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香港电影频道 > 第28届香港金像奖 > 金像完全攻略

独家策划:港片百年之金像完全攻略-最佳电影

  “最佳电影”一直以来都是金像奖乃至当年香港影坛的重头戏,因此多年来固然屡有“实至名归”的争议,但无可否认的是,每一届诞生的获奖电影,均代表着香港电影工业的持续发展,在走过的27年岁月中,它不但记录着类型各异的题材及风格各异的电影工作者,更记录着港片经历的由兴盛到危机再行复苏的难忘岁月——

第一届:《父子情》
第一届:《父子情》

  1-4届:人情实感

  第一届:《父子情》(凤凰影业公司出品)

  第二届:《投奔怒海》(青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出品,监制夏梦)

  第三届:《半边人》(凤凰影业公司出品)

  第四届:《似水流年》(青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泰极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监制夏梦)

  第一届金像奖以影评人的角度直选出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及最佳男、女主角五个基本奖项。当时最受影评界赞誉的当非方育平莫属,作为“新浪潮”的干将之一,方育平将七十年代后期电视片《狮子山下》的人文写实风格移入电影,拍出近乎纪录片形式的《父子情》,以富有实感的映像处理、真挚细腻的情感流露、及对社会中下层人士的关怀折服了一众影评人,最终挤走同期两部同样标新立异的佳作《胡越的故事》及《边缘人》,连夺两项大奖,并入选当年“十大华语片”。凡此种种,皆反映出方育平在影评人眼中的品牌地位,及他们对方育平独有的文艺触觉的关注。

  第二届金像奖增设了多个幕后奖项,同时确定了由影评人作第一轮提名、电影工作者评审团进行第二轮复选的运作模式,因而“最佳电影”一项在本届上的提名数量便达五部。此时香港影坛仍是“新浪潮”影片独当一面,当年的代表作《投奔怒海》、《靓妹仔》、《烈火青春》及《杀出西营盘》自然一部未缺,但洪金宝执导的《败家仔》能在其中一席,无疑反映出在一众评审对功夫片的肯定,同时更促使金像奖在本届金像奖上增设“最佳动作指导”一项,作为对动作演员、武术指导及龙虎武师的鼓励。

  《靓妹仔》固然写实震撼、《败家仔》固然硬桥硬马、《烈火青春》固然作风大胆、《杀出西营盘》亦固然开辟了枪手片的新风貌,但相比之下,许鞍华在《投奔怒海》中对港片焦点及现实题材的放大,勇气则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令过往对乱世悲情欲语还休的香港影坛着实冲击了一轮,港产文艺片中强烈的人文气息及人性关怀,更在《投奔怒海》中达到顶峰!

  第三届金像奖在“最佳电影”的提名上则更重视对不同类型片种的迎合——《打擂台》以当年的视角看可谓最不守成规的畸邪佳作;《垂帘听政》是李翰祥首次北上大陆拍摄的影片,则沿袭了他在过往的宫廷片中展示的魄力及技艺;《我爱夜来香》继《鬼马智多星》后再次宣告摩登豪华喜剧片在商业市场上的成功;至于《蜀山》更以天马行空的创意及绚烂眩目的映像提升了几乎是整个华人电影的特效制作水平,成为华人武侠片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反映出当年香港影人积极求进的创作热忱。

  但本届金像奖又几乎是史上最受非议的一届——皆因“最佳电影”最后落入方育平的文艺写实片《半边人》之手,而本片又恰好是提名作品中成本最低、题材最冷门的一部!虽则有不少人惊叹方育平“刀仔锯大树”的水准,但更多人却认为《半边人》的综合表现其实逊于他的前作《父子情》,更难与《蜀山》及《垂帘听政》抗衡!但当年的方育平在评委眼中的重要价值较今日的王家卫、杜琪峰更甚,因而其专拍文艺片拒不妥协的“诚意”实质上已凌驾于创新之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亦反映出早期评委在整体取舍上的偏颇。

