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原野》剧照。 |
京华时报讯 作为本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推出的唯一大型歌剧,新版歌剧《原野》的上演显得异常夺目。相比于该剧25年前的演出版本,导演李六乙此次提供的全新舞台制作可谓颠覆性十足,几乎让该剧脱胎换骨。
舞台设计像瓦格纳
对于想象力匮乏、品质堪忧的国产原创歌剧舞台,北京国际音乐节此次新版《原野》绝对可算是超水平之作。中性化的角色身份、模糊化的时空背景、空旷的舞台被一块光怪陆离的岩石覆盖,多媒体影像投射出的光斑制造了匪夷所思的玄幻感,这明显与国内上演的大部分所谓本土原创歌剧有着迥然的差别。
相比歌手和管弦乐团的音乐表现,李六乙建立的舞台与音乐关系让人联想起瓦格纳的乐剧形式。空旷、冷峻的舞台需要靠戏剧表现去填充。一方面,李六乙流露出对自然主义风格的好感,让整个舞台充满原始野性的美。另一方面深具表现主义色彩的戏剧手法则更加回归了曹禺原作的精神。
视觉隐喻台词直白
然而问题在于,万方女士当年主笔创作的对白十分现实主义,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很多时候与李六乙风格化的舞台有所不容。特别是第二幕焦母与金子勾心斗角的场景中,面对浅显而外化的情节,李六乙始终在营造鬼魅怪诞的气氛,对情节推动十分有限。直到第三幕仇虎的内心戏码渐渐发酵,才显得不那么煞有介事和神经兮兮。
李六乙呈现出的是一个高度诗化充满复调风格的舞台,但他所面对的文本十分简洁,既不诗化,也没有意味丰富的潜台词、隐喻和双关,给人造成的便是形式超越文本的观感。此外,结局的处理令人匪夷所思,李六乙似乎想以一个开放式结局取代原先仇虎自杀的情节,但对于多数观众而言,他们更加关心的是这个中心人物的命运去向。
20世纪歌剧更适合
虽然被种种问题所困扰,但在本土原创歌剧屡遭调侃和不信任的今天,新版《原野》至少是一次有高度责任感的二度创作,其本身也是一部严肃和值得讨论的作品。虽然李六乙导演功不可没,但其舞台造诣似应有更理想的歌剧剧目去承载。恰恰20世纪大部分德奥表现主义歌剧在国内舞台都不见踪影——贝尔格的《沃采克》、勋伯格的《等待》、理查·施特劳斯的《伊莱克特拉》等等,或许这才是他与北京国际音乐节未来的合作方向。
搜狐视频热播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