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很受伤
高捷(左)和戎祥
《疯狂的石头》成就了导演宁浩,不过3年的漫长等待,又让外界怀疑宁浩的新锐与犀利仅仅是昙花一现,直到《疯狂的赛车》的出现。这部将于1月20日公映的影片,与陈凯歌的《梅兰芳》、吴宇森的《赤壁》一同被定为贺岁档中影三部重头戏。相比起陈凯歌和吴宇森的亿元大制作,宁浩区区一千多万投资的《疯狂的赛车》如此被看重,可见实力非比一般。的确,近日《疯狂的赛车》在国内举行了多场看片活动,从影评界或是媒体传出的是一致的好评声。更复杂的线索、更精致的布局、更幽默的笑声,《赛车》将《石头》全面升级了。
如此好评似乎意味着又一部大红大紫的宁浩作品即将登场,而影片的“主角城市”更是厦门,这无疑让每个福建影迷更感亲切,毕竟这是今年来诸多中国商业大片里,第一次出现福建城市的“身影”。正如宁浩所说:“我也希望大家看了片子能爱上厦门,那种我眼中的厦门,带有浓郁的人文气质。”
选景:也曾考虑福州 记者:宁导,首先恭喜你片子终于要上映了。这部片子2007年夏天就在厦门拍摄了,怎么拖到2009年才上映?
宁浩:是啊,谢谢,总算上映了。《赛车》放到2009年春节前上映,也是一连串变故造成的。这部片原计划2008年5月上映,可大家都知道那时遇到了汶川大地震,在举国悲痛的日子里放这种幽默荒诞的电影肯定不合适。再往后挪又遇到了奥运会,大家关心比赛,电影票房就没保证了,再后面又是大片扎堆的贺岁档,所以干脆放到春节来让大家其乐融融地笑一回。
记者:我们知道《赛车》是在厦门拍摄的,整部片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吗?
宁浩:是的,包括我来厦门选景和写剧本再到拍摄,我在厦门呆了有一年时间。《赛车》中几乎所有的镜头都是在厦门拍的,只有一个庙宇的外景戏是在漳州拍的。所以福建的影迷看来一定会觉得很熟悉亲切。
记者:《赛车》这部戏为什么选择在厦门拍,这里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
宁浩:最初是我的一个合作人建议我到厦门选景,因为他在厦门工作过,直夸厦门好。2007年2月我就飞到厦门,我还记得那天下着小雨,一进城我就感觉厦门很特别,干净,人文气息浓,沿街的骑楼很有味道。我在厦门转了几天,看了很多景。紧接着我去了福州选景,感觉福州比较像大城市,特别现代,而厦门的那种悠闲的氛围更让我满意些。后来又去了哈尔滨、青岛和大连,转了一圈最后决定还是在厦门拍。
记者:《疯狂的石头》让重庆红了,许多重庆的景色和方言都被你运用在片中,并以此营造出许多笑点。这部《赛车》中的厦门有没有类似的让你借用的东西?
宁浩:厦门在我的印象中建筑颇为历史感,而居住的却是很多外来人口,是新兴的移民城市,文明程度特别高。我常在厦门逛,发现外地人特别多,比如有很多河南人在当的士司机,码头上又有很多东北人和武汉人,天南地北的口音都有。所以我才敢把一群操着全国各地口音的演员,都放到片子里。比如山东腔的黄渤、台湾腔的九孔、说西安话的巴多,甚至是那个泰国杀手角色。这些地方语言都能给片子带来笑点。而我眼中的厦门,不是那种偶像剧里景色千篇一律的城市,我喜欢有个性的东西,所以你会发现《赛车》里有很多厦门小巷子里的镜头,很生活化,更有真正厦门的味道。
演员:闽南演员少了可惜 记者:片中好像还有两位台湾演员戎祥和高捷,为什么会去台湾请演员,是不是因为想拍闽南特色的语言和行为方式,又在福建本土找不到合适的演员?