  至于第四届金像奖“最佳电影”,则再度宣告社会文艺题材的胜利——严浩前往广东实地拍摄的《似水流年》便以动人的乡愁及温馨的人情斗赢了张牙舞爪的《省港旗兵》,连今日最为徐克钟爱的《上海之夜》及置身大时代背景的《等待黎明》亦非其对手,可见金像奖对同一类题材的青睐已形成需求。

  这一阶段的金像奖无论大小荣誉,新浪潮的持续影响已呼之欲出,而一众新锐导演最富感性情怀的社会文艺题材,则作为新浪潮的最佳缩影投射至奖项当中,更证实在作为金像奖提名风向标的影评人心目中,新浪潮的“革命”意义无可取代!

  与此同时,由“左派”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屡成大赢家,则一度引发了“金像奖是否受某种势力控制”的争议,令组委会哑口无言——事实上,当年赴内地拍摄的《投奔怒海》及《似水流年》,多位获奖的幕后功臣便因使用假名而无法现身(唯独张叔平亲身上台代“章叔屏”领奖),已反映出须同时为获奖者兼顾内地及台湾市场的金像奖在运作上的步步为营。

第五届:《警察故事》
第五届:《警察故事》

  5-10届:娱乐至上

  第五届:《警察故事》(嘉禾电影有限公司/威禾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监制邹文怀)

  第六届:《英雄本色》(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电影工作室出品,监制徐克)

  第七届:《秋天的童话》(德宝电影公司出品,监制岑建勋)

  第八届:《胭脂扣》(嘉禾电影有限公司/威禾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监制成龙)

  第九届:《飞越黄昏》(梦工厂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监制钟敏强)

  第十届“《阿飞正传》(影之杰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监制邓光荣)

  第五届金像奖曾因两部“烫手山芋”:《女人心》及《僵尸先生》近乎全军覆没而引发影评人及评审团的分歧,其中评审团主席李翰祥更因其心目中的“最佳电影”《何必有我》未得到提名而称金像奖对评审团成员不公平,最终提议设立“评审团大奖”——作为意义不输“最佳电影”的奖项对未获提名的《何必有我》、《错点鸳鸯》及《女人风情话》另作评选,这在一定程度上仍反映出金像奖的评审制度尚未实现完善。

  但值得一提的是,从本届金像奖开始,评委已更注重影片在商业及艺术上的融合,因此在当年的四部提名作品中除《非法移民》,其他三作的票房及口碑均获得双重成功。至于本届获奖者《警察故事》,则为香港卖座娱乐片奠定一个类型模式,成龙以其玩命的幕前演出积累了大批固定观众,更使其独创一格的搏杀精神为港产警匪片带来了新的商业价值。

  第六届金像奖以一座“最佳导演”送别了方育平及其小圈子文艺片,同时更大程度地认同一批言之有物的大型娱乐片,《英雄本色》无疑是最耀眼的代表作,非但票房破尽记录、吴宇森、狄龙和周润发从此大红大紫、更开创了港产英雄片的类型潮流,迄今为止仍对香港电影仍有不朽意义!《英雄本色》的辉煌令原本或许能令方育平在两项大奖中连下三城的《美国心》亦告败北,李翰祥北上的新作《火龙》同样突围无望,但成立仅一年的德宝电影公司因在本届金像奖分别凭其出品的《兄弟》、《癫佬正传》及《地下情》获“最佳电影”提名而备受关注,虽未笑到最后,但同样验证了一句“好戏在后头”的道理……

  往后四届“最佳电影”均由文艺片包揽,但相比过往一厢情愿的冷门低调,文艺导演对商业收入的考虑及电影本身的娱乐性已有所增加,加之本届金像奖继续由评审团补充提名数量,因而“最佳电影”依然如第六届般达到六个提名。第七届提名者尤为难分难解,非但类型各异(卧底、写实、江湖、武侠、爱情、神怪),背景更横跨古今、各显风情,港片题材的多元化由此再得提升。在强手如云的争斗中,《秋天的童话》最终一枝独秀胜出,该片非但捧出了周润发及钟楚红这对正处于巅峰状态的银幕搭档,德宝的电影制作亦呈现高潮,张婉婷及罗启锐这对电影夫妻档更是广为人知。

