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演出照 |
小沈阳演绎唐僧 |
5月11日,小沈阳带领赵家班来到广州,在中山纪念堂表演他们的二人转。当晚,中山纪念堂出现了罕见的爆满,操持着各种方言的人,甚至造成东风路一度塞车。很罕见地,这样一种纯粹的北派地方艺术,能在广州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毫无疑问,小沈阳很火。这已经成了2009年上半年不可避免的一种文化现象。但伴随着他的红火,却是诸多的关于二人转“低俗”的争议。而回顾短短4个月小沈阳从一个地方明星摇身变成全国偶像的过程,我们会发现,在小沈阳彗星般速度蹿红的背后,实在是有许多有意无意的推手,包括他的恩师、小品之王赵本山,包括“赵家班”这个商业头脑极其敏锐的团队,还有那些真心喜爱或者跟着起哄,甚至是抬杠和否定他的人群。至于二人转本身的艺术魅力,或许要排到很多因素后面。小沈阳是有心栽花和无心插柳双重作用下,催生出的一枝别样的花,虽然我们还不知道他能否打破“花无百日红”的预言。
从小沈阳的形象解析中,我们也发现,小沈阳的发展模式对于振兴逐渐式微的传统民间艺术来说,的确不乏借鉴意义,前有郭德纲的相声,后有海派“清口”的周立波。但若要视“名人效应”为文化遗产的救命稻草,似乎也只是一场春梦,至少到目前为止,“小沈阳热”还只是强势传媒话语权和商业游戏规则默契配合缔造出的一个特例,并非人人可行的通用法则。小沈阳的一夜暴红是不是在透支他还并不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积淀?他的创新能否跟上商业诱惑和市场压榨的步伐?“小沈阳热”还有待观察,但我们相信,这些疑问远比肤浅的吹捧来的有价值。
第1步:在春晚“跳龙门”的底层艺人
关键词:春晚、师傅
用“平地一声春雷”来形容小沈阳今年在春晚上的爆炸性亮相,貌似有那么一点夸张。但是没人会否认,小沈阳是赵本山《卖拐》三部曲之后春晚最“妖艳”的收获。每年观众对春晚小品“好笑程度”的疯狂期望无不沉重如山,这时就像赵本山所说的,小品演员的任务,就是担任春晚的一根“炮捻子”,毫无疑问,小沈阳做到了。
回顾小沈阳在春晚剧组遭遇的“上上下下”的经历,可以发现,赵本山不仅是提携小沈阳的恩师,更堪称一位充满江湖智慧、洞察人情世故的“悬念大师”。
在宋丹丹宣布退出春晚之后,小沈阳正式以赵本山搭档的名义接班。他最初的公众形象,还只是一个怀才不遇、08年吃了春晚闭门羹的不幸底层艺人。随后,“小沈阳可能抢师傅风头”、“审查中格外突出”的消息,不断暗示着人们他是一匹能挑大梁的黑马:另一方面,小沈阳岌岌可危、随时可能被换下的地位,表演“比较俗”的传闻,又来来回回刺激着观众一睹为快的神经……直到春晚那一点,小沈阳作为赵本山最大的包袱,华丽地抖了出来。这师徒二人身上积累近2个月的悬念,在春晚这个聚焦数亿人目光的舞台上,转换成排山倒海的喜剧能量。
在小沈阳的个人才艺秀上,我们并没有看到二人转的影子,连他师傅,也只是偶尔甩手绢、舞扇子,跳跳秧歌,通报下自己门户,“小品王”的头衔远远比“二人转艺人”来得响亮。可观众们不在乎,只要开心就足够了。当他马不停蹄地转战4家地方春晚时,他昔日的梦想开始步步成真———观众们像崇拜刘德华一样捧他、爱他,甚至发展为后来的抱住猛“啃”。
第2步:励志偶像还是低俗代表?
