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精品购物指南:央视之变 中国新闻在行动

2009年08月11日16:59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作者:白郁虹

  “央视无论形式上的改革还是实质内容上的改革,近几年都处在一种相对停滞的状态,不符合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现实,所以,它一定要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言。

  从7月27日起,短短一两个星期内,央视早、中、晚多档重点新闻节目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变化。其中,央视新闻频道早间新闻节目《朝闻天下》作为央视改版的先锋“惊艳”亮相,被誉为央视史上最美女主播的胡蝶的出现,以及节目视觉与内容相对时尚化风格的转变正在变成谈资。7月31日起,《新闻30分》悄然变脸,《东方时空》挪至新闻频道。《新闻1+1》从22:00~22:30前提至21:30~22:00首播……在央视新闻频道成立的第六个年头,“央视之变”让人看到了新气象、新思路、新姿态,同时,变革中暴露的问题也引发人们思考。

  改版方向 更轻松、更时尚的同时,权威性依然会保持。

  央视改革打头阵的是央视新闻频道。频道改版从7月份正式实行,一些栏目被取消,新增栏目正在或即将掀开盖头,王牌栏目或改或移,主播倾向亲民化……由此可见,海量信息+新闻评论的调整方向,让央视新闻频道改革进入提速阶段。

  专家说:改革只是小步快走,不可能脱胎换骨

  “相比娱乐节目在中国电视中的自由宽松度,新闻受到政治架构和意识形态的要求,不可能做到完全放开。作为国家电视台的中央电视台需要以审慎的态度面对改革。所以,从目前央视新闻频道的改版情势看,这只能算作是一次小步快走,不可能做到脱胎换骨。”喻国明分析,“从具体内容角度来说,央视的改革只能算做是小步快走,不会做特别的惊人之举。毕竟中国的体制没有这么大的变化,央视需要跟其适应。今天你看到的,主持人镜头变得大一点,就给人一种新闻的感觉,镜头远一点,就给人相对端庄,有距离、严肃的感觉,包括各种字幕的出现,主持人的风格,其实都是在尝试阶段,并没有定型,但是变化总比不变好。”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征表示,“央视新闻频道改版扩大了传播效果,毕竟电视传播是目前横扫一切的传播,不需要文字,画面就可以满足。长期看来,它会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就看分寸感怎么把握。中国几亿农民,让他们都看新闻,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才能使中央台真正引导舆论,作为社会观察者的角色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这些努力都是非常必要的。”

  央视说:是提升而非改版

  不难看出,央视正努力朝着强化“新闻立台”的理念前行,在这次新闻频道的改版中,充分利用了电视的传播元素,现场感强,画面冲击力大,新闻突出了快和全面,从内容上减少会议报道,就连属于“杂志型”新闻调查节目的王牌节目《东方时空》,为了配合央视新闻频道的整体风格,也做了淡化专题,强化新闻的调整。

  面对如此转变,央视新闻中心及各栏目负责人都三缄其口,只有负责宣传的梁小姐出面发言,并称央视此番动作并非改版而是提升。

  “新闻频道从开播以来,每个节目都在不断地改进,提高节目质量,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次动静这么大是因为大家觉得它有亮点。就像大家说的,我们增加了服务功能,比如在字体上比较清晰,标题比原来醒目,主题提炼得更精当。播音员单独出来时镜头推得很大,色调做了改变。新的主持人出来,大家觉得耳目一新,这些都是视觉上的变化。内容上央视强调好看,所以新闻的选择更多偏向有趣的新闻,比如文化体育时尚科技这类资讯会增加,以后还会有更多出现场的报道,包括大量同期声的运用,用三维动画复原新闻现场的画面,增强它的可视性和直观性,这些都是变化,当然,变得更时尚更轻松的同时,它的权威性依然会保持。”

  领导说:要一步到位,焕然一新

  记者随后了解到,央视领导对新闻频道此次改版提出了四点要求:要实现新闻资讯最快捷、最准确、最全面、最丰富,使新闻频道改版“一步到位、焕然一新”;借鉴国内外电视频道建设经验,在重视提高节目收视率的同时,着重强化电视宣传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加强电视新闻评论,广泛吸纳社会各种评论资源,尽快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电视新闻评论员队伍;扩展新闻报道视野,加强深度报道,进一步增强《新闻联播》栏目的国际新闻。

  根据台领导相关改版指示精神,以及“新闻立台”的总要求,新闻频道对现有栏目、播出时间、播出编排等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加大新闻信息量,在这次新闻频道的改版中,新闻资讯不仅突出“快”,也突显了“价值”。除了时效性的加强,评论类节目的增加,更是这次新闻频道的一大特色。

  强化新闻

  海量信息与全民娱乐是否必要?

