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谷子地”前,张涵予经常在冯小刚的喜剧里跑龙套,以至于决定由他出演《集结号》里那个历尽沧桑的老兵时,看过剧本的人长叹,“王中军要赔惨了,冯小刚要完蛋了。”
谁也没料到,凭着大银幕上的第一个主角,张涵予一口气拿下5个电影节影帝。他还不满足,惦记着10月16日的金鸡奖,“能再得一个金鸡奖,就是大满贯了。”
在台湾领完金马奖第二天起程回京,登机后刚落座,一位空姐给他送来一个袋子,里面有4份台湾报纸,每份报纸都有他获奖的报道。
英国《泰晤士报》和《太阳报》评选2008年100部最优秀的电影,《集结号》位列第5,评语是:这是继《拯救大兵瑞恩》以来,最优秀、最感人的战争史诗。 法国影评人则认为《集结号》比《拯救大兵瑞恩》更震撼。
张涵予说,他不是用演技,而是用生命来诠释“谷子地”的。
拍摄时的苦与累难以言传,受伤是家常便饭,“最严重的一次是从辽宁宽甸转场去沈阳时,半夜腰部突然剧痛。这才知道什么叫汗如雨下,只有大喊、咬牙才能缓解一下,我想这下坏了,别是要瘫了吧。最苦的戏还没拍呢,而且全是动作戏。咬牙爬出房间敲隔壁制片主任的门,送去医院,诊断为急性腰肌痉挛,医生硬是使了些招让我直起腰来了。当天夜里高烧40度,第二天早晨起来胡乱吃了一堆退烧药奔赴片场。下午冯导演为了说戏,示范往土坡上爬,伸手抓坡上的木桩,正抓在桩上生锈的铁钉上,血一下喷出来了,有人过来扶,导演说:‘没事,我这和涵予比起来算什么?’收工后我去打吊瓶,冯导演半夜发烧去输液。王中磊发短信给我:挺住,我还没吹号呢,不能撤!”
“谷子地”之后,张涵予内心的英雄情结被唤醒了。正放映的谍战片《风声》里,他饰演了打入敌人内部的共产党员老枪;《最后的99天》里,他饰演了共产党员肖昆;正在拍摄的《水浒》里,他演的则是宋江。接受采访时张涵予整首整首地背诵毛泽东诗词,他说自己的偶像是毛泽东。与他合作过的人说张涵予在片场话很少,冷不丁会唱一段京剧,或是背诵《列宁在1918》里的台词。
他打小就迷电影。“我小时候住甘家口,这一条街上全是电影院。国家八大部委的礼堂全在这条街,哪个地方有电影放,放什么电影,哪个电影院的哪块玻璃能卸下来、地下室能钻进去,哪个礼堂的票什么样,看门的叔叔什么名字,如数家珍。记住这些只为往里头混。那时看电影不要钱,都是发票,但很多时候不让小孩看,而且我爸不让我看电影,整天逼我当陈景润,他知道我看电影,我就得挨顿揍,我每次看都跟做贼似的。”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张涵予没去演戏,而是做了配音演员。《米老鼠和唐老鸭》里,前10集的唐老鸭都是他配的音。“当时正面临毕业嘛,我分到了煤矿文工团,有下矿演出,要走3个月,所以唐老鸭的配音工作就停掉了,由李扬继续。配完音他出名了,就没我什么事了。”
配音的活早在中学时就开始了。在别人的推荐下,他给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寄了盘自己配音的带子,没想到这事儿就成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三千里寻母记》、《指环王》、《特洛伊》、《拯救大兵瑞恩》里都有张涵予的声音。10年后,他对这份工作有些腻,“它已经变成了一条流水线--天亮进棚,天黑出棚,别人戏称我们为‘棚虫’。我们只能根据演员的语速、节奏和表情对口型,所有喜怒哀乐都要严格按照演员原来的方式贴上去。”
期间,他出国一段时间,然后回国做生意,最终还是回到了起点。10年配音,10年配角,他像“谷子地”一样没有停歇。
没有鱼翅,弄碗白菜汤也可以
人物周刊:《集结号》之前,你的作品很少。
张涵予:我产量很少,也就10来部吧,当时想就这样吧。
人物周刊:你在冯小刚的电影里“潜伏”了8年,就没一点野心?
张涵予:之前我一直在配音,不愿干了又去做生意,发现不适合自己,才转回到表演上来。当时很多人说,“您现在回来,您知道这里有您的饭吃吗?”我不想这个,没有鱼翅,弄碗白菜汤也可以。只要我在干自己喜欢的、展现我才能的事就高兴。
人物周刊:和冯小刚合作的8年中,没有别的机会做主演吗?那种贺岁片的角色不适合你吗?
张涵予:不好说,现在是有《集结号》先入为主了。其实之前我是一个喜剧演员,一直在拍电视剧,但都没出来。我跟傅彪演的电视剧《居家男人》是喜剧,《动什么别动感情》也有黑色幽默在里面。从《天下无贼》才开始严肃起来的,演的那个警察没名儿,就叫“画画人”。到《集结号》,角色有名字了。
人物周刊:等了这么多年你不急吗?