  第八届的《胭脂扣》则同样是港产文艺片的代表作,关锦鹏邀当时香港乐坛两位王者:张国荣与梅艳芳合作,已显出对商业成分的考虑,而影片婉约哀怨的风格,无疑又为文艺片打出了另一支经典旗帜,本片击败两部“古惑仔”先驱《旺角卡门》及《童党》夺魁,无论对关锦鹏或是对金像奖而言,皆意义非凡。

  第九届的“最佳电影”《飞越黄昏》虽是赢家,但近年日渐“娱乐至上”的金像奖仍将风头留给了吴宇森和周润发,《喋血双雄》及《阿郎的故事》才是当晚的主角,《飞越黄昏》提八得三的结局未免有些尴尬;但翌年的《阿飞正传》则再次成为金像大热,甚至发展到颁奖前有人在电台称已取得获奖名单,并提前“预告”影后是刘嘉玲!以大明星包装文艺题材的举动在当时文艺片领域而言无疑勇气可嘉,而影片令人耳目一新的叙事及拍摄手法更令王家卫成为港片的注册商标之一。

  这一阶段的“最佳电影”转为以商业性及娱乐性挂帅,亦从中坚持言之有物的主题宗旨,使六部获奖作品皆显示出了在商业市场上的吸引力,同时又令观众及同行逐步接纳不同类型电影的娱乐模式。

  当然,若几部影片仅凭票房的成功及口碑的认可便可获奖,则显然未够实至名归,它们的真正优势其实在于对香港电影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今时今日,观众无论回顾过往抑或接受新作,在近二十年来的大批港片中,像《警察故事》于动作片、《英雄本色》于英雄片、《秋天的童话》于爱情片、《胭脂扣》于文艺片……风格与情感无一不扎根其中,因此当年金像奖更像是为这批为日后港片工业性成冲击、打下烙印的佳作提前“授勋”!

第十一届:《跛豪》
第十一届:《跛豪》

  11-16届:技压群芳

  第11届:《跛豪》(嘉禾电影有限公司/麦当雄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监制麦当雄)

  第12届:《笼民》(影幻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监制张之亮)

  第13届:《新不了情》(无限影画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监制陈望华)

  第14届:《重庆森林》(泽东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监制刘镇伟)

  第15届:《女人四十》(嘉禾娱乐事业有限公司出品,监制许鞍华)

  第16届:《甜蜜蜜》(嘉禾娱乐事业有限公司出品,监制陈可辛)

  自第十一届金像奖的最佳电影是一部“传奇”,以大毒枭吴锡豪为蓝本改编的传记片《跛豪》,战胜了另一部类型佳作《五亿探长雷洛传》及武侠史诗《黄飞鸿》。以当年的眼光来看,《跛豪》的轰动令香港影坛的奇案传记片一度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从而掀起一阵短暂风潮,对港片类型的刺激无疑有积极作用,但以今日的眼光来看,《黄飞鸿》为武侠片带来的另一个时代,却明显走得更远。

  至于第十二届的“最佳电影”提名,则更是由“怀旧”独大——古代背景已可追溯回苏乞儿及黄飞鸿的年代、阮玲玉又是三十年代上海风味的代表、就连旧屋笼民及粤片神探,更是五六十年代典型的香港模式,因此两届金像奖在提名乃至获奖而言,均有明显的“时光倒流”之感!此外,《跛豪》已是麦当雄在《靓妹仔》中的实感再现、《笼民》中的旧时庶民风味及隐喻的控诉之情,更是早期“新浪潮”导演坚持的原则之一,莫非金像奖真的在港片踏入另一时代之前对过去做出缅怀?

