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屋》海报 |
本周新锐
《魔屋》:准NC-17的血腥指数
《魔屋》的电影海报和四年前的新版《鬼哭神嚎》如出一辙,但同样是关于“房子”的故事,本片的恐怖指数却比《鬼哭神嚎》高出几个段位。由于导演丹尼斯-伊利亚迪的初剪版本过于血腥,因此MPAA坚持要把本片定为NC-17(这个级别意味着只有17岁以上的成年人才能观看,上映规模将大幅缩水),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发行方环球电影公司勒令导演重新剪辑,在删除了一大堆变态到极点的杀人场面后,勉强以R级进入影院。
《魔屋》1972年的版本就是由BT导演韦斯-克莱文执导,当时克莱文的知名度尚未因《猛鬼街》而急速扩散,但这部电影的故事却吓坏了当时了很多人:影片讲述了四个恶棍越狱之后再度行凶,他们残忍地杀死了一个17岁少女玛丽后潜逃,但老天有眼的是,坏蛋在躲避警察追捕时,居然躲到了玛丽的家里。玛丽的父母在得知这几个男人正是杀害自己女儿凶手时,展开了疯狂的“私人审判”——他们的杀人手段比当年坏蛋虐杀玛丽时的方式更为残忍。在新版的《魔屋》中,导演丹尼斯-伊利亚迪对韦斯-克莱文的致敬,就像十年前加斯-范-桑特向希区柯克致敬《惊魂记》一样虔诚,运镜的方式和整个故事脉络都基本相似。但该片唯一不同的是,电影在血浆的使用上更为大刀阔斧,虐杀活人的场面令人如坐针毡。作为一部R级的恐怖大片,《魔屋》能在2401家影院上映,几乎达到了该级别上映规模的上限,这也是为何此片能在《巫山历险记》和《守望者》左右夹击中生存的原因——它的单厅票房达到了6105美元,远远超过了今年春季上映的《婴灵恶泣》和新版《蔷花红莲》。
《旧金山编年史》猛夸道:“此片的动作血腥场面实在是太带劲了!”《纽约邮报》认为:“这部重拍版比1972年的电影更加令人揪心,电影对暴力的展示和对台词的把握,达到了一个新境界,让人对这个故事的逻辑更加认同。”持反对意见的《好莱坞报道者》指出:“电影中的人性和道德底线全盘崩溃,一个凶恶女人的嘴脸能刻画到这种失控地步,简直令人伤心。”《华盛顿邮报》认为:“因为结局过于白痴,所以这部电影能看的也只有一滩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