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京与《新闻联播》都堪称中国一景,高度的关注,让中外人士尤其是观察家从罗京的表情就能看出中国政治和社会景观的变化。在一个不但需要声音,更需要表情准确诠释新闻的年代,罗京播报新闻的表情堪称20年来的中国表情,在不苟言笑中见证了中国从严肃到欢笑的过程。
那个每晚陪伴亿万家庭的主持人罗京远走了,我相信生活中的罗京是活泼的,希望在天堂里不用正襟危坐,不用严肃谨慎,而是大声的对着全国人民笑一回。
经历30年的变迁,中国人的表情丰富了,甚至电视屏幕上主持人的表情也丰富了,那些偶尔的失误或者特点,国民都能报以理解和微笑,赵普的眼泪甚至赢得了更多人的赞誉。在一个需要把主持人的形象与国家威仪、国家风范联系的时代,罗京出现了,他的大气,严肃,一流的富于磁性的声音都具有了特殊的含义,成为晚间中国的一大景观,成为一个国家对外的形象和窗口,尽管本来不需要这么累,这么严肃,但是各种观念、意识和时代的要求给了你巨大的期待和压力,让一个专业的播音员承受了专业之外更多的压力,尽管公众偶尔知道在条件不太好的时候,在炎热的夏季,他其实是上身穿着西装,下身穿着短裤的。
对于英年早逝的罗京,终年48岁,真是人伦悲剧,希望正当壮年的中国人好好的善待自己,注意健康,少些英年早逝,少些叹息。
一张具有时代特色的表情在中国消失了,更多的表情丰富生动的年轻主持人成长起来了,罗京可以放心的走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