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总统筹张振彬
张振彬(左二)与小品《黄豆黄》演员合影
去年8月初,郎昆再次担任了春晚总导演之后,张振彬很快就接到了来自北京的电话,并于去年8月19日进北京为2009年春晚开始忙碌。
有一种说法,认为小品是专为春晚而生的,是得天独厚的一个幸运儿,小品可以集各种艺术门类于一身,尽情挥洒,毫无限制……所以,1984年春晚,陈佩斯和朱时茂首次亮相,表演小品《吃面条》,从此小品开始一发不可收拾,成为春晚的主打,代表人物赵本山和黄宏也渐渐成为春晚的宝贝……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黄宏之所以能成为“宝贝”,是和一个名字紧紧地连在一起的。
他叫张振彬,是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总统筹——春节晚会语言类节目总统筹,常被开玩笑地简称为“总统”。
这个“总统”是咱沈阳人,他是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艺术指导,更是黄宏将近30年的合作伙伴。他更自诩“在春晚奋斗了20年的老兵”,因为从1989年头一次创作《招聘》和黄宏搭伴上春晚开始,到今年春晚二人合作的《黄豆黄》,他累计参加了19届春节晚会。记者近日对张振彬进行独家专访,听这位老兵讲了他在春晚近19年中的心路历程。
做表率:当统筹先砍自己的“包袱” 今年张振彬同黄宏联合创作的小品《黄豆黄》,在春晚联排现场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张振彬也非常满意地表示这是自己最重视“作品感”的作品,不但把国家热点大事都包含进去,而且非常贴近群众生活。说起这个小品的创意,张振彬很动情,他说,“神七”发射的时候,自己就在现场,当“神七”升空的一刹那,自己也热血沸腾;而黄宏正好和杨澜一起负责奥运开幕式前的热场节目,开幕式现场,黄宏看到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也忍不住激动地哭了。所以两个人一起侃小品创意的时候,说道2008年的大喜大悲,都激动得眼圈红了,所以就有了这个充满着大欢乐大情感的小品《黄豆黄》。
今年张振彬的角色有了转变,他不仅仅是创作者,更是总统筹,不但要负责自己的节目,更要为其他的语言类节目把关。彩排到现在,整台节目已经定型,让导演组最头疼的就是压缩时间。作为多年来的创作者,张振彬知道编写剧本的不易,所以从审查砍节目、到现在删包袱,他始终怀着一种矛盾心情。今年的小品整体质量都不错,像湖北的团队和潘长江、郭冬临的节目都非常好,怀着一种非常舍不得的心情作出决定。
他说:“对于编剧们来说,宁舍一锭金,也不愿意舍一个包袱。每年导演组删作品的时候,创作者都是最难受的。以前当普通编剧的时候,我不懂,经常顶着上级的命令干,或者讨价还价,争取再来一次机会。现在当总统筹了,也就开始理解导演组的心情。节目再好,也是为整台晚会服务的。所以我跟黄宏达成一个共识,让他支持我做表率,从自己的作品开始删。”
闯春晚:19年连滚带爬 从张振彬第一次向春晚递交剧本到现在,已经有19年时间,回顾起19年的经历,他总结说:“连滚带爬。”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一次递交作品失败,让他觉得春晚的舞台可望而不可即。直到1989年,他创作的《招聘》,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他跟黄宏在辽宁演出的时候反响很大,后来又被推荐到当年的春晚剧组。那个时候他在春晚还是无名小卒,后来经过多番修改,他退居幕后,并根据导演组的意见,把《招聘》变成了由黄宏、笑林、方青卓等多位演员合作演出的作品。
《招聘》中才华初露,多年来逐渐走红于曲艺界幕后,但在19年春晚经历中,他只有一次在春晚舞台上亮相的机会,在郭达和蔡明的小品里面扮演一个追星族“大马猴”。