张涵予:我从来不较这个劲。我跟冯小刚认识10年,是很好的朋友,从来没向他提过哪部贺岁片主角让我来。各方面成熟了,《集结号》恰到好处来了,这个角色比较适合我,我第一次去跟小刚争取机会。
人物周刊:没有过不得志的感觉吗?
张涵予:很快淡忘了。我能自娱自乐自我满足。情绪最低落就是当年刚从国外回来,有一年多的时间一直闲着,不知道应该干什么,但是很快调节过来了。
人物周刊:40多岁才有选择角色的自由,不觉得晚了点吗?
张涵予:我觉得挺好,他们说我大器晚成。什么叫大器晚成?我喜欢古玩我知道,这个词是从瓷器来的,烧小烟灰缸,一天就好了;烧大缸,烧一年也不一定好,一打开窑可能就坏了。越大的东西越难烧。
人物周刊:你烧了快30年?
张涵予:从1982年开始进中央台做配音,到现在可不快30年了嘛。
他们不了解我,我很不正常
人物周刊:你做演员的优势是什么?
张涵予:想象力很丰富,演员需要想象力。
人物周刊:有人说好演员多半有不正常的一面,但周围人都觉得你特正常。
张涵予:其实他们不了解我,我很不正常,我认为他们太正常了。
人物周刊:你的不正常表现在哪儿?
张涵予:得跟我生活在一起的人才知道吧。有的人把无知、无礼当成个性,这是演出来的。我还算比较绅士,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很善良。
人物周刊:心地善良,是不是就不太好意思说“不”?
张涵予:我比较容易被说服,所以不太善于说“不”,过后就会后悔。有时人的外表有欺骗性,我的外表看起来特硬,其实我很温和,很容易哭。有次在飞机上,后面有两个商人在聊天,其中一个说自己当年创业时,晚上经常加班。有一晚他母亲来到房门口叫他睡觉,他说不睡,母亲就站在门口看他工作。我眼泪哗哗地就流下来了。但我在某些方面非常坚韧、偏执。
人物周刊:为什么不换个词:执着?
张涵予:“偏执”更准确。
人物周刊:在一个人的电影里跑8年龙套,这就够偏执了。
张涵予:我并不觉得这8年的龙套有什么值得说的,这是我心里话。
人物周刊:不算是种挫折吗?
张涵予:就是不那么幸运而已吧,我比较认命。只要你是这块料,只要你还坚持在干你喜欢的事,没人能拦得住你。还没成的人要么就是你没料,要么就是你还没熬到时候,就这么简单。
人物周刊:听过的最狠的批评是什么?
张涵予:没当面说。我们拍《集结号》时有很多风言风语,“哎呀,这样一个角色让张涵予这种在北京大院里头长大的孩子去演,王中军要赔惨了,冯小刚要完蛋了。”
人物周刊:听了这话是不是有点崩溃?
张涵予:不崩溃,我想咱们等着瞧吧。遇到很纠结的事情,或者是有压力的时候,毛主席的教导始终闪现在我的脑海里:“风物长宜放眼量。”毛主席在长征时面临着中国革命的危机,还有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人物周刊:如果让你回到古代,你觉得你会是什么人?
张涵予:如果倒回到古代的话,我更想做个文人。我是个很矛盾的人,胸中有大情怀,也有小细腻。其实我就是个宅男,平时可以很安静,在酒吧、娱乐场所很难看到我。回家去看毛主席诗词,唱两句京剧,逗个蛐蛐儿,来了兴致写写毛笔字,支上画板画两笔,拉拉我的京胡,我觉得很有意思。我幸福点低,有一点让我感兴趣的东西,我就很陶醉了。
人物周刊:你现在已经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了吗?
张涵予:没有没有,还差点。我们家那块没有“东篱”,闹轰轰的,悠然见“楼房”,过两年我搬山上去,找个那样的地方。
拍《集结号》差点离婚
人物周刊:你爸现在看你演的戏吗?
张涵予:看。马上要拍的《水浒》,我演宋江他很在意。他对《水浒》研究得很透,老爱跟我说宋江如何如何。我也有我心里的宋江,我从小就是《水浒》迷。跟现在的年轻演员一聊天,他们对文学和历史的无知让我很惊讶。我问他们什么叫“岁寒三友”,问100个人,100个人不知道。
人物周刊:都有什么样的回答?
张涵予:岁寒三友?哎,好像是一餐馆?三里屯那边的一酒吧是吧?
人物周刊:对演员来说缺少这方面的知识有影响吗?
张涵予:问题非常大,演员拼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你刚开始演演自己没关系,深入了去塑造人物、感受人物灵魂的时候,如果缺少文化修养,那就很难了。
人物周刊:从《集结号》到《风声》,你接受了无数采访。
张涵予:很多时候都聊恶心了。有些记者觉得读者感兴趣的话题恰恰我不愿意聊,我觉得那些不足以成为话题。公司逼着去接受采访,去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同样的话说好几百遍,很郁闷。
人物周刊:你最讨厌记者问什么?
