧而来。上海则是探索、实践戏曲电影的重要阵地——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沪剧电影《星星之火》、京剧电影《白蛇传》和《廉吏于成龙》都曾在业内有着良好的反响。
根据导演组的创意计划,3D版《霸王别姬》将同时套拍,以求更多的年轻人和少年儿童来关注京剧,这也将成为中国第一部3D戏曲影片。
六易其稿 整旧如旧加工打磨
上海京剧院于一年前启动对全本《霸王别姬》的剧本整理与修改工作,六易其稿,始终把表演艺术放在首位,考虑念白、唱腔的关系,甚至是锣鼓经的安排和场面的调度。
该剧也组建了强大的演出阵容: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京剧院艺术指导、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和上海京剧院当家梅派青衣、京剧名家史依弘担纲领衔分饰项羽及虞姬;特邀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著名武生名家王立军助阵饰演刘邦;上海京剧院的杨东虎、李军、金喜全、严庆谷、蓝天等实力演员加盟。从主演到配演,从“二路”到“龙套”均经过精挑细选,集结了11位国家一级演员;有30位演员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等各类国家、省部级艺术奖项……
随后,剧组启动了近两个月的一丝不苟的排练,秉承“整旧如旧”的艺术基调对该剧进行加工打磨。经过数月的紧张排练后,全本《霸王别姬》先后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海大剧院、北京梅兰芳剧院举行舞台演出,均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受到戏迷追捧。
完美融合 京剧经典电影特色
如何以电影的方式呈现《霸王别姬》的传统经典是主创团队在前期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戏剧是古老的传统艺术,电影则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它们在相同的基本审美特征下有着各自不同的美学特点,如何在两者间取得平衡是导演在摄制组筹备阶段思考最多的问题。
为了寻找戏曲审美与电影的技术表现之间合理有效的艺术结合,滕俊杰导演带领主创人员观摩研究了大量前辈艺术家拍摄的艺术电影,从中感悟《霸王别姬》的艺术追求,确定影片拍摄思路,并反复强调,要突出剧目的“京剧经典性和高清时代的电影特色”。从审美层面来看,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仍遵循戏曲的艺术规律,但从艺术层面来看,要借助高清电影的技术手法,使两者达到完美融合。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