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印:《岳母刺字》最赞,其他3部稍有瑕疵
打分:9分
这场演出共四折,俩文戏俩武戏,都是国家京剧院三团的青年演员。从现场发挥上看,张兰的《岳母刺字》最好,尤其难得的是配角十分认真,我注意到演岳夫人的郑菲,戏不多但仍很仔细。演岳飞的张小清也唱得很卖力。青年演员首先就是个态度问题,在小剧场同样是在锻炼,同样要有艺术精神。其次,开场王璐、刘佳的《三岔口》也不错,可惜没演完就收了。就我个人喜好,是冲着《碰碑》来的。黄佳唱得很规矩,没怪味儿,这是优点。但他嗓音力度不够,不打远。如果想成角儿,还要苦练唱工,加强声音的厚度和穿透力。那句“把战马宰了”印象深刻!大轴白玮琛的《盗仙草》有几处失误,但主要问题是在节奏感上,武戏如果节奏上层次分明就会好看。年轻演员都不容易,鼓掌!
另外,依我看全市有两三家大戏院、大剧场,不如有十几家“畅和园”这样的小剧场。大舞台变成小舞台,演员表演的场所多了,实践机会就多了,观众看戏的地方也就多了,剧场间的良性竞争也就有了,演出会越来越丰富精彩,票价也会越来越合理。如此十年就将有一番新面貌。京剧的繁荣不是看你有多少豪华的大剧院,而是看你有多少好演员、有多少懂戏的观众。
(责任编辑: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