张涵予:我最讨厌记者不做功课就问,“你觉得你这个角色跟你上一个角色有什么区别?拍摄过程中有什么难忘的事?”我说整个过程都很难忘。
拍《集结号》那阵甚至都要闹离婚了,家人都接受不了我了,因为我老是谷子地那个状态,拍戏过程中和拍完了很长时间都是这样。用小刚的话说,“你往那儿一站,干什么都对,因为你就是那个人。”这个过程伤元气,精神各方面都受刺激,之后我的身体很不好,过很长时间才缓过来。
记者老问,“你觉得你能超越这个角色吗?”我说,超越不了,也不想超越。一个演员一生中能捞上这么一个角色,烧高香去吧。我拿了2008年大众电影百花奖、台湾电影金马奖、大学生电影节影帝、华语传媒电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现在还差一个金鸡奖就是大满贯了。我很期待。
人物周刊:你的奖杯都放哪儿了?
张涵予:放在家里一张有300年历史的黄花梨的桌子上,走过时看一眼很满足。拍这个电影之前,很多人都担心我们的票房。拍完了在韩国釜山电影节首映时,7000多韩国观众坐在雨里边看完的电影,哭得稀里哗啦,电影结束集体起立给我们鼓掌。我们一想韩国人跟这段历史没什么关系都看成这样了,证明人类的情感都是相通的。
我现在每看一遍都还要流泪。前些日子,电影频道第5遍播《集结号》,都半夜11点多了,王中军给我打了个电话,才说完“我刚看完《集结号》”,就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了。
我真想去演毛主席
人物周刊:你的博客年初开始就不更新了。
张涵予:不愿意写。一是没什么可写的,二是我比较低调,再加上懒。说太多也没什么意思,已经通过作品证明了能力,你要再去描就没劲了。
人物周刊:现在你是明星了,适应这种生活吗?
张涵予:对我来说这些不是特别重要。任何人提出照相、签名,只要我有时间,全都满足,除非赶飞机。我也不弄七八个人拦着躲着。有时候确实有一些生活上的不方便,但作为公众人物,这是必须承受的。
忙完一段工作后有空闲,心里很满足--已经有作品在那儿放着了,空下的时间我可以干点自己喜欢的事了,比如研究研究家具,收藏点古旧东西,我的钱全都花这上头了。唱京剧、逗蛐蛐儿、念念毛主席诗词。
研究毛主席诗词是我很大的乐趣。我觉得我读过的诗词里没有超越毛主席的,每一句都非常非常值得研究。中小学和大学的语言课、国文课里面都应该有毛主席的诗词。毛主席的文学才华、艺术才华,都被他的政治才华给掩盖了。如果一定要说偶像,毛主席就是我偶像。大家都说我是个“毛迷”。有些记者很感兴趣,但是聊完之后,好多东西他不敢登,他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我真想演毛主席,就是长得实在不像。
人物周刊:你这么喜欢他的诗词,是不是你内心有英雄情怀?
张涵予:我有英雄情怀,有家国情仇,有民族气节。人家问我什么最重要?我说爱国最重要。有人听了这话觉得你这人脑子有病吧,装大尾巴儿狼呢。但我真是那么想的,无论在什么地方,呆两天就开始想北京了。不行不行,我得回北京去。有人说在娱乐圈谁谈“情怀”这两个字啊,没关系,我喜欢。我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打小耳濡目染的全是这些东西。
人物周刊:有人说你不像娱乐圈的人,你觉得这是赞美吗?
张涵予:不管是褒是贬,我就这样。为什么非要像这圈子里的人呢?我在这圈子里人脉很浅,不会交际、沟通,但我有自己陶醉的方式。有时候我也想改改个性,后来一想为什么要改啊?很多人他可能还想有我这种个性呢。不改,没必要改。
人物周刊:什么时候想到要改变一下?
张涵予:有时候觉得有些人际关系需要走动走动啊,需要去认识点新人啊,需要去交际啊,需要去周旋啊,参加一些party,去跟一些导演打交道、找机会呀,这都是演员必须做的,我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想着要不然改变一下。不行,心理上受不了,强迫自己干不愿意干的事不舒服。
人物周刊:你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吗?
张涵予:触动我的事会挂在脸上。
人物周刊:看你在一些颁奖礼、活动上的表现很淡然。
张涵予:用媒体的话说就是我一贯低调。但像有的娱乐媒体、小报,你低调吧,他说你没人气;你张扬吧,他说你狂妄,怎么着都不行。我就是一个低调的人,爱怎么着怎么着吧。你要是能提出我感兴趣的话题,咱俩就可以高谈阔论,老提那些我不感兴趣的,我怎么跟你高调啊?
人物周刊: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吗?
张涵予:也在意,但你左右不了啊。
人物周刊:你希望女儿怎么评价你?
张涵予:我希望能做出一些让女儿骄傲的事儿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