关键词:媒体、名人们
在央视元宵晚会上,出现了耐人回味的一幕:领奖时小沈阳眼含热泪地感谢师父赵本山,头发有些花白的赵本山,一度哽咽地感叹:“我的两个徒弟终于站在舞台上了。”两个带给人笑声的人,又让人产生想哭的冲动,隐隐向外界传达出一种励志剧式的“终见艳阳天”的感觉。
接下来的一个月,作为09春晚“火到冒烟的两个男人”之一(另外一个是魔术师刘谦),小沈阳的“前世今生”被媒体刨了个里朝外。除了长篇累牍的个人专访,每天都可见到狂轰滥炸的信息宣传:今天说小沈阳在夜场表演时,磕头、下跪、喝酒,什么糟蹋干什么,明天说他过去演出费一晚上才100块,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全国各地的记者们“围剿”小沈阳的老家,他的七大姑、八大舅、分别N久的同学、邻居,都成了采访对象,“19岁时和老婆一见钟情”的现实版“乡村爱情”被翻来覆去地炒得烂熟。报纸的最高纪录是用了五个版面来介绍小沈阳。小沈阳扎着小辫子,穿着花大褂,嬉皮笑脸手持“我是处男”的纸牌向观众讨要掌声的形象,横扫新闻类、时尚类、情感类、都市资讯类杂志封面。
在小沈阳红了之后,一种奇妙的现象开始出现:几乎每个名人都会被问到类似“怎么看小沈阳”的问题。在今年2、3月份的时候,曾经一度出现文艺圈名人受访“言必小沈阳”的场面。两会期间,著名主持人倪萍曾坦言自己喜爱小沈阳,可她提议“封杀山寨文化”又被莫名其妙地解读成“封杀小沈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韩再芬和“巴蜀鬼才”魏明伦对于小品《不差钱》的一些异议,又被归纳总结为响当当的一句标题“炮轰小沈阳”。最后一向热心的秋雨大师还特意出面圆场,奉劝魏明伦接受小沈阳。当然这其中也有诸如陈佩斯等人保持沉默,不过对小沈阳的客套恭维、由衷赞赏,还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从郭德纲为了力挺小沈阳和专家学者憋足了劲儿“掐架”,到成龙邀请小沈阳担任“5.1”鸟巢演唱会特别嘉宾,张艺谋邀请小沈阳拍电影,直到最近央视名嘴赵忠祥的肉麻表白“我太爱他了”,小沈阳的人脉着实好的出奇、热得发烫。于是乎,名人们的称赞或批评,成了小沈阳二度宣传的最佳渠道,让他的名字,在与他无关的新闻里,PIAPIA地现了又现。
第3步网络时代的宠儿
关键词:网络、视频、点击率
有人说过,娱乐性是网络时代的DNA。从小沈阳横空出世的那一日开始,他就注定会是互联网上的宠儿。首先是小沈阳《不差钱》的视频,以及成名之前的演出视频,被网友们热衷传播。大年初一,《不差钱》在优酷和土豆等视频网站上点击率就超过50万,2周之后达到几百万。记者在网上看到小沈阳在天津的一段演出视频,显示节目的播放点击率在27个月内累计达到了不可思议的1亿4千万次!
而小沈阳刚刚建立起的博客,在春晚后短短三天时间便达到近200万点击率,目前他的新浪博客已经达到了1000万点击率,官方网站搜狐博客显示,从2009年1月19日建立至今,已有8万多篇评论,2200多万的点击率。百度的小沈阳贴吧,从2月初成立至今,3个月时间,贴子数冲破150万篇。
之所以在小沈阳后来的巡演之中被批演出无新意,原因就在于他的段子在网上早已尽数公开。不过也正是这些“泄密”的视频,在更多人当中“普及”了小沈阳的经典包袱:“都说我长得寒碜,不过我妈挺稀罕我,我妈说小时候带我去公园,老多人围观,大姐,你这猴儿哪买的?”“你猜我这兜子多钱?320你信不?打完折15!”“你是不是瞅着我有一种大海的感觉”、“我到家了”等等。“人家是纯爷们!”“你说这是为什么呢?嚎!”“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等口头禅和“阳仔语录”,被结集成章,流传四方。经过热心网友的深入教育,这年头,谁敢说不认识小沈阳,就会和蔡依林一样,会遭到拷问———你是脑残还是装傻?
小沈阳强大的威力还在于其作品的“草根性”和“可塑性”,能让芸芸大众随心所欲、揉揉捏捏地改编,用来描述生活中的诸般感受。譬如上班族的抱怨:“上班这一天其实可短暂了,电脑一开一关,一天过去了,嚎~?电脑再一开,不关,又加班了,嚎~?电脑一关不开,失业了,嚎~?”或者用来调侃诡异的股市走向:“炒股最痛苦的事儿是啥,你知道不?买的全都没涨,没买的全都涨!比这更痛苦的事是啥你知道不?就是昨天刚卖掉的涨得最凶!”
下面一则笑话,被网友们评选为“仿小沈阳经典”:
问:我们的产品检测出三聚氰胺了吗?