  正如央视所说,目前央视新闻的选择偏向有趣好看的新闻,于是,观众看到《朝闻天下》开始讨论章子怡,《东方时空》拿出篇幅报道游泳冠军张琳,就连严肃如《新闻联播》也不忘加入各种娱乐文体新闻。“强化新闻”已经无所不在地贯彻到各个栏目中,但是这种信息的扩张、滚动次数的提高,让一些人担心是否会导致新闻的重复与杂乱。

  正方说:

  A: 滚动方式更符合新闻频道的观众定位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王佳航博士发表不同看法,她认为,在媒介竞争激烈的今天,独家的新闻事实已经很难拿到,作为媒体,只能拼两个,一个是时效性,一个是解释权。央视改版在这两个方面都有所提高。时效性方面,按此前一些媒体报道的说法是注意提高了新闻的滚动次数,虽然整点新闻显得重复,但是在现代社会,需要资讯、收看新闻频道的精英阶层是没有时间一天到晚坐到电视机前的,这种滚动的方式其实更符合新闻频道的观众定位。其次,解释权,特约评论员的设置,更符合新闻信息传播的规律,增加对基本事实的解读,增加智力性因素,也使新闻节目具有差异性、竞争性。

  B: 这不意味着要把新闻做成无厘头、很雷人

  喻国明认为,说新闻有某种娱乐化倾向,但并不是要把新闻做成无厘头、很雷人、多八卦的东西,而是说新闻的表达方式要更加亲和,更加立体化,要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

  反方说:

  A: 一个人想娱乐,也不可能大早上起来娱乐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征这些天特别关注了《朝闻天下》的改版动向,让她遗憾的是《朝闻天下》读报版块的取消。“从内容上讲,它加强了电视图像新闻,但报纸是特重要的信息源,现在改没了,我觉得有点损失。因为那些资讯在网络上都能看到,而纸媒在社会观察、深度思考、思辩性方面的东西非常多,现在它缺了一块。感觉它信息多样性缺,信息深度上也缺。我觉得改形式当然很重要,但信息得权威,得新,得及时,如果大家都能在网络上看到同样的信息,那么它就不占优势。”张征说,“文静读报节目的对话非常好,现在她的优势没了,她讲两句,画面就上来了,没有什么连线采访,这是缺憾。我觉得不能是全民娱乐,一个人早上起来就想娱乐吗?不是吧,很娱乐的人都是晚上玩够了,十点才起来,所以,有点不对位。新闻节目,内容第一,不能强化形式、弱化内容来赢得受众。应该内容和形式并驾齐驭。”

  B: 娱乐可以连锅端,新闻是认人的,认风格的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央视文艺频道的《综艺快报》现已并入新闻中心,自然,娱乐新闻便经常性地出现在新闻频道,和文娱新闻打交道多年的京城某报记者刘鹏云提出自己的担心:“把娱乐新闻归到新闻中心来做,那文艺中心做什么呢?把所有的新闻出口都归在新闻中心,想法是好的,出口统一了,效率提高了,但工作量太大,新闻中心能不能负载当初的想法,能不能把它变成现实?它想兼容并包,包括《新闻联播》也开始报道娱乐,加进来可以,但它不应是重点,如果什么都有,反而特点就没有了。央视应该坚持自己的特点,它收视率最高的无非是《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1+1》,这些全是有深度的栏目,敬一丹、白岩松、水均益,没有几个是冲到第一线的。我觉得,新闻改革不宜过快或者过于激烈,做娱乐你可以连锅端,你把李咏、朱军都“端掉”,可能对娱乐节目影响不是特别大。但看新闻的观众是认人、认这种风格的。如果过去的东西都打破,完全尝试新的,恐怕会有一些问题。”

  评论与深度

  随着新闻竞争的白热化,媒体声音的多元化,报道角度的多维化,媒体传播资讯的能力已经势均力敌,讲求“深度、关联、评说”,寻求信息的“第二落点”自然是电视新闻改革的方向。新闻解读和新闻评论成为央视新闻频道改版的主线和重点。

  毋庸质疑,央视新闻中心最大的优势在于解读与深度分析,央视邀请权威专家打造评论员、观察员队伍,在对重大选题进行策划,发挥评论节目各自的功能。他们本身也拥有功力过硬的资深评论员,如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强大评论体系为受众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空间。有评论认为,一个海量信息加深度观点的电视新闻时代已经到来,话语、声音、立场、观点正在渗透进电视文本的经络。

