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战》剧照 |
搜狐娱乐讯 华语电影的发展需要香港电影,香港电影人要做的,是以更开放、更积极的姿态,促进两地文化各自的集体记忆充分磨合,开拓广阔而稳固的创作空间。
4月13日,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以灯火辉煌、星光熠熠的颁奖典礼圆满收官。20个奖项花落各家,获得9个奖项的《寒战》成为本届最大赢家,追平金像奖获奖纪录。作为华语电影最高成就的三大奖项之一,香港电影金像奖已进入而立之年,30余载,它的存在促进了香港本土电影的发展,也为华语电影作出了卓越贡献。庆功感慨的同时,也有不少业内人士直言“港片不港”,称香港电影的黄金期或已过去,并发问,在华语电影“后合拍片时代”,香港电影应如何坚持本位,如何兼容并包,发展之路又在何方?
香港电影有着百年的粤语片制作历史,有着华语电影先驱者的荣誉,有着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工业基地的鼎盛时期,因此,其成功经验是明显的。首先,在电影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今天,香港电影没有放弃对故事性的强调,其基本原则没有受到多少来自技术革新、意识形态潮流的冲击。在戏剧性的确立上,在情节推进、人物关系以及结构、节奏上,大多数港片秉承传统按部就班,这也是为人们所熟悉的“港味”。在此基础上,港片发展出成熟的类型片制作系统,警匪片、次文化片、功夫喜剧等,是为港片传统类型片。
这种制作系统率先保证了港片的高度市场化、产业化,也确立了其俗辣笑料、黑帮情结、暴力美学、小人物史等美学特征,使得“港味”浓烈、果断。但是随着华语影片制作的融合性越来越大,港片导演纷纷北上,开掘内地市场,制作系统逐渐打开,港片暴露出编剧思维固化的缺点。格局小、套路旧、人物标签化,港片在量的优势之外,受到更多同质性的束缚,其被指“过癫过火”的美学特征,起初植根于香港社会特定的意识形态,也逐渐变得只有在那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下才行得通。“港味”开始面临尴尬境遇。
香港电影以及香港整个文化娱乐业,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也有自身特定的传统。类似无线电视台艺员训练班这样的培训机构,从自产自用到走向市场,在盛极一时之际为香港电影界高速、有效、批量地输出了人才,乃至筑起了整个华人演艺圈的半壁江山。艺员培训班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师道和风格流派的传承对艺人的选拔和培养多借鉴传统戏曲角色行当的划分,演员出道常常带着鲜明的类型。这种类型很可能规定了演员的从艺生涯,在电影规模化生产、跨界越来越广泛的形势下,人才断层、紧缺的忧患开始凸显。近年,依托高等教育,香港电影业的人才培养逐渐有了现代系统观,但快速、术业专攻的思路仍无多少改变,从江湖到学院、从经验到理论的通道亟待充分打开。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