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6 日,《24 城记》全国公映。从首部长片《小武》开始,贾樟柯这位山西汾阳文艺青年花了10 年工夫,通过6 部电影,用影像记录变迁中的中国当代社会,成为最被海外媒体推崇的中国导演新生力量。作为导演人生的一个转折点,《24 城记》可能是贾樟柯最后一部当代社会观察影片。他告诉记者,他目前对晚清到近代这段历史特别感兴趣,想拍真正的商业片。
冲着三代“厂花”命运变迁,跑进电影院想看热闹的观众,一定觉得上当受骗。
贾樟柯在新片《24 城记》里设了一个局,有关真实和虚构:一个倒闭的大工厂里,七八个真实受访者和4 名专业演员扮演受访人物的访谈讲述,把中国40 年的历史变迁清晰地浓缩在电影中。
坐在椅子上,贾樟柯熟练地点燃一根雪茄,粗大的雪茄和小个子身材造成视觉上的反差。他大概也察觉到这点,对记者笑了笑:“以前拍片,每天要抽3包烟,人都抽干了,现在抽这个一天一根,真不想抽了……”
不停地见记者,说了太多的话,贾樟柯显得有些疲倦。3月2日起的一周里,他开始奔忙于沈阳、重庆、成都、北京、广州、上海6 座城市,除了应对各地媒体,还要与本报主办的6 场观众见面会进行深入的交流。
至今,《24 城记》在海外已经卖出30 多个国家的版权。作为老板,贾樟柯早赚得荷包满满。“国内市场对我来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你不在影院里面推广,这个市场就会更加萎缩,最后就像现在台湾电影的状况。我觉得,应该花一点财力和精力,去培养观众进影院看这一类型电影的习惯”,贾樟柯说。
3 月6 日,《24 城记》全国公映。从首部长片《小武》开始,贾樟柯这位山西汾阳其貌不扬的文艺青年花了10年工夫,通过6 部电影,用影像记录了变迁中的中国当代社会,成为现在最被海外媒体推崇的中国导演新生力量。
二十四城:非理性的变革传奇
2007 年,贾樟柯看到一则新闻:一家有着六十年历史、代号402 的军工厂宣布倒闭。此前一直生产飞机发动机的该厂所在地皮被房地产商买下,一座名为二十四城的豪华高层楼盘将取而代之。“这是多大的变迁啊!从一个秘密的工厂到商业的楼盘,”,贾樟柯第一反应是应该去拍纪录片,拍下整个拆迁的过程。
早在2000 年,贾樟柯便写过一个名为《工厂的大门》的剧本,但是迟迟没有开拍。因为他始终觉得有问题,剧本的立意还停留在社会的表面,无非是生活不容易。直到二十四城楼盘的消息冒出来,他才找到了自己最满意的题材。
观众对这部影片的态度也是两个极端。在戛纳的举行全球首映礼上,不喜欢该片的观众前30 分钟就已经退场或者睡着,喜欢的观众却看得热泪涟涟。在内地的记者内部试片中,有人愤然离场:“这也能算电影,太偷懒了吧!”也有记者对该片推崇备至,认为“这是贾樟柯非常好的一部电影,具有诗意的美学。”
还有记者认为该片有给楼盘做广告的嫌疑。事实上,这家房产商是该片的出品方之一,与电影同名的楼盘在成都确实卖得不错,大多数买房的人都是这家厂的职工。面对楼盘广告片的质疑,贾樟柯强调自己对商业不回避,也不逢迎:“看完电影,我相信大家就会明白,如果没有这个楼盘成为这块土地命运的终结,我不会有兴趣拍这部电影。因为这里变化太大了,这是中国的变革传奇,是非理性的,超越我们的经验的,这也是我非常得意的地方。”
贾樟柯也不认为自己拍的是“伪纪录片”。他采访了100 多个老工人,一直纠结于拍纪录片还是故事片,最后他采用吕丽萍、陈冲、赵涛这三代厂花的命运和工人口述历史结合在一起的方式。
“我要呈现的是,历史就是真实和虚构一起构成的,”贾樟柯说。
影评普遍观点认为,影片中真实人物的采访比演员的表演更有感染力。开场不久,公共汽车上的中年妇女,对着镜头坦承:“我42 岁,下岗,孩子要上初中,每个月200 块,我怎么办?”
一开始,她还很快乐,但说着说着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无助情绪。
让贾樟柯始料不及的是,在他的采访中,70% 到80% 的受访者都会哭。有时候,他也跟着受访者哭。一个工人师傅说,他的手指因为工伤切断,住院了,但是他每天挺开心的。工人问导演:“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开心吗?”
“是不是领导来看你,你觉得受到了关注?”