  据了解,新闻频道改革将加强评论员机制,正在邀请众多知名评论员如龙永图、曹景行等人加盟。曹景行对央视的改革之举很赞同,称新闻评论节目的样式是符合新闻规律的,这将是今后新闻节目的一种趋势。

  主持人说:门开了,就不会让它关上,只会越开越大

  对于央视之变,很多网友抛出“央视改版,白岩松们的时代到了!”的论断。显然,在这次变革中,电视评论力度加大,以白岩松担纲的《新闻1+1》直播栏目为核心的晚间新闻评论板块获得极高重视。

  对于央视改革,白岩松这样解析:“第一点是新闻性,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立台’将变得非常明确,这次重新提出更加强调,并且更加看重,我觉得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变化。第二点关注新闻资讯的快捷、迅速、第一落点,对资讯的速度、透明度、宽度越来越要求,大家随时跟新闻在一起。第三是对声音和评论前所未有的重视,这种声音的多元化是这次新闻改革中我个人非常在意的一部分。去年3月份的时候,新闻频道开播了我来做新闻评论员的《新闻1+1》,有这样的一个宗旨:门开了我就不会让它关上,只会越开越大。”

  媒体说:观众不需要蜻蜓点水,而是深层的、娓娓道来的东西

  记者刘鹏云说:“央视改革就是应该强化它的新闻深度和分析。看新闻频道的人,大部分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他不需要你蜻蜓点水,而是深层的、娓娓道来的东西。我觉得新闻频道没必要做得特别时尚潮流。大部分人看《新闻联播》,天下的事他基本上全知道了,你再说深,一般老百姓也明白不了。可以说,新闻频道就是一个解饿的频道,把你的问题彻底解决。我觉得它甚至可以多一些访谈、对话节目,不一定新闻特别多,新闻也就这么点事,几分钟就可以说清楚了,但背后隐藏的是什么,才是关键所在。”

  专家说:万金油专家不可取

  “加强新闻评论,全天各时段随时加入评论元素。”是新闻频道此次改版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央视拳头栏目,如《新闻1+1》《东方时空》,评论优势凸显,但在评论方面刚起步的栏目,却有个加强的过程。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征以《朝闻天下》举例,认为评论过长,评论员资质也存在一些问题。“大家最烦长篇大论。有些评论,比如小产权问题,不如找最权威的专家。评论员不能是万金油。它应该更接近于专家而不是报道,它不是事实搬运工,它需要的是观点。如果全靠评论部的这些人,是担负不起这个责任的。特别是那么多经济、金融方面的评论,还是需要专家型记者或者专家本人。现在的问题是,有些评论过长,几分钟扔给一个人,说的是车轱辘话,网上全有了,这不是电视的优势。我觉得电视得特别小心地做评论,万金油式的人,人家会不服,会厌烦。我想他们的意图很好,如果再改进一点会更好。比如评论员本身的资质我们很想知道,如果忽然出来张三李四王麻子,我不知道他评小产权房或股市有什么过人之处。如果打出评论员背景,跟评论题目相契合,我们就比较信。”

  主播风格

  新闻频道此次改版,增加了一系列新节目:《新闻20分》《新闻直播间》《环球引擎》《时事解码》。除增加新节目,新闻频道还将输入一些新鲜血液。央视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的主持人欧阳夏丹加入《共同关注》。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主持人柴璐加盟《新闻直播间》。方静、李梓萌等将轮流主持《世界周刊》。消息一出,媒体即爆出两位都是“高考状元出身的美女主播”,新闻网络点击过数十万,网友纷纷跟帖发表评论,对于两位主持人表示期待。

  而央视四套《今日亚洲》原主持人胡蝶在《朝闻天下》的亮相更是引发十级地震,央视新闻类节目破天荒地选择了一位长相极美又极“娱乐化”的女主播,网友称其为“央视最美女主播”。一夜工夫,网友便在网上成立了“迷蝶(迭)香”粉丝俱乐部,表达对她的支持。同时,胡蝶过于漂亮的脸蛋和主持时稍稍露出的一点瑕疵,也让她陷进了是非圈。但正如人大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所说:“罗京、邢质斌已经是过去的光荣,如果还延续过去的风格,一定会落后于时代。”

