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 |
深圳商报讯 在这样一个眼球效应时代,任何一档电视节目的走红,追根溯源,就在于满足了观众特定的文化需求。《舌尖上的中国》不仅让深夜守候的观众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也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社会思考。“妈妈的味道”也好,“粒粒皆辛苦”也罢,通过美食这个窗口,观众可以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人和社会的关系;而这,正是其独特魅力所在。
同样的道理,《中国好声音》的走红,显然并不只是因为那些动听的歌声。用制作及推广团队宣传总监陆伟的话说,“《中国好声音》不是独立的音符,是音符后面一个个人。”换言之,当我们评价《中国好声音》的时候,不妨多从“人”的角度来进行解读。
首先,对社会互动的成功把握。社会互动的核心在于互动双方权利平等、地位均等,只有把握好这一点,社会互动才会传递出温情的力量。在《中国好声音》里,社会互动不仅体现为评委和参赛选手的“双向选择”,更体现在二者的亲密互动。直爽率真的那英走上舞台,与“准妈妈”齐雯共同演绎了一曲《白天不懂夜的黑》;沧桑感性的杨坤遭遇忠实粉丝,和“全职妈妈”戴月一起演唱了一首《里约热内卢》,我们既感受到了音乐之美,也体味到互动之美。
不论是齐雯,还是戴月,都没有赢得四位评委的“转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她们都是“失败者”。然而,在这个舞台上,人们在分享“强者”春风得意的时候,也没有歧视“弱者”的折戟而归。对于不少音乐爱好者来说,能和心仪的偶像同台演出,是埋藏在心里的梦想。《中国好声音》的霞光照亮了参赛选手,参赛选手照亮了我们许多人的梦。
“艺术家”也好,“明星”也罢,都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都是那样的高不可攀;他们无形之中成为一种抽象的符号,一种模糊的记忆。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放下“身段”的评委们,或插科打诨,或“争风吃醋”,有血有肉,真实可感,在无形之中缩短了与观众的连接距离。
其次,对表达诉求的充分尊重。正如人民日报《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所言,我们迎来了表达的“黄金时代”,但仍有许多声音未被倾听。《中国好声音》以“声音”为原料,以“故事”为作料,赋予参赛选手充分的表达空间,让我们在品味悦耳的歌曲的同时,也能倾听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通过《中国好声音》,一些曾经被忽视的声音,一些过去被遗忘的面孔,终于走到聚光灯下和舞台中央。
此外,对细节问题的特别关注。以“声音”为特色的《中国好声音》,却用心良苦地设计“面孔”的出场。不同于许多电视节目中“亲友团”的热闹喧嚣,这里的亲友团很少发出“声音”,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的面孔。心如火灼、眉头紧锁也好,喜出望外、热泪盈眶也罢,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会引发观众们强烈的心理共振。
应该承认,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选手身份造假、编排痕迹过重等。对于《中国好声音》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故事感受。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