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日前通报:2008年我国故事片产量达到406部,电影票房突破43亿元,国产影片的市场占有率连续6年超过进口影片。《赤壁》《非诚勿扰》《梅兰芳》等8部影片票房过亿,功不可没!
票房过亿那可不是吹出来的,真金白银哗啦啦,透着无限的诱惑!哪个导演不想过亿?都想!哪个投资商不想过亿?都想!
那么,票房过亿到底有什么秘诀?
一、导演成为摇钱树的资本:要将艺术个性进行到极致
目前有把握票房过亿的导演,就这么几位:吴宇森陈凯歌冯小刚,外加一个老谋子。贾章柯虽然拿了很牛叉的国际大奖,但国内票房一直不怎么样,不提。老谋子得专门论一篇,也不提。今天就说说吴陈冯这三导。
这三导都具有自己明显的创作风格,把艺术个性进行到了极致:陈凯歌的唯美、冯小刚的幽默、吴宇森的恢宏大气都有着自己固定的观众群,影片未开拍,单凭他们的大名就有了观众的期待,也有了热切招手的固定票房,观众进电影院不过是检验他们是否达到原有的创作水准或有所突破的过程,票房要突破的也不过是通过口口相传对影片怀有好奇心理的更广泛的受众。这就是他们成为摇钱树的最佳资本:艺术个性!
个性化的电影叫座又叫好与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有关,更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氛围有关。在世界各地所有大型城市都毫无例外地布满高速公路,街头随处可见“麦当劳、肯德基”的红色店面和招牌,装潢一样的星巴克咖啡的今天,人们期待着个性化的东西能够使生活丰富多彩一些,尤其是文化的个性化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沙哑的声音、男性化的女星无论多么受传统言论的非议但还是势不可挡的流行起来、偶像起来,就是因为她们有个性。就像冯小刚的《非》剧被不少人指责贫,吴宇森的《赤壁》被很多人斥作雷,“别闹了别闹了”可还是挡不住人们走进电影院的热情。
当代艺术的流行给影视界带来了清新之风,火星语的时兴让人们有了新的语言表达方式,虽然很多人看不明白听不懂,虽然大部分人都是跟风起哄,但是并不妨碍人们跟着一起拍着巴掌叫好。观众在给予创新更多的期待同时,也给予艺术个性更多的追捧。艺术的个性化一旦形成气候被广泛认可,那就必定会有广阔的市场。
二、影片成为摇钱树的资本:长得要像导演他儿子
好事者不必来挑剔语病,这也就是打个比方。俗话说得好:谁家的孩子谁抱走!千万不能抱错了!从选择题材到剧本把握,再到遴选演员最后到影片完成,这三导这三部过亿的电影,都是不可替代的,互相换换都不行。陈凯歌要是执导《赤壁》怕又是一个“无极”了,吴宇森要是执导《非诚勿扰》恐怕连他自己都找不到北了。而冯小刚要是执导《梅兰芳》,别说北,怕是连自己的家都找不到了。
在对的时间选对了题材,对于导演来说,比生儿子还紧要!
三部影片诞生,长得都像极了成就了他们生命的导演,鼻子眉毛都一点儿没错!
陈凯歌VS《梅兰芳》
如果一个导演的作品是在展现其人生历程的话,那《梅兰芳》就是陈凯歌的人生,是他在知天命之年洗尽铅华之后的灵魂呈现,有着不容忽视的光华。陈凯歌在拍《梅兰芳》时说自己就是想做一部“纯粹”的电影,现在看来,他做到了。《梅兰芳》的成功给当下浮躁惶恐的电影市场注入了一剂清醒剂。他并没有像观众先前担心的那样陷入“无极”之中,而是用《梅兰芳》来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他用自己最擅长的唯美画面,和对戏曲文化精准的把握,又一次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冯小刚VS《非诚勿扰》
这部号称献给“后相亲时代的剩男剩女们”的电影,果然不负众望,以短短十几天票房突破3亿元,成功的吹响了贺岁档复活的集结号。冯导早于多年前就拒绝了贺岁片的热闹方针。这次没有再让葛优这张标志性的脸施展出爆棚的笑料,只把小品化段落留给扮演“风投”商人的范伟。诚如我欣赏的作家严歌苓所感受到的:“中国人压抑太久有点儿玩世不恭,碰到庄重严肃的情感,都觉得是假庄重。”冯小刚的成功恰好就在他敢于自嘲,一个想探究人生意味的导演,想要成功,必先自嘲。
吴宇森VS《赤壁》
“明星多、投资多、话题多”,电影票房自然也就多,这已成华语大片的卖座规律。《赤壁》(上)无疑是这个规律的受益者,在上映一月之后,其票房达到3.02亿元,成为中国影史上最卖座的影片。《赤壁》上下两部在上映之后均和“雷”紧密结合在一起,除了台词和剧情诸多雷人雷语之外,还有就是盛传中的吴宇森把诸葛亮和周瑜“撮合”在了一起。赤壁的大火烧了起来,烧旺了票房,也烧旺了观众对赤壁这段历史故事的解读热情。
吴宇森借赤壁宣扬自己的反战思想。这部影片不管雷也好不雷也罢,吴宇森由始至终没有放弃他一贯对电影大场面的精致把握。大家都在着力嘲笑台词,挑剔情节,却很少有人敢挑剔画面的冲击力和导演的功力,所以我把吴宇森的成功解读为:他人笑我太痴狂,我笑他人看不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