答:是有……还……还是没有?
问:你们检验的,有没有你还不知道啊,这又不差钱!
答:哦~~那没有。
问:益菌因子有吗?
答:没有!
问:这个可以有……
答:这个真没有!
第4步:名不副实的二人转笑星?
关键词:商演
事实上上述三步,只是2009年“小沈阳热”的一个引子,这股热浪的高潮,无疑是自3月份启动遍及全国45个城市的“笑转2009小沈阳《刘老根大舞台》全国巡回演笑会”———小沈阳要真刀真枪地闯市场了!至今演出约50场的“演笑会”,再次证明本山大叔给作品起了一个叫“不差钱”的名字是多么的英明神武,据演出推广方说,目前为止巡演除了清明节那场因为假期原因没赚钱之外,场场都赚,石家庄一场票房就200多万。
在前期宣传中,小沈阳到底赚了多少钱成了媒体围攻的焦点。他的商演身价被爆猛涨200倍,甚至有传言说涨到50万一场,然后又有各方辟谣的说法冒出来,称大约是20-30万一场。“小沈阳春晚过后一季度入账3000万,全年商演过亿”、“为接老谋子新戏,40天损失2000万”、“老家购买140万豪宅”等等说法层出不穷。小沈阳的代言费用也备受关注,据说他为某国产品牌汽车代言的酬劳高达百万,完全可以匹敌一线影视明星。凡此种种,无不围绕“不差钱”三字作文章。
最有意思的一条爆料将矛头指向了小沈阳和赵本山之间微妙的师徒关系———爆料者宣称,由于赵本山的严加“管教”,小沈阳商演一场所获得的60万元报酬中,本人只能拿到其中的1万元,其余部分则上缴。关于徒弟沦为师傅“摇钱树”的小道消息,遭到了当事者的矢口否认,不过还是让人联想起本山大叔当年收徒仪式的豪阔和霸气,也让人对“赵家班”这个神奇的团队好奇不已。刘老根大舞台北京店5月2日的开业,让二人转成为全国乡土艺术中牛气冲天的佼佼者。
如果说之前的宣传造势或许是主办方有意炒作,那么在此之后,围绕小沈阳巡演的报道,多少有些“波澜横生”的意思,话题开始转向各地巡演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小沈阳是不是吃了“霸王餐”兼讹诈路费?是不是曾经拿不上台要挟主办方加钱?花1680元来看他翻唱2首歌,表演7年前中国足球的段子究竟值不值?他表演的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吗?……
对于小沈阳的“声讨”在他荣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时达到了近期的一个巅峰。质疑者追问,小沈阳到底作出什么样的社会表率,人红了是不是就非得脸上贴金?拥戴者回击:让大众开心一乐,就是最大的贡献!无论如何,人们终于把审视“小沈阳热”的目光重新投射到他对于二人转艺术的贡献度上,小沈阳的社会形象也在经历“暴发户”、“新人王”等变迁之后,终于回归到最初的身份———“二人转演员”上。
■专访小沈阳走红,二人转算火了么?
在进行采访之前,记者查阅字典,发现了二人转的基本定义:两个彩扮的男女演员,载歌载舞,转进转出,表演一个实体故事。二人转的俗称很多,比如九腔十八调、劝人方(劝人的药方)等。它最早由莲花落演变而来,俗话称作“秧歌打底,烙子镶边”。也就是在东北秧歌的基础上,吸收河北的莲花落,十字弦等艺术,逐渐发展演变而成的,迄今280多年历史。但是很显然,小沈阳也好,赵家班也好,他们带给大家的这些演艺形式,根本就不是当年正宗的“二人转”了。但在表演过程中,这些人又在口口声声地说,感谢大家支持我们的东北二人转。那么,小沈阳的红火,是否又算得上是真正的二人转火了呢?
根据赵本山的老师、吉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作曲家、对二人转有着深刻研究的79岁老人那炳晨的说法,现在的二人转,已经是“不全是曲艺的曲艺,不全是戏曲的戏曲,不全是歌舞的歌舞,不全是小品的小品。”也因此才会有了赵本山作为这项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将二人转搞得变味了的说法。
二人转不低俗,它是通俗
记者:自从春晚之后,小沈阳一夜走红,加上目前的全国巡回演笑会,二人转传遍了大江南北,作为一种地方艺术,难得能有如今这么红火的。但有不少人认为,这种表演形式过于低俗,不符合我们的审美需求,对此您怎么看?
