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经纪公司,一对在分裂统一中运行的矛盾体。
这是一条永恒的轨迹:新人,依存于公司的培养,获得更多的机会,接受相对苛刻的条件;艺人逐渐成长,因为自身的条件再加上外部的机会,一些新人终于崭露头角,逐渐成名,开始反抗“不平等条约”;大牌艺人,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解除原来的不平等条约,反过来向经纪公司提出以我为主的“倒不平等条约”。
生产最多“一夜成名”艺人的是天娱,但是,我们看到解约最多的也是天娱,迄今为止已经有周笔畅张靓颖尚雯捷陈楚生何洁……这完全是一个全明星阵容,几乎囊括了目前最好的选秀艺人。
你无法从这上面的案例中就研究出来:是经纪公司压榨了新人,比如华谊的“BOBO”组合,你也无法得出结论,是新人忘恩负义背叛了公司,像快男(Q吧)超女的集体出逃。
周笔畅、陈楚生也许能得到不那么苛刻相对平等的新经纪合同,但他们也付出了赎身的代价,甚至包括冷冻期的人气低迷和对艺人来说比黄金还要宝贵的成长时间。
过去一周有两个人,两条新闻,和另外七个人以及她们的新闻,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一个人是何洁,消息说她以七位数解约,代价惨重。
据了解,何洁的解约金其实不到七位数的四分之一,更准确地说是在三十万元以下。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惨重的代价,个人甚至认为对于她的前东家天娱来说,这是偏低的,在何洁身上天娱应该是下了重注的,尤其是在周笔畅、张靓颖同时出走之后,天娱原本希望亲手打造出一位人气女歌手,以证实自己不仅仅只是一个选秀成果的享有机构。如果何洁的解约金再多一倍,我个人认为也是合理的。
何洁真正的惨重代价不在于金钱,而在于名誉与时间。一位接近何洁的人,曾经这样形容她,“我很意外,我看到的何洁完全不是媒体上报道的那个人。我觉得她完全不像一个负面艺人……”但早在他之前,众口烁金之下的何洁,或者故意热舞以走光,或者故意摔跤以博取曝光,或者其他种种负面新闻,早就被“妖魔化”了。哪怕在解约案结束后的今天,又有几个公司敢签何洁?又有几个公司接下来愿意去花大力气修正何洁的形象?
另一个人是陈楚生,有报道称他将出任孙燕姿演唱会的嘉宾,又有报道说他已经签约华谊。
孙燕姿演唱会的嘉宾已经没戏了。在天娱律师函的强势压力之下,演出方先是放弃陈楚生出现在上海,紧接着再次中止他在北京演唱会现场的加盟。
华谊的签约更是空穴来风的事情。只要陈楚生的解约案一天不尘埃落定,他就永远不可能有机会签约新的经纪公司,除非他能够蛰伏八年执行完天娱原有的合同,但那时候还有谁会认识陈楚生?
更有消息人士透露,陈楚生的解约案已经再度搁浅,因为天娱找到了新的“办法”,正在试图阻止解约案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对比一下就会发现,长沙仲裁委一定是在陈楚生解约案上遇到了阻力:何洁的解约案,晚于陈楚生开始,但是却早于陈楚生结束;何洁解约案的赔付只有几十万元,但陈楚生的赔付标的是2600万元。
同一个人,做相同的事情,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事情是明摆着的,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据了解,仲裁委早就结案,却迟迟没有宣布,因为内部的博奕还没有找到赢家。
我们无意于何洁或者陈楚生案例的探讨,毕竟这仍然算是天娱的“家事”。平等也好,不平等也好,条约既然签订了,只能是用法律的方式来画句号。
一签十年甚至更长的合约,让人有“一入候门深似海”的不寒而栗。套上枷锁,如果换来公司的大力打造倒也罢了,如果从此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那一辈子基本上就毁了。看着七进六的残酷,想像六进五的悲伤,其实,未来的PK赛中无论谁的眼泪在飞,都难以逃脱身入樊笼未来茫然的无限可能。
不知道快女们是不是每天都有机会上网看新闻,如果他们看到陈楚生循环往复的官司,看到何洁付出声誉与时间换来的自由,会做何种联想。
陈楚生、何洁们的今天,未必不是快女们的明天。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