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电影制片厂文学策划部一级编剧、原文学部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电影编剧艺术家,优秀共产党员李平分同志因病治疗无效,于2009年6月8日1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李平分同志生平事迹
李平分同志1947年12月24日出生于河北任邱,1970年12月入伍,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平分同志入伍后,先后任陆军204师宣传队宣传员、陆军611团八连排长,八一电影制片厂故事片室编剧、文学资料部主任等职。
1978年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进修电影编剧专业,1989年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高级电影编剧班结业。1986年,李平分同志曾作为随军记者,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2004年起,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职务。
李平分同志出身于革命干部家庭,两岁前托人代养,三岁时随父母进京,自幼受父母及家庭的熏陶和学校的良好教育,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1978年李平分同志创作了电影剧本处女作《走在战争前面》,广受好评,并因此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从此踏上了电影文学创作的道路。
李平分同志担任电影编剧以来,参加创作的电影剧本有20余部,电视剧200部(集),大型综艺晚会30台,电视专题片20部(集)。李平分同志独立编剧或联合编剧的主要电影作品有:《大决战》《好男当兵》《雾宅》《大进军——解放大西北》《四喜临门》《铁血大动脉》《北纬三八线》《永远十九岁》《大进军——大战宁沪杭》《好女不愁嫁》《故园秋色》《走出西柏坡》《春打六九头》《儿子,爸爸对你说》《刻骨铭心》《惊心动魄》《八月一日》等。其中《大决战》荣获金鸡奖、百花奖、解放军文艺奖、一九九一年度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政府奖、中国电影十年成就奖,剧本荣获第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评委会提名奖、八一电影制片厂一九九一年度优秀编剧奖,李平分个人荣获总政治部颁发的艺术贡献奖;《永远十九岁》剧本荣获第三届夏衍电影文学奖三等奖;《大进军——大战宁沪杭》影片荣获华表奖,剧本荣获第三届夏衍电影文学奖三等奖;《刻骨铭心》剧本荣获第六届夏衍电影文学奖三等奖;《鸳鸯板》获第七届夏衍电影文学奖;《惊心动魄》影片获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奖”,2004年荣获华表奖。李平分同志独立编剧或联合编剧的主要电视剧作品有:《军魂》《遥远的风》《大饭店、小人物》《眉开眼笑》《中国命运的决战》《五个光头兵》《鸳鸯板》《航天英雄》等。其中,《军魂》荣获北京市新时期优秀电视剧一等奖。李平分同志参与创作的主要电视专题片和综艺晚会有:《武夷行》《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八岁活佛》《春节联欢晚会》《笑迎明天》《为您服务》《拾岁》《欢聚一堂》。其中,《欢聚一堂》栏目获1994、1995年度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二等奖、全国海外电视节目评比优秀栏目奖、全美华人娱乐节目优秀奖;1996年国际频道《春节联欢晚会》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期间综艺节目二等奖,李平分同志本人被授予优秀撰稿奖。2000年后,李平分同志还独立导演了《刻骨铭心》等故事片。
李平分同志在近40年的军旅生涯中,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能自觉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文艺路线,宣传党的文艺方针,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李平分同志具有共产党人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他作风民主,清正廉洁,襟怀坦荡,光明磊落,顾全大局,维护团结;严于律己,宽厚待人,谦虚谨慎,勤于学习;他不居功,不诿过,胸怀宽大,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勇于解剖自己,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承担责任;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李平分同志为人豁达开朗,特别注意培养人才,在担任文学部主任职务期间,成功地组织了电影《冲出亚马逊》《惊涛骇浪》等剧本的创作,打造出了一支极有战斗力的编剧创作团队,对八一电影制片厂文学部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李平分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对党和军队的电影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2008年不幸患病后,仍没中止电影剧本创作,仍没忘记对文学部年轻同志的帮助和培养,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创作不止。在最后一次住院治疗前,他还拖着病体创作修改电影剧本《长征》和《天堂》。
李平分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去世,是八一厂的损失,也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损失。对他过早地离开,我们深感惋惜。
李平分同志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用自己的毕生精力,为繁荣军队电影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广大观众奉献出了一部又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李平分同志的逝世,使党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使我国的电影事业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电影工作者 ,使八一电影制片厂失去了一员创作猛将。他的崇高精神境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音容笑貌,永远值得我们铭记。我们永远怀念他。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