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我的宝贝 |
搜狐娱乐讯 日前,电视剧《宝贝》正在江苏卫视幸福剧场热播。作为一部都市轻喜剧,该剧却因网络疯传的大尺度对白和画面引发关注和争议,尽管涉及的都是中老年观众感兴趣的家庭情感问题,但它却意外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的目光。昨日,编剧六六通过微博发表了一段长篇恳谈,面对舆论争议她用非常温情的文字对自己创作该剧的初衷娓娓道来。
生育话题并不是性话题!
六六:“现实题材出来了,大家又有点儿不适应了。”
据此前报道,电视剧《宝贝》中关于生孩子的台词几乎充斥了全剧,编剧六六在此前采访时一直避谈此话题。其实,《宝贝》涉及的年龄层和社会话题十分广泛,既有70、80、90后的不同人生故事,也有计划生育、精神出轨、中年危机、养老重负、诚信问题、城建隐忧这一切困扰着当代人的问题。六六表示“多么希望能通过一个故事一段时光,架起全家探讨的桥梁”。对于有人质疑《宝贝》尺度太大应该甚至应该进入分级电视剧的范畴,六六十分不解,“观众觉得“重口味”,这正是我困惑的地方,观众在不断的呼吁现实题材,而现实题材真的出来了,大家又有点儿不适应了”。在她看来,这部剧是适合全家观看的,“希望通过《宝贝》能将年轻的观众重新拉回到电视屏幕前。”
《宝贝》这部剧毫不隐晦的用生活化的场景来描绘人们对于生育这个问题的讨论,但在播出过程很多人都把生育话题与性话题画上了等号,甚至有人呼吁这部剧应该分级,不适合全家一起观看。
媒体评论员在评论中写道:“忽闻几句极重口味的台词,吓得差点把遥控器扔出去,赶紧看看里屋写作业的女儿,想着是要调低音量呢,还是干脆关了。仔细一琢磨,有什么问题吗?其实什么问题也没有,但是这样的台词必是要给自己带来过于繁重的科普任务,孩子要真是问到若干生理卫生的常识,你还必须指导不能回避。”这恰恰映射出当下家庭对于下一代生理教育的习惯性逃避。对此六六笑谈:“中国现在小孩生理教育水平,在幼儿园就已经开始丰富了。孩子懂得很多。你老是把孩子当傻子糊弄,孩子都要笑话你了。我儿子可以非常流利地说出来他是从哪里出来的。”
上一代人如何走进下一代人的生活?
六六:“你会发现原来你有这么多可以和孩子沟通与畅谈的渠道!”
六六以往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热点话题,《蜗居》重点刻画都市房奴辛酸历程,《双面胶》主讲婆媳矛盾导致的悲剧,而《心术》则是说人人都关注的医疗话题。可以说,六六作为社会情绪代言人,其作品覆盖面大,几乎囊括了电视收视的全部主流群体。
而在《宝贝》中,六六重点写了三对都市男女的婚恋故事:强势女静波和老公孙哲一心做“丁克”最后成了“白丁”,烦恼伴着幸福汹涌而至;静波的哥哥抱着游戏人间的态度,却因一个意外的宝贝投进婚姻围城,偶拾其乐;表姐冯莹为二胎辛苦奋斗的时候老公却出轨了……正如六六归纳的,这部剧的主题就是:90后不知道为什么要有婚姻,80后不清楚为什么要有孩子,70后在考虑能否再要第二胎。因为过多地考虑年轻观众的喜好和品味,六六承认《宝贝》对老年观众照顾不够,“我非常好奇的想知道,如果自己写一部给年轻观众的戏,他们能不能回来?但也是因为这样的好奇,这部戏的定位,把老年观众给舍掉了”。和许多观众的直观感受一样,剧中出现的台词和现象都非常具有流行性和年轻性,“一些年长的观众,因为在看这部剧的初期感到了一些陌生感与困惑,于是便放弃了。然而,与此同时,你的孩子们却躲在他们的房间里,守在电视机前看着《宝贝》,笑得从床上滚到了地上。”正如六六自己所说的,很多老年观众看不懂,这其中就包括了她自己的婆婆,而她也从中看出了伤感。
希望借剧改善代际关系
六六:“还想用60年代70年代为人父母的方式对待孩子吗?”
“70后要做好准备,未来可能不只有一个宝贝;80后不要畏惧有孩子,因为孩子不是限制你发展的,而是为你拓展的;90后不要畏惧婚姻,一个人的人生没有经历过婚姻是不完整的。”六六通过作品给了这三个不同时代的人们忠告。《宝贝》作为一部新作,既是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写照,也同样带给很多年轻人人生的思考,更提供了一个全家交流思想的机会,可以说《宝贝》是难得的“贴心之作”,这同时也是编剧六六的希望,借《宝贝》拉近两辈人之间的距离,缩减代沟重塑孝道。对于拍摄此剧的初衷,六六觉得要“将人们在生活中遭遇的困惑展现出来,引发共鸣,共同探讨解决之路”。对于一些中老年观众的不适应,六六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长辈们能不能换一个思路,不要寄希望于通过‘你什么时候来陪我’、‘你心里没有我’、‘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白眼儿狼’这样的紧箍咒来拉近孩子们与你的距离”。改善代际关系,是六六最看重的社会效应:“我不希望我到70岁的时候,还需要通过乞求、命令和发怒的方式让偶得回来我的身边,那不是他心甘情愿的。我希望他每次回来是因为他愿意见到我,他有那么多快乐的事情想要与我分享。这就是我追求与进步的动力!”
