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讯(秦川玺/文)北京时间5月3日,陈可辛执导电影《中国合伙人》在北京举行了一场媒体看片。观影后,导演陈可辛来到影院,与媒体一同分享了拍片心得。他说,这部电影拍摄的时候非常个人化,“完全是在拍自己。”电影中有一幕,邓超饰演的海归男曾在美国餐厅当打杂工,连小费都没资格拿。陈可辛告诉我们,这一幕也是来自于他在美国打拼时的真实体验。因为片中牵涉到中美企业纠纷等话题,有媒体质疑是否带有民族主义的成分,陈可辛表示,这部电影讲的主题就是励志,其中中美企业纠纷也只是为励志这个主题服务的,并不会有民族主义,“我也放给了很多外籍朋友看,他们对这样的处理也比较满意。”
谈题材:拍戏前不知道“新东方”是什么
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创业背景的设定上,这部电影都与新东方三兄弟的创业故事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事实上,陈可辛在拍戏前都不知道“新东方”是什么。彼时他只想拍一个关于改革开放30年的时代往事,同时融入一些自己的影子。有一天韩三平找到了他,说起了新东方的创业故事,“那时我才知道新东方是什么。”他觉得,全民学英语的故事能勾起观众的共鸣,而且学英语的那些桥段也非常搞笑。“比如徐小平模拟签证官的故事,他教的是如何让中国人自信。我是中西结合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从小我们学的就是孔融让梨,但美国人都是孔融抢梨。如何给中国人讲自信这一点打动了我,我的电影里需要鼓励,需要心灵鸡汤。”早在这个故事成立之前,他也尝试着找过其他更有噱头的富豪发家的故事,但他认为都过于商业,有些难懂,不如“新东方”来得讨巧。但他也表示,看过成片后,反倒觉得新东方的痕迹没有那么重了,“如果纯粹的拍成传记电影的话,需要对他们每个人物的走向负责,会收到很多限制。”所以他加入了很多其他的故事进来。
谈角色:“海归”邓超有陈可辛的过去
“我有一个很好的内地编剧,他写的很到位,其中有一句话我与他争执了很久,在他的坚持下,我用到了戏中,看完后,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句话:成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尊严。”整部电影中都围绕这句话所表达的主题展开。邓超饰演的“海归”不负众望终于去到美国留学深造,但只能在餐厅当打杂工,连小费都没有资格拿,服务员每天只会分给他一些零钱打发。有一天这一幕被来店里吃饭的老太太看见,她二话不说给了邓超20美金,对他说:“那个给你硬币的服务员才可怜,她一辈子只能待在这,但你还这么年轻,你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陈可辛告诉记者,这一处细节来源于他在美国的生活,“我曾经也在餐厅当过打杂工,包括拍摄这一幕时,我都是找的和记忆中最像的那个。”陈可辛将自己的性格、经历融入到了三个人的角色性格中,但他说,邓超饰演的“海归”,是最像他自己的那个。
谈票房:中国票房不缺奇迹
现场自然也有记者问到了他对票房的预估。他说,票房这种事情自己从来不会预测,因为“中国太多奇迹了,票房讲多了会被人笑话,讲少了又会倒自己霉,很难想象最终的数字。”但他说,整个电影产业都在变化,以前作为电影人,最需要做的是如何让观众回到影院里来,而这两年,几乎每个档期都能出现一部中小型投资创造出的票房奇迹,这说明中国观众已经开始回到影院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