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上,主演王挺穿上了他剧中的“行头”,一套重达27公斤的行军服 摄影 魏辉 刘伟 |
武器装备彻底还原上世纪40年代“特种兵”的行头 |
《战士》 |
同样是“营救”题材,同样讲述“军人魂魄”,同样深陷绝地,同样感人肺腑,这部由海润影视制作、并将于10月2日晚七点在南方影视频道播出的《战士》,自开拍之日起就被打上了“中国版”《拯救大兵瑞恩》的烙印。对于这一殊荣,前来广州宣传该剧的导演赵浚凯,主演杜志国、王挺、叶静却并不感兴趣:“那都是别人叫出来的噱头,《战士》比《瑞恩》更具东方人的魅力,更具集体主义情操!”
【他们的使命】
“他们为任务而生,为何不能为任务而死?”
片头语:“为军队的荣耀而生,为上级任务而死。”
“找到他,把他带回来。”这是《瑞恩》的全部任务,也是《战士》的一条主线。这部围绕“营救”展开的剧集,讲述了六位侦察连战士,要在恍如迷宫的湘西大山之中救出五名文工团员的故事。在这个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他们既要面对山中称王称霸的民团,又要面对彪悍的土匪,还得应付武装精良的国民党特务,整个营救过程,也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完成任务,小分队六个人牺牲了五个,最终只剩下连长郑虎臣幸存。《战士》中“用生命换取生命”的命题让不少观众扼腕。对此,赵浚凯的理解是:“战士,他们为任务而生,为何不能为任务而死?”
【他们的群像】
“六个人,是中国千千万万的战士的缩影”
片头语:“任何一支强大的军队必然由无数这样的战士组成。”
《亮剑》中的李云龙,成就了赵浚凯作品中最具血性的男儿形象,也让赵浚凯从此在心里埋下了一个遗憾:“《亮剑》中我虽然把李云龙的雄性气质做到了极致,但却让李云龙身边的四大金刚埋没在他的光芒之下。我心里很清楚,一个精干的团队,一支能打胜仗的部队,不是靠一个人撑起来的,它需要所有参加战斗的人的付出。从那时起,我就想要导一部戏,让所有参与其中的战士们,个性和才能都能得到彰显,这个想法徘徊了三年多,直到今天《战士》的出台。”
在《战士》的小分队中,六个大兵分别担任指挥官、排头兵、通讯兵、卫生兵、狙击兵、机枪兵,人人都能独当一面:“这六个人所具备的素质,就是一支精良部队必须具备的全部素质,这六个人也是中国千千万万的战士的缩影。”
【他们的爱情】
“军人对爱情很渴望,他们的感情来得更直接”
片头语:“战士,只需要知道做什么,不需要知道为什么。”
剧中,郑虎臣对20岁的南下干部褚玉琴有过一段懵懂、青涩的爱情。扮演者王挺自称,他与玉琴的情感戏拍得颇为朦胧:郑虎臣执行任务前与玉琴生离死别,一副“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样子,褚玉琴低头轻轻扶正了郑虎臣的军包,郑虎臣慌不择路地出门,然后又笨拙地跑回来,将自己最宝贵的枪送给了褚玉琴,“这段感情戏拍得特别有味道,现代观众一定会被那个年代的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所感动。”
提起这段感情戏,赵浚凯颇有感触:“《战士》里有很多都是非常刚猛的打斗情节,但我们加入了更多柔情的东西。在东方的军队里,包括韩国、日本,对军官谈恋爱和结婚的年龄是有严格限制的,但他们对爱情很渴望,他们的感情来得直接、纯粹。拿起自己的枪,保护自己的女人———战士,只需要知道做什么,不需要知道为什么。”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