六六微博恳谈全文:
观众觉得“重口味”,这正是我困惑的地方,观众在不断的呼吁现实题材,而现实题材真的出来了,大家又有点儿不适应了。
在我的创作中,许多台词都是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与对话中常常出现的,是非常真实的,但是为什么出现在电视剧里,大家却又没法接受了呢?
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大家已经对中国电视剧中那些不接地气儿的对话产生审美惯性了,试想这些台词如果是在美剧中出现又会怎么样呢?不过,这点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应该写更贴近民生百态、新鲜活泼的剧。
我会始终愿意通过我的剧将人们在生活中遭遇的困惑展现出来,引发共鸣,共同探讨解决之路。
我一直认为这个剧是很适合全家共赏的,哈哈!
在我进行剧本创作时,是有自己的私心和抱负的。我希望能将年轻的观众重新拉入到电视屏幕前。你会发现,电视机前最大的观众构成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中年妇女。很少也很难把90后、80后,尤其是70后的男人们带到电视机前来,因为他们对电视这种“古老”的载体已经不感兴趣了。
我非常好奇的想知道,如果自己写一部给年轻观众的戏,他们能不能回来?但也是因为这样的好奇,这部戏的定位,把老年观众给舍掉了。
从播出效果来看,追捧的都是年轻人。有好多年轻人给我留言:“太恐怖了,我在电视机里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
那么,为什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不愿意来看呢?于是我“采访”了许多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我发现一个问题。
秀才的妈妈今年已经76岁了。第一天看我的《宝贝》时,她就说看不懂。我问她为什么看不懂呢?他们不知道“我查查”、“大众点评”是什么,甚至对ipad也是一知半解。
这一点让我反思了一下,我挺伤感的。
似乎年轻人生活的圈子已经把他们的父辈们排除在外了。
年轻人在享受现代生活方式的时候,就已经不知不觉把他们爱的长辈们给甩出他们的生活了。
长辈们叹着气说:你没有花时间来陪我!
年轻人摊着手说: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来陪你!
一些年长的观众,因为在看这部剧的初期感到了一些陌生感与困惑,于是便放弃了。然而,与此同时,你的孩子们却躲在他们的房间里,守在电视机前看着《宝贝》,笑得从床上滚到了地上。
年轻人们在热议《宝贝》,而他们热议的内容都是做为长辈的你所不能理解的。
不要寄希望于通过“你什么时候来陪我”、“你心里没有我”、“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白眼儿狼”这样的紧箍咒来拉近孩子们与你的距离。
长辈们能不能换一个思路——
我愿意走进你的世界。我因为爱你,我愿意进步!
我愿意变成这个时代的潮妈潮爸!
其实我觉得这部电视剧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它就是适合全家人一起观赏,它适合男女老少在一起观赏。一家人老老少少在电视机前一同笑闹交流。
你不懂的,可以问孩子们,听他解释。
当然,孩子们不懂的,你也可以向他解释。
有些人觉得,《宝贝》尺度大,不适合孩子看,可我恰恰不认同这一点。
你是愿意对孩子用隐瞒避讳的态度,还是与他共享信息,平等的交流?
你是想和孩子们一起笑笑闹闹看宝贝,还是让孩子一个人坐在电脑前、抱着Ipad看美剧?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了,还想用60年代70年代为人父母的方式对待孩子吗?
中国现在小孩生理教育水平,在幼儿园就已经开始丰富了。孩子懂得很多。你老是把孩子当傻子糊弄,孩子都要笑话你了。我儿子可以非常流利地说出来他是从哪里出来的。笑。
你会发现原来你有这么多可以和孩子沟通与畅谈的渠道!但是但是,你觉得尴尬了,你摸摸鼻子走开了,换台了,放弃了……
什么样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不求回报的爱,我不希望我到70岁的时候,还需要通过乞求、命令和发怒的方式让偶得回来我的身边,那不是他心甘情愿的。我希望他每次回来是因为他愿意见到我,他有那么多快乐的事情想要与我分享。这就是我追求与进步的动力!。
这就是为什么我40岁了,还要写20岁的戏。我想,即便我到60岁了,还要写20岁的戏!因为我要让自己永远保持年轻。
宝贝是条分水岭,能看得懂并喜欢《宝贝》的长辈们是真正的时代引领者和弄潮儿!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用一句话证明你很潮——
我能看懂《宝贝》!
我喜欢看《宝贝》!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