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视 TV > 边看边聊

《潜伏》成职场读本并不意味信仰迷失

  电视剧《潜伏》似乎还会热一阵子。据媒体报道,《潜伏》的热播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数以万计的帖子中,“办公室政治”这一主题占据主流。网民从剧中错综复杂的敌我关系、笑里藏刀的权谋争斗中,总结出了一套详尽的所谓职场攻略。
不少职场新人俨然将这部剧当成了职场教科书,不仅津津乐道于其中的“厚黑之学”,还纷纷上网交流彼此的“学习心得”。

  我们知道,《潜伏》真正的主旨,正像导演姜伟所说的那样,“整部戏是一个坚定信仰的过程”,在写作剧本时,姜伟还曾经将一张写有“信仰”二字的纸条放在桌头。当然,观众并不否认这一主题,但为什么网友会将《潜伏》当成职场教科书呢?

  这让我想起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解构”这一概念,最初针对的是理论上的专制,就像拆解一座建筑、一种伪装,德里达希望以此让人从“一切都木已成舟”的观念中解脱出来,以便结构、神经显现出来。但是,当解构主义从一种“反叛的哲学”上升为“统治的哲学”时,其弊端也就显露无遗。正像王朔小说,如果说对真理和权威的消解显示了其最初的进步意义,那么当其开始“消解一切”、“背叛崇高”之时,就已经走向了反面。

  观众对《潜伏》的理解,同样也是一个消解的过程。从敌特、间谍影视剧的发展历史看,《羊城暗哨》、《永不消失的电波》等已经成为观众心中的经典,但由于受时代的影响,那时候电影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和情节发展等,更多地呈现出一种脸谱化、模式化的印迹。而从近年开始,“高大全”的人物形象逐渐被满口脏话的“反英雄”形象所取代,于是“解构”开始了,在观众获得更加真实和刺激的观影经验的同时,比如信仰、崇高等,也在一点点被稀释。《潜伏》被当成职场教科书和官场秘籍,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我并不赞成将之视为“国人信仰的迷失”。“拯救信仰”,可以说是一直以来知识分子最热衷的工作,这种布道的热情,是不少作家或文艺工作者的动力。然而,这又注定是一件希望渺茫的工作,其困难的程度,有如西西弗斯“推石上山”。因为这中间包含着一个类似于启蒙问题的巨大悖论:之所以有拯救和启蒙,就在于少部分人认为“应该那样”、“那样才是对的”,但谁又能证明这种“对”是真的对呢?

  在我看来,信仰的力量来自于个人的自我觉醒,而非通过一部电影、电视剧或者几本书就可以塑造出来。而且,信仰本身也包含着非强制的“自我选择”之意。被强迫的信仰是一种伪信仰,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同一个信仰。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潜伏》,每个人都可以对作品进行选择性理解,有人要将《潜伏》当职场教科书和官场秘籍看,“不追余则成对事业的信仰,只追他上位的伎俩”,也就由他去吧。
(责任编辑:杨昊)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德里达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