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古稀的陈钢(左)与合作40年的黄金搭档潘寅林 |
“时下荧屏有那么多选‘好声音’的节目,说明大众期盼好音乐的需求很强烈。我想,《梁祝》这样的曲子,其实就是‘好 声 音 ’吧。 ”5月8日中午,为上海音乐厅“音乐午茶”讲演的著名作曲家、上音教授陈钢以这样一段开场白开始了他的讲演。
陈钢说,《梁祝》那个年代的“好声音”是交响乐。当时在一片大炼钢铁的氛围中,音乐创作勇于选取优美、颂扬爱情的题材,这样的旋律才是代表当时中国人心声和审美的旋律。在回忆了艺术生涯片段后,陈钢借老朋友、著名小提琴家潘寅林的现场演奏,把流自他笔下的《金色的炉台》《苗岭的早晨》等作品的问世过程娓娓道来。他说,一个时代对于“好声音”的追求发自内心。比如,在只有八个样板戏的年代,上海提琴厂一年的小提琴生产量竟然达到10万把。 “那时候小提琴才几十元一把,天热时,上海弄堂的阳台上都会有人赤膊拉琴。当时,第一个跳到文化广场舞台上拉琴的潘寅林,苦于适合大众欣赏的小提琴曲稀少,把我从被遗忘的角落拉出来,就有了一部又一部作品,也许它们给当时被阴霾笼罩的年轻人带来了抚慰。 ”
如今,年逾古稀的陈钢与合作40年的黄金搭档潘寅林依旧活跃在演出舞台。下周三,老搭档将站上“上海之春”舞台,陈钢主持、潘寅林独奏、上歌交响乐团伴奏,共同完成一台“红色经典 蓝色浪漫--陈钢、潘寅林流金40年音乐会”。除了《金色的炉台》《苗岭的早晨》《我爱祖国的台湾》等小提琴独奏曲,还将呈现陈钢跨越至当代的创作《鼓与歌》《恋歌》《王昭君》等。音乐会压轴的将是陈钢和谭抒真、张振山根据《智取威虎山》音乐所改编的一首情景交融、动静相济的作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