  但“怀旧”往往只是一时的动情,其后手法、风格各异的文艺片随即技压群芳,成为香港回归之前影坛的又一次返璞归真——第十三届的《新不了情》、第十四届的《重庆森林》、第十五届的《女人四十》及第十六届的《甜蜜蜜》,均可看作是对此前同类经典的另一番成熟演绎,即使以首届金像奖的五项基本大奖为标准,四部影片合计仅缺一次最佳编剧、两次影帝及一次影后而已,命中率高得吓死人,而《甜蜜蜜》更作为金像奖史上获奖最多的电影被载入史册,令人惊叹!

  当中最有趣的一幕无疑是第十四届金像奖上,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及《重庆森林》早已将三个竞争对手远抛其后,变成其“左手打右手”的个人游戏,最终《重庆森林》以轻松自然的小品格调及飘忽游离的孤独主题击败了《东邪西毒》获得“最佳电影”,足见在金像奖眼中,成熟完整的风格概念往往胜于支离破碎的实验偏锋。

第二十届:《卧虎藏龙》
第二十届:《卧虎藏龙》

  17-20届:九七后九七

  第十七届:《香港制造》(天幕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监制刘德华)

  第十八届:《野兽刑警》(寰亚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监制庄澄、陈嘉上)

  第十九届:《千言万语》(卡士有限公司出品,监制许鞍华)

  第二十届:《卧虎藏龙》(哥伦比亚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好机器国际公司出品,监制江志强、徐立功、李安)

  这是金像奖的另一段特殊岁月:九七与后九七情结在港片及其观众心中仍挥之不去,或许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及驱使,此时的“最佳电影”亦同样如此另类、如此别出心裁:《香港制造》是香港回归之际对时代变迁的反思及观望,并将独立电影的精神发扬光大;《野兽刑警》是港产警匪片的又一个异数,只因其错综复杂、正邪难分;《千言万语》重现了香港社会的动荡岁月,人性的悲欢离合在许鞍华的电影中久违地寻回了曾经的印记;《卧虎藏龙》则是中西合璧的港产武侠片,以西方的人文主义融会东方的武侠哲学,更是对香港回归前后依旧留存的某种城市文化的隐约投射!

  纵观此时的“最佳电影”提名名单,第十七届的《香港制造》与《春光乍泄》早已成为陈果及王家卫的时代宣言、《宋家皇朝》重返近代中国,又别有一番滋味;第十八届的《去年烟花特别多》对现实的批判及控诉更为直白,《玻璃之城》则依然紧密联系着香港遭遇的历史转变;第十九届除了《千言万语》的沉重、《细路祥》始终不忘探索香港草根阶层在九七前后的情绪纠结,《枪火》及《暗战》的双双晋级更标榜着银河映像在特殊年代的从容过渡;到了第二十届,《江湖告急》中江湖世界的萎靡不振、《花样年华》定义的上海与香港在载地域上的“镜像”关系、而至《榴莲飘飘》中另一批南下群体在九七后的尴尬境遇,共同构成了金像奖对“九七”与“后九七”这个充满感怀及矛盾的年代香港影人群像的最佳记录,因此归根结底地说,并非金像奖印证了一个时代,而是一个时代碰撞了金像奖!

第二十四届:《功夫》
第二十四届:《功夫》

  21-27届:救市?复苏?

  第二十一届:《少林足球》(星辉海外有限公司/寰宇娱乐有限公司出品,监制杨国辉)

  第二十二届:《无间道》(寰亚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监制刘伟强)

  第二十三届:《大只佬》(一百年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监制杜琪峰、韦家辉)

  第二十四届:《功夫》(哥伦比亚电影制作有限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出品,监制周星驰、刘镇伟、崔宝珠、韩三平、王中磊)

  第二十五届:《黑社会》(银河映像有限公司、一百年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监制杜琪峰)

  第二十六届:《父子》(宽银幕电影工作室、黑白映画有限公司出品,监制邱黎宽)