“是不是被评上了劳模?”
……工人说都不是,“我告诉你,我压根觉得它能长出来”。
这回,受访者在笑,贾樟柯却哭了。
“我一定会是好的商业片导演”
《24 城记》是贾樟柯从影10年来拍得最轻松、时间最快、最顺利的一部电影。
这部影片在海外的影响力,也强化了贾樟柯的中国当代导演的身份。《洛杉矶时报》记者看完《24 城记》后写道:“必须说明,贾樟柯是一个用本能去回应当下事件的电影人。这个38岁的导演不仅是同代中国电影导演中最杰出者,他还肩负起了察觉和见证这个迅速现代化却逐渐记忆缺失的社会的责任。”
对于非常顺手的拍摄题材,贾樟柯准备给自己再来点新挑战。“我现在想拍纪实风格,下次想拍激烈的;这次拍工人,下次拍间谍”,贾樟柯说。
作为贾樟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24城记》很可能是他最后一部当代社会观察影片。他告诉记者,现在开始对晚清到近代这段历史特别感兴趣,想拍真正的商业片。
因为对中国当代现实感兴趣,贾樟柯才认为自己会对晚清到近代的历史有兴趣。“就像赵涛说,我要拼命赚钱。为什么要赚钱?因为体制生活,剥夺了很多人的财富和幸福。现在的变革就是完成了现代化,这个现代化是从晚清开始的,理解了那个时代,也就理解了现代。这两者不是隔断的,是一件一直在做、很多人在接力的事,现代化进程第一棒是从晚清开始的”,他说。
贾樟柯已经准备拍摄商业大片《双雄会》,讲述1949 年一个政权更替、社会大变动时期的故事,主角有意邀请张曼玉、周润发担当。剧本已经悄悄地写了三年,但他还是觉得资料不够,他曾在台湾、北京搜集过资料,越找越觉得自己掌握的资料不够。
“我决定拍商业电影,我一定会是一个好的商业电影导演”,贾樟柯说。
贾樟柯是看着商业电影长大的。在他的少年时代,即上世纪80 年代,内地小城镇开始遍布录像厅。那时录像厅片种格外丰富,在众多的武打片黑帮片里,贾樟柯发现了吴宇森,“看过的人都知道,只要有他的名字,电影就好看”。
他自诩对香港电影的了解,比《24城记》的摄影师余力为强多了,“他是香港人,什么香港电影都没看过。我的时代是什么?每天逃学,泡在录像厅,背所有的台词,周润发说过的所有台词,我能重复很多,细节我都记得。”
贾樟柯以前就写过一个商业类型片的剧本,是部爱情电影,片名也想好了叫《夜色温柔》。故事讲一对男女相爱很久,晚上借了同事的房子,这对男女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非常风格化。他一度因为这个剧本,认为自己很牛,全是夜景戏,发生在一个房间内,天蒙蒙亮,电影就结束。
《夜色温柔》原本是他的第一部作品,结果在手边一放,就过去了十几年。贾樟柯说,“所有的改变都来自1997 年的春节”。贾樟柯在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前夕回了一趟山西老家,该片当时演员都挑好了,只等春节归来就开工。
就是那个春节,贾樟柯目睹熟悉的小县城里正在发生变化:具有悠久历史的县城老街要拆掉了,那里有他过去很多记忆;同学们都结婚了,生活发生了变化,出现夫妻、父母关系的问题。这种纷纷杂杂的现实突然呈现出来的时候,他强烈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中的中国。“这种变化不单单是物质、建筑、空间的改变,还是人内心的变化,以及人们道德维系的关系”,这个想法变得很清晰,贾樟柯只用了2 个星期时间就写完了《小武》的剧本。
“我一下子被这种巨大飞腾的变化吸引进去了,一拍就是十年,目不转睛,舍不得离开”,贾樟柯觉得一切稍纵即逝。
|
·王振辉 |著名导演贾樟柯成为黄河 |
·开石 |贾樟柯:导演之艺术人生 |
·SId |所谓的贾樟柯导演的获奖 |
·一塔湖图 |贾樟柯导演与北大师生见 |
·天马行空 |关于第六代导演贾樟柯 |
·redlee西 |旅程——与著名电影导演 |
·电影瞬间 |《任逍遥》导演贾樟柯: |
·【爱·霖 |国内知名导演贾樟柯为四 |
·王振辉 |著名导演贾樟柯:旅行穿 |
·东方Gide |贾樟柯与日本导演是枝裕 |
热点标签:刘德华 冯小刚 蔡少芬 快乐男声 朱军 赵薇 电影 大s 选秀 范冰冰 张柏芝 苏醒 郑钧 春晚 李湘 搞笑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