  央视强化新闻直播与电视评论,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直播能力和电视评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主持人需要有很好的话题组织和应变能力,以即时评论、嘉宾点评、记者连线提问等方式进行直播控制,既不能出现冷场,也不能出现超时等失控现象。这一点,白岩松、张泉灵、董倩、康辉等央视新闻主播无疑将大显身手。记者采访了众多人士,大家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就是“新闻主持人不是靠靓丽取胜。”

  声音A: 全世界的通例都不是按照靓丽的样子去选

  谈到这个问题时,喻国明表示,字正腔圆、靓丽养眼不再是趋势,新闻主播对于新闻要有主心骨,有定力,有分析能力、解释能力,他一定是相对成熟的,中年化的,有很多新闻历练的人,长得未必很靓丽,但他的神态、样子,必须给人信任感。“央视的各种尝试没问题,是想突围,想图谋变化,但如果按照新闻的发展方向,全世界的通例都不是按照靓丽的样子去选,也不是以形式活泼去选,更多是要强调新闻的守望职能、把握能力、分析能力等等,这是最重要的。”

  声音B: 胡蝶带有表演性

  在德国等西方国家,早间新闻主持全部由头发花白的新闻记者型主持人担纲,刚刚从德国归来、从事新闻专业教育的张征教授在提到胡蝶这样既有亮点又有争议的美女主播时直言,胡蝶过于形式化,坐姿往前倾,带有表演性,应该放松点。毕竟是播新闻的,不是文艺主持人,要有新闻记者特点,要有很好的对话感,让人看到主持人就会知道他主持的节目有什么样的诉求,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张征认为,胡蝶的对话感不如老资格的文静,“挺漂亮,挺精致的,但那股劲像主持文艺节目。我关心文静说的是什么,对胡蝶只会关心她怎么说话。可能是刚刚主播,以后熟练了会好一些。”

   声音C: 新闻频道年轻主持人不宜过多

  不难看出,胡蝶等一批新人的加盟,意味着央视将借助这次变革,增补一批更加年轻有为的新生力量,但培养新人往往是需要付高昂学费的。刘鹏云认为,新闻频道年轻主持人不宜过多,不应过急地往外推年轻主持人,因为新闻主持人是要求人生阅历和知识积累的。“新人做一般新闻可以,但如果做高端对话或深度解读,可能会很吃力。我觉得新闻频道主持人应该年岁稍微长一点,他能够洞悉事件背后的问题。就像北京台某主持人与易中天对话,他们的年龄、人生阅历根本不在一个层面,出来不就是找骂吗?现在直播的节目很多,强调现场感,主持人跟嘉宾会有一个交流、交锋的过程,包括播报一条新闻,都是需要功力的。像现在推出的一些二十多岁的主持人,外形好,切合观众的审美需求,但是功力呢?这个东西不是与生俱来的。新闻频道受众起码应该在25岁甚至30岁以上,有一定文化经济基础,这个层次的人有多少是图年轻、图性感、图漂亮来看新闻的呢?公众老觉得央视太严肃、不娱乐,其实有很多主持人挺娱乐的啊,不是非得像谢娜、何炅那样的才叫娱乐吧?白岩松他们说话挺逗的,禁琢磨、有意思,这就够了。当然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央视想培养一批新人,因为不可能总靠敬一丹这代人打天下,但培养新人肯定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央视式封锁

  请适当给公众知情的权利。

  “赵普受访遭罚”“长啸拒绝做出评价”……到目前为止,对于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媒体几乎很难从央视方面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大家只能靠猜测和既成事实,推断与分析央视改版动作的方方面面,记者曾试图采访央视相关负责人员,都遭到婉拒。

  另一方面,央视改版依然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而观众却不明就里地像往常一样锁定频道。可是,8月1日17时39分,原本锁定央视一套等着看《东方时空》的观众,等来的却是《人与自然》。再早前,李咏的《咏乐汇》《非常6+1》、王小丫的《开心辞典》,也悄无声息地由央视二套搬至央视三套。如此信息的不对等和不畅达,多少让观众觉得无奈。

  专家说:新闻改革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王佳航博士说:“中央电视台改版对于传媒界是一件大事,之所以有如此多议论,是因为央视的改版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改革方向。中国的新闻改革始终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从央视的改版实际上可以看到的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新闻改革的宽度和深度。希望这次改版不仅仅代表了一种姿态,观众其实最怕的是新瓶装旧酒。”