  第二十七届:《投名状》(寰亚电影有限公司、摩根&陈影业有限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出品,监制陈可辛、安德鲁摩根、黄建新)

  九十年代中后期始,香港电影渐被扣上“边缘”、“沉寂”、“衰落”而至“溃败”等令人心酸的字眼,踏入二十一世纪,港片工业已在“分崩离析”的现实威胁下步履蹒跚、艰难求存了。

  在避无可避的低迷逆市中,“救市”与“复苏”遂成为香港影人的当务之急:且论第二十一届金像奖的“最佳电影”提名,尽管有如《男人四十》、《蓝宇》及《北京乐与怒》等艺术价值颇高的作品出现,但当年雄霸票房榜冠亚军的《少林足球》及《瘦身男女》却将它们压倒成为当晚热门,而《少林足球》、《瘦身男女》的高票房,亦使周星驰、刘德华、杜琪峰等人成为此时港片的“救市主”。

  待到第二十二届金像奖,张艺谋的《英雄》虽来势汹汹,但在香港遭遇“非典”袭击、及张国荣去世的黑色新闻打击下,一部《无间道》在高达五千万港元的票房之后再次以七座金像奖展现出其对香港电影的打气救市作用。可以说,《无间道》非但终结了欧美影片垄断本土票房市场的尴尬处境,更为香港电影的复苏带来了难得的曙光,加之同年内港签订CEPA协议,北望神州的合拍岁月亦在很大程度上为香港影人赢得了缓冲空间及更多的创作机遇,凡此种种,即使《英雄》获得不输《无间道》的奖项提名、及包揽了大多数的幕后奖项,其意义仍远不能企及《无间道》!

  诞生于九七时代的“银河映像”,第二十三届金像奖大可看作是给予它的第一次至高褒奖:《无间道2》与《无间道3:终极无间》打着首作的辉煌旗号再于市场上纵横四海,但其价值却渐由“救市”沦为“抢市”,令人啼笑皆非的牵强附会更与首作的精彩布局相去甚远,因此虽双双获得提名,但已无人愿将两部续篇与《无间道》相提并论,至于《忘不了》虽沿袭了尔冬升的温情励志风格,但有《新不了情》珠玉在前,它同样无法被称为“代表作”;与此同时,银河的《大只佬》及《PTU》则凭借强烈的风格化及富有活力的创意再展惊艳,显示出其多元化的创作概念,因此最终结果亦只是杜琪峰与韦家辉“独”与“合”的较量而已。

  来到第二十四届金像奖,《功夫》在内港市场上的票房奇迹及周星驰在风格上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自我解放”再次为港片市道撑起了半壁江山,仅仅凭此,大热的《功夫》便轻而易举地战胜了王家卫并无进步的《2046》、陈木胜分量未及的《新警察故事》、及有诚意却欠稳定的《旺角黑夜》与《大事件》登上“最佳电影”宝座,验证了“王者归来”对港片复苏的推动作用。

  从第二十五届开始,金像奖“最佳电影”的类型取舍再次扩大,反映出香港电影的“复苏”步伐已逐日稳健,虽则因靠拢内地市场而造成本土特色的流失,但本届金像奖依旧以《黑社会》作为对香港影人回归本原的鼓励及认同;第二十六届的《父子》则是在香港电影的复苏历程中的一次减压和冀望,“新浪潮”旗手谭家明的复出固然令评委寻回了那个年代的激情,但杜琪峰依然故我的《放逐》及《黑社会以和为贵》同样标榜着银河映像本土化的成熟,而《黄金甲》及《霍元甲》的合拍模式仍作为港片的发展趋势而备受关注,在不同道路的争斗下,金像奖已呈现出另一番光景;至于第二十七届的《投名状》,虽则其浓烈的北方气息对坚持香港风味的《神探》及《跟踪》来说有些不公平,但香港导演从中赢得的创作空间及市场需求,某种程度上或许仍可令北望神州与坚守本土的香港影人“握手言和”吧!

  

  
(责任编辑:雷公)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方育平 | 夏梦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