那炳晨:现在的二人转,真的说起来,也算不上低俗,我觉得还是得先分清楚低俗和通俗的区别。低俗指荤口太多。但我也知道,说小沈阳低俗的人也让网友抨击得够呛。有人就说,“你的东西不低俗,可惜没人看”。我觉得二人转这个通俗通众的优良传统还得保持下去。余秋雨说得对,“中国十一亿人欢迎你”那就是认可。
我知道,你想说的是,他们表演的二人转里有些牵扯到性的说口,听上去还是有点荤的味道。但这些是我们的生活,不能完全避开它。
其他戏曲不如二人转红,因为跟不上时代节奏
记者:那在您看来,现在这种融合了流行歌曲、魔术、杂技、小品等等形式的东西,还算得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人转吗?
那炳晨:当你想凑起歌手、杂技演员、小品演员一起来演出,那也就是春晚这样的,才有这能力了。而且,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之外,中国的普通城市中,又有多少机会让这些人整天凑在一起呢?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说的是,今天的戏曲为什么这么不景气?昆腔、皮黄系统、梆子系统等等都不太景气,主要犯了十二个字的毛病,就是“时代远,色彩淡,感情旧,节奏慢”。二人转恰恰与之相反,它以“明白,开窍,对味,热闹”这八个字著称。
戏曲衰败的原因之一就是节奏慢,而二人转是快节奏。现在节奏慢不行了,杨利伟一小时零五分钟就能绕地球一圈,布什五天也能走访三个国家呢。所以,二人转比其他曲艺火,关键就在于它能跟上节奏。
■评论王蒙:赵本山的文化革命
有些精英或自命精英,对于电视小品之类是不买账的。我的一位好友教授文艺评论家十来年前就撰文谈自己的感想,说是他看完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新年音乐会,再看看咱们自己的喜剧小品,非常沮丧惭愧。许多人不无同感。
我也曾经质疑过:是不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华男儿的屏幕形象,基本上是靠赵本山、潘长江、范伟……所扮演的丑星角色来支撑;而女性代表人物,则是靠高秀敏与蔡明、宋丹丹所扮演的喜剧形象“树立起来”的?更尖锐一点说,我们受众是不是在被引向侏儒化呢?
不能小觑,赵本山在主流媒体上争到了农民文化的地位和尊严。夸大一点说,他悄悄地进行了一点点农民文化革命,使得我们的主流文艺更加宽敞自然开放亲民。赵本山并不放弃作品中“土得掉渣”的农民心态与观点。例如《不差钱》中,通过对于苏格兰情调的戏仿———“苏格兰调情”,还有小沈阳的英文名字是“小~沈~阳~”的英语语流式发音戏仿,亵渎与解构了一些人对于“洋”的敬畏心理。最最痛恨“假鬼子”的当然是中国农民。赵本山———刘老根通过不止一个电视小品中对于钱呀、报销呀、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死了却没把钱花了抑或是虽然活着却没有了钱的讨论,以及对于种种农民式的自私加狡黠加忽悠的嘲笑,确实解构了人物拔高的教条公式。
小沈阳宣称他的格言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是戏言,但也包含着从项羽到未庄阿Q前辈那边厢早已经萌发的“彼可取而代之”以及“王侯将相(大腕)宁有种乎”的挑战意识。老大爷带着孙女,背着土特产进入了“铁岭最贵的饭馆”,服务员小沈阳宣布这里不收土特产,老大爷骄傲地声明:“我们是来吃饭的,不像吗?”
这是赵本山代表全中国八九亿农民发出的宣言和吼声,我们农民要吃“苏格兰调情”,我们农民要上“春晚”,我们农民要上北京,要说话要忽悠你们、要与你们会说英文的会唱歌的会发号施令的城里人比试比试,怎么样?不像吗?不像也要干!我们不差钱!
与赵本山式的农民文化的节节取胜相比,主流文化与所谓精英文化倒是值得深思自身的发展与改善的空间。
同时我也担心,仅仅靠赵本山等可爱的文化土明星,恐怕不足以向历史交代。仅仅靠“央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春晚”,也难以满足这么多人口的要求。包括文艺,除了笑料与个人才艺,人们期待着更多的承担、前瞻、思想、艺术、灵感、创意、想象力与热情,期待真正的精神火炬与精神营养,人们期待智慧与德性的光芒,照亮不了960平方公里那就先照亮几页32开的纸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