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子戏子痞子》是管虎迄今最差的作品,没有之一。 |
(搜狐娱乐独家专稿 文/灰狼)小屏幕上的“抗日奇葩剧”正火,大银幕上似乎也不甘示弱,从2012年到2013年,已经先后有《黄金大劫案》、《匹夫》和《厨子戏子痞子》粉墨登场,巧合的是,这三部电影属于同一个出品方——光线传媒。这家刚刚缔造了《泰囧》神话的公司,一直以口碑中下而闻名,如今则有点“毁人不倦”,因为这三部抗日奇葩电影,恰恰在透支着宁浩、杨树鹏和管虎等第六代导演的信誉,是他们各自迄今最差的作品,没有之一。
抗日奇葩题材的“精髓”就是自我神话,并且将对手弱智化,《厨子戏子痞子》里虽然没有徒手撕日军这样的“神功”,但是对于几个主角的塑造,又是神乎其神,他们精通机关制造、数国外语、细菌学、摩斯电码、京剧表演、手语、飞刀、挖地道等各种技艺,又把日本俘虏之一塑造成跳梁小丑大加嘲弄,以突显地下党同志们的“英明神武”,让狭隘的民族主义无限泛滥——电影中有意把“为国为民”的主旋律意识拔高,但在电影的末尾,它又把一切引向民国大学的教育,此中的笔锋转换,着实让人费解。
按常理逻辑看来,这部电影的着眼点似乎是“知识改变命运”,或者“学好知识,为国为民”,属于一种民国精英主义的重度意淫,这种不断自我夸大的精英主义倾向,让故事严重失真,这部电影选择以瘟疫为背景,以寿司店为场景,看似叙事高度集中,实则逻辑奇差无比,最离谱的就是影片前半段一干人奇装异服、装疯卖傻唱大戏,抽风式的表演足够博人眼球,但这种“逼供效果”(包括各种酷刑在内)其实很难被观众认同,没有说服力,甚至让观众有被戏耍的感受(让人想到《三枪》),这种癫狂过火的表演,除了给予四位主角一种象征性的身份,丰富了他们各自单薄角色的“层次感”,以及制造各种低端笑料之外,实在没有任何意义。更重要的是,主旋律在这个过程中被过度娱乐化了,这也让电影后段被有意拔高的革命情怀,变得苍白而肤浅。
从以往的作品来看,管虎并不是一个主旋律导演,但从《斗牛》到《杀生》再到《厨戏痞》,他的电影越来越抛弃题材的写实性,而转向某种不真实的“设计式”文本,这种倾向让人费解,以精于设计而言,他其实远远不及宁浩,实际上走向个人创作的短板。《厨戏痞》和他前两部电影一样,发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借用西部片的风格,又有着谍战片的内核,但又表现为荒腔走板的CULT风,而电影里的种种突发事件,并没有形成完美的构联,所有的一切都近乎是拼凑式的,起承转合都极其生硬。形式上和内容上的拼凑感,映射出编剧的力不从心,这个剧本完全没有锤炼到让人信服的程度,尤其是最后的一战,刘烨(在线看影视作品)和黄渤(博客)(在线看影视作品)放着满仓的火器不用,徒手上阵,演了一场愚蠢不过的人道主义比武,最终双双挂彩,之后则满血复原,我们方才明白“共产党员是打不死的”,不是空口白话。
很多角色,其实是可有可无,包括那个不在编的稽查队小团伙,甚至是田中千绘,后者的出现除了让人发觉主角们有“懂手语”的功能外,完全是个花瓶式的存在,日本人则被完全脸谱化,成了地下党员高大全的参照物。所以,“设计式”文本方面,管虎是个极其外行的编剧,为此他只能以借用和抄袭来丰富电影的文本,《杀生》便有取材库布里克《大开眼界》等电影的部分,这部电影则大肆玩弄昆汀-塔伦蒂诺式的CULT风格,但学得不伦不类,画虎不成反类犬。
影片仍然是管虎一贯的摇滚式节奏,许多MV式的质感,他有意制造几场“默片”场景,但在《消失的子弹》、《太极》等电影频频出现过之后,已经沦为极俗套的哗众之笔,而频频运用的闪回以及“罗拉快跑”式的重现,也都缺乏新意。他过分追求电影风格的拼贴效果,各种角色扮演大行其道,但这种单纯夸张式的演出,除了增加猎奇感,于表演本身来说,可谓是品味不高,沦为装腔作势的群P,刘烨近乎出戏式的表演,和梁静走把式一样的扮丑装傻都是败笔,也让《厨戏痞》沦为编、导、演俱差的一部作品。
作为一部“抗日奇葩戏”,《厨戏痞》在细节上也极不考究,动辄就会犯往冷凝管里倒液体、吃河豚以毒攻毒、柳絮接种疫苗这样的常识性错误,实在让人汗颜。但更离谱的是,管虎自己也不明白自己拍的是什么,所以干脆在片尾植入一个演员解说,他们所提及的“致敬儿时电影”等话题,就无疑让这部电影在思维上更乱了。这必然是心虚的表现,犹如熬一锅粥,自己都尝不出味道,还要给别人喝,只好编点冠冕堂皇的借口,比如:怀旧。这也让那首耳边响着的八竿子打不着的《送别》变得不那么囧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