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立群等评委赛前入场 |
央视网讯 4月8日,第十五届青歌赛结束小组赛B组首场比赛。本小组比赛继续沿用A组赛制,每天有美声、民族、流行各两组选手参赛。根据大赛“小组赛”赛制规定,每个小组赛均属于独立评比,ABCD组别均独立评判、分别评比,故参与B小组打分的15位评委与上周完全不同。同时,本场比赛中,负责选手访谈和问答环节的主持人由李思思改为尼格买提,而李思思则负责报分。
评委阵容大换血 现场示范霸气十足
为了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第十五届青歌赛小组赛每组的评委阵容均需轮换,而每组评委的名单也均在每组开赛之时才对外公开。参与B组比赛评审的15位评委是:德德玛、李光羲、殷秀梅、张也、吕继宏、黄越峰、黄小曼、印青、陈小奇、吴彤、殷燕召、夏珺、露西儿、刘真、李小沛。而监审组成员依然是陈晓光、李谷一、王丹彦。点评嘉宾为徐沛东和王立群。
在上周比赛中,评委们在点评选手演唱时现场示范,获得观众广泛好评。在本周刚刚开始的B组比赛中,评委们依然延续了这一“传统”。今天首位点评的的评委是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她也曾是第一届青歌赛的获奖选手。点评中,殷秀梅指出选手隋岁在演唱时“有些平”。接着,主持人小尼的请殷秀梅老师示范演唱,“让大家感受一下‘不平’”。殷秀梅老师一边谦虚“你这是难为我,好久不唱这首歌了说不定还没人家唱得好”,一边推脱不过地唱了两句。而仅在殷老师“信手拈来”似的一两句示范中,已经让人感受到她稳健大气的演唱技巧和层次丰富的情感表达,赢得现场观众阵阵鼓掌、叫好。网友纷纷表示:“示范确实经典,理解了”、“一开口就被震到了,不愧是大师”、“看来姜还是老的辣!”随后,吕继宏评委在点评选手张原铭的演唱时,也在主持人的邀请下示范,同样获得好评。
评委现场示范演唱,在往届青歌赛中是不常见的。而在本届青歌赛中,几乎场场能看到评委们的亲身示范。而通过评委们的示范,不仅选手能得名师指点,从参赛过程中获得更多收获;观众们也能更加直观地理解到评委们点评的内容。
王立群点评渐入佳境 《王氏语录》又添新语
刚刚执棒而备受争议的点评嘉宾王立群在经过五场直播洗礼之后,渐渐摆脱了被拿来与前任余秋雨作比较的困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励志格言”派。自从王立群点评某位选手答题——“过错是暂时的遗憾,错过是永生的遗憾”受到观众好评之后,王教授再接再厉,又连续发表了“命运就像掌纹,虽然曲折,但是却可以自己掌握”等励志箴言来激励选手。此举一出,迅速博得了观众好感。
除了经常赠送选手箴言佳句,王教授还有另一个“杀手锏”——卖萌。已有网友总结出了王氏语录,收纳了诸如“坏男人都善变??你说的我好像个坏男人!”、“你知道读《诫子书》有什么作用么?就是长大以后‘不坑爹’!”等经典对话,颠覆了以往王立群給大家留下的传统拘谨的学者形象,塑造了一个全新的“王氏”点评风格,甚至有网友封其为青歌赛卖萌大叔。
青歌赛倾听民意 火速改进获好评
第十五届青歌赛与往届不同,从筹备阶段开始便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决赛阶段开始后还开通了短信平台,通过多个平台广泛征求观众朋友们对大赛的意见。决赛直播开始后,每天比赛结束组委会的工作人员都会将观众朋友们集中反映的问题汇总、研究,并且提出改进措施、及时调整。
决赛直播首日,不少观众反映“评委点评时间过长”、“问答环节主持人读题语速太慢”,组委会收到意见后迅速改进,在第二天的比赛中,点评评委的人数从3人减为1人,要求评委在点评时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主持人读题速度也有所加快。比赛直播总时长因此缩短不少,观众们针对这两个问题的意见也减少许多。此外,有观众提出建议,“在点评嘉宾点评时,可否配上相关的图例”、“需要回避的评委应该在打分后公布,以免其他评委的打分受到影响”等等。组委会在收到这些合理的建议后,均在最短时间内进行了改进,表现出虚心听取意见、建议的亲民态度。而不少观众在看到这些改进后也回应:“看到节目组能这么快地改进,很高兴!”
本届青歌赛直播以来,关于节目节奏偏慢的问题屡屡被网友提及。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员表示,为了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公开,青歌赛一直坚持现场直播,现场出结果。这也是直播赛事和录播节目的根本区别所在。 举例来说, 录播节目可以通过后期编辑删掉打分过程,直接展示结果。但就直播节目而言,如同奥运会一样,成绩的实时公布才是最大的悬念,也是观众和选手最为关注的环节。在打分环节,评委需要慎重地评判并打分,计分组和公证人员要现场核对并计算分数,而在线包装团队在播出画面之前还需要进行最后核查和预演,为此而等待的时间,往往只能通过主持人、选手以及嘉宾之间的访谈来“填空”。当然,对于观众朋友们提出“加快直播节奏”的合理建议,组委会也承诺将通过更流畅的环节衔接、增强互动等方式来改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