春晚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作为语言类节目的创作者,更能深刻体会时代变化的含义。创作者们每年都要“切脉”,不光要看自己的作品在春晚审查中的命中率,更要把握创作主题能不能紧跟时代。张振彬也有“切错脉”的时候。
1998年的时候,国家经历了抗洪救灾和三峡合龙等大事,他决定把点打在三峡上,去三峡蹲了20多天搞创作。结果导演组找他写以海峡两岸为主题的喜剧小品,要半个月出稿子。张振彬说:“当时我的脑袋嗡一声就大了,对海峡两岸丝毫没有关注过,没有生活、没有准备怎么搞创作?”在一个度假村闷了十天的时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后来偶然间翻阅找来的资料的时候,随手翻起余光中先生的诗集《乡愁》,余光中以邮票写乡愁启发了他。他决定从邮票入手,邮票最能以小见大反映两岸之间的血脉相连。突然间就觉得灵感迸发,从构思故事到动笔写成,整个本子五个小时就写好了。这就是后来凌风和黄宏表演的小品《小站故事》。
憋得时间最长的小品是反映军旅题材的小品《真情30秒》,最初由一群通信班的女兵来演,排练了很久,但怎么演都不是喜剧,而且气势出不来。后来晚上突然间跟另一编剧尚敬聊天的时候,他建议改成男兵试试看,这突然间提醒了张振彬,干脆直接改成炊事班的男兵。五位新人演员让节目呈现出一种轻喜剧的状态。小品末尾,观众都被战士的思乡之情感动得热泪盈眶,随即《常回家看看》的旋律响起,很多观众的泪水都夺眶而出,这个小品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后来尚敬做的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也是这个小品的一个延续。
跟黄宏年年有“约定” 19年来,为了春晚,张振彬年年除夕夜都在春节晚会直播现场度过,黄宏的小品一结束,除了演播室,张振彬就到黄宏家里吃饺子。吃完饺子两人还要聊一聊,总结一下作品的得失。第二天早上回家时,两人还有一个二十年不变的告别方式,先是拜个年,然后就互相提醒:“离明年的春晚还有365天了。”年年上春晚,年年都有对下一个春晚的约定。“不过今年我是吃不成了,因为以前就只跟黄宏,他的节目结束我就可以走了。今年做语言类的总统筹,要把节目都跟完才能走。”吃不成黄宏家的饺子,张振彬显得有点遗憾。
但19年吃不到家里的年夜饭,他自己和家里就不遗憾吗?张振彬笑着说:“这么多年,家里人都已经习惯了。我女儿已经结婚好几年了,现在春节就剩下老伴一个人在家过,我就经常和我老伴说,你没事就过来看看彩排呗。结果人家坚决不看,全指着三十晚上用它吊吊胃口呢,看完了三十晚上干啥呀。这么多年,一次没来过。”
每年在春晚剧组,都是昏天黑地,昼夜不分。连打两宿夜班,白天只睡一个小时之后照样工作,是常事,人过了五十岁之后熬夜工作很伤身体。每年初一回家,张振彬几乎都在家里蒙头睡觉,老伴埋怨不陪她出去走亲戚,张振彬都开玩笑:“我这边倒时差呢。”
19年来的摸爬滚打,张振彬已经对春晚有了深厚感情,他说:“每年搞春晚都觉得压力很大,但如果说真的有一年不做了。我会觉得很失落。就像在部队穿军装,我有时候就想转业算了,但真要让你脱了军装,你又会觉得受不了。春晚就是这样,你试想,如果没有春晚,这些演职人员会多么失落,老百姓也会觉得年夜饭少了点儿什么。”记者王琳娜张铂电自北京
张振彬小档案 今年52岁,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艺术指导。1989年,为黄宏创作了小品《招聘》,从此开始和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结缘。
之后,张振彬为黄宏创作了《足疗》、《装修》和《开锁》等作品。
(责任编辑:小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