  媒体说:我们无法干涉你怎么改,但我们起码有权利知道你要干什么

  各路媒体记者对于此次磕磕绊绊的跟踪报道感触更深,资深记者刘鹏云说:“这么大的变动,提前却没有跟公众、媒体有一个沟通。油价涨了,起码还开个听证会,大家有一个心理准备,可以议论议论它究竟合理不合理。央视有这么多忠实观众,应该有一个沟通。我们无法干涉你怎么改,但我们起码有权利知道你要干什么。它是一个公众平台,电视剧播之前还有预告呢,这么大风格的改变,起码应该告知我们。就像《咏乐汇》,二套改三套,我们不干涉它,但起码你该有个预告,从几号几点开始,要在三套播,这是最基本的态度吧。可能还有很多人傻乎乎地找呢。改革的目的本来是让节目更好看,让受众更舒服,但问题是现在给受众造成了麻烦。所以,改革是好事,改变说明有进取心,想把节目做好,但是应该适当地给公众一些知情的权利,起码节目变化应该让大家知道。”

  电视的未来

  中国电视新闻空地一片。

  去年3月,当《新闻1+1》开播时,很多人捏了一把汗,因为在中国,在中央电视台,很多人怀疑直播评论的空间到底有没有?结果是,一年下来,他们不仅“活着”,而且还活得相当好。从收视率、社会影响力、媒体影响力等各方面均位列频道之首,成为央视品牌栏目之一。

  作为该栏目新闻评论员,白岩松对本报记者说:“在《新闻1+1》开播一周年时,新闻频道决定招募更多的新闻评论员,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当有更多评论的声音出现时,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在寻求更大突破的同时,白岩松意识到中国的电视新闻“空白地一片,竞争还远不充分。”白岩松的一席话,或者会为未来的中国整个电视新闻业带来新的思考和新的契机。

  “我有很多想法,很多新节目的创意,不是给自己做,也许是给其他主持人做的,但是我不能忍受想到了不做。现在的中国荧屏,有无数在我看来的黄金时段却都在重播节目。举例说,我认为除了晚间十点之后是新闻的黄金时间外,还有一个黄金时段,那就是周末的上午。国外的周末上午,大多数是被带有政治性的和更民主化、更开放的意见型节目占领,中国现在一个没有。在中国,很多白领忙活一周,早上起得晚点,一般到十二点都是家庭的时间,你那时给他看电视剧,他不会看的,给他直播所谓的大会,也没人看,那时更需要补上他忙碌了一周后在新闻方面缺失的一些信息、意见和争论。所以,我觉得在未来中国,和民主进程有关的东西,这个时段是不可或缺的。”

  目调整全记录

  小崔搬家?《新闻会客厅》“拆散”

  1。新闻频道改版整体特点

  加大新闻信息量,在这次新闻频道的改版中,新闻资讯不仅要突出“快”,还要突显“价值”。

  除了时效性的加强,评论类节目的增加,更是这次新闻频道的一大特色。加强新闻评论,全天各时段随时加入评论元素,并将打造一档国际时事评论节目,加大各时段国际新闻播出比重。

  2。新增栏目

  ●《新闻快报》:15分钟的“新闻快报”,全天滚动播出,实现新闻容量的最大化。

  ●《新闻20分》:力拼海量资讯,突出信息时效性。

  ●《新闻直播间》: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的主持人柴璐加盟《新闻直播间》。《新闻直播间》是一档全新的节目,每天多个直播时段。节目将在每个段落的直播中,以视频连线方式连线评论员进行评论。

  ●《环球引擎》:主打新闻评论,选择当天一个重磅大事进行评论,主持人将和一批顶尖的评论员对论。

  ●《时事解码》:梳理最有价值的新闻资讯。

  ●《总编辑在线》

  3。取消栏目

  ●《共同关注》:新闻频道的《共同关注》原栏目被取消,但栏目名称得以保留,变成了一档新闻资讯节目。央视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的主持人欧阳夏丹拟加入《共同关注》。

  ●《新闻会客厅》

  ●《每周质量报告》

  4。保留的栏目

  ●《东方时空》

  王牌节目《东方时空》时长将由现在的30分钟变为1小时。转至新闻频道。

  ●《新闻调查》

  ●《新闻1+1》《新闻周刊》《世界周刊》:

  其中《新闻1+1》播出时间调整后,将紧随重播的《新闻联播》后播出。 “《新闻联播》短评”和“《新闻1+1》长评”的评论组合将在含金量更高的21:00~22:00时段完成。

  5。转移频道播出栏目

  ●《小崔说事》《实话实说》

  转移到一套综合频道播出。《小崔说事》将从新闻频道挪至央视一套22:35播出

  (栏目最终以电视播出为准)

  

(责任编辑:CL)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