宁浩:戎祥和高捷都是非常有特点的演员,我早就想和他们合作,他们那口闽南腔的普通话一说,就很有喜剧效果。不过你说的也的确是我遇到的一个问题。在闽南拍戏当然想放更多闽南的元素在片子里,更有地域特色。不过我找了一些当地演员,发现大多是戏剧演员,对于电影拍摄并不熟悉,因此说福建本土的演员资源还是不够。(记者:以前都说福建人的口音不适合当演员。)这种说法是对其他的电影,不可能要求闽南人去说京腔。其实闽南语也很有特色,一张口喜感很浓,这种类型演员少了也挺可惜的。
记者:能评价一下黄渤吗?《疯狂的石头》让他特别红,其实他只是当时的一个配角,可在圈内和影迷中得到一致推崇,这可是很难得。这回你又让他当上主角。
宁浩:哈哈,是啊,黄渤在《疯狂的石头》里是男六号或七号,不过他特别亲民、典型的底层人的代表,给观众的感觉特别亲切,而且黄渤是非常敬业的演员,给他一个角色,他会来回揣摩,找最到位的表演方式。这种演员能不红吗!黄渤在戏中的表现非常出色,为了这部影片,他非常辛苦,比如减肥练单车,现在的单车水平绝对可以去健身房当教练。片子还没开拍他就天天在厦门骑车练习。黄渤在片子中是线索人物,他有很多荒诞遭遇,而由他串起来的幽默元素更精彩。
记者:影片中的台湾演员是不是也是影片一大亮点?
宁浩:绝对亮点。比如综艺主持九孔反应很快,非常搞笑,生活中比戏中更搞笑,而且敬业。一个吃蟑螂的情节,他为求逼真主动要求换成真蟑螂,最后真吃了。而演台湾黑帮的戎祥和高捷,都是非常专业的演员,往那里一站就有喜感。台湾演员给影片带来的表演,绝对让我惊喜。
记者:既然是《疯狂的石头》的升级版,《赛车》为什么没有再请郭涛呢?
宁浩:说实话,我有打算请他演,不过我请他的时候,他实在太忙了,手上已经有三四部片约,档期对不上。
新作:拒绝说教 记者:你自己在《赛车》中也有出镜,演一个厦门的的士司机,好像《疯狂的石头》中你也有角色,为什么都亲自上阵?
宁浩:是的,我演一个说着山西话的司机,只有几句台词。这是我的习惯,就像给作品盖个戳一样,打个烙印,算是向希区柯克学习。
记者:《疯狂的赛车》是你的第二部商业电影。我发现中国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最初的作品,大多选择比较有社会意义的,更多朝国际奖项冲,而你更多选择喜剧幽默,向商业票房冲,为什么呢?
宁浩:其实电影再简单,都有它的故事性在。观众看电影,受教是一定的,这是电影的属性。只是我的电影并不追求很复杂的教育意义,我是70后的人,经历的应试教育太多了,所以不喜欢说教。我喜欢喜剧的形式,因为大众容易接受,而我想说的主题很简单:“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搬起石头,未必砸到自己的脚,但总有一天也会被别人的石头砸到。”所以我只是用黑色幽默剧的类型来说好这个道理,把这个道理拍得有趣就行了。
记者:《疯狂的赛车》比《疯狂的石头》,无论是多线索的进程,还是角色的配置都复杂得多,当初《疯狂的石头》已经要影迷多看几遍才能看明白,这回的《疯狂的赛车》你想让影迷看几遍啊?
宁浩:电影干吗一定要看懂。看懂不是原则,好看才是原则。我的电影就是让观众看一遍就觉得“爽”,剧情细节没看通透没关系,我要的是大家看片时的快感。如果你有兴趣把细节都弄明白,再看一遍,那我当然更感谢了。
不否认借鉴英国导演
记者:你会一直坚持走黑色幽默的路线吗?有人说你的疯狂系列都是在借鉴英国导演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你觉得呢?
宁浩:这毋庸置疑啊,借鉴前人之作是一定的啊。前人的作品让你不用再去摸索很多电影的基本规律,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嘛。至于这种黑色幽默类型,是我感兴趣的类型片之一,其他的类型片我也会去尝试。中国的电影类型太少了,好莱坞电影类型有140多种,中国才拍过几种。我正在筹拍的新片叫《无人区》,就是西部牛仔片,偏动作一点的影片。我接下来还想拍一部科幻片,因为从小就爱看科幻故事。
记者:你的影片中好像很少有爱情元素?没想过拍爱情电影吗?
宁浩:爱情片也只是一个类型。在《赛车》中本来想加入一个女记者的爱情情节,不过后来发现这种温情的内容和影片的氛围不协调,所以作罢。
记者:《疯狂的赛车》上映后,马上会遇到刘德华的《游龙戏凤》,他可是你原来的投资人和老板,正面竞争会不会担心?
宁浩:没什么担心吧。中国市场大着呢,而且两部影片类型完全不一样。
记者:我很好奇,你一直想邀请刘德华来参演你的电影,虽然因为档期不合都没成功,不过如果他来参与,你的黑色幽默剧中会如何使用他?
宁浩:我想华哥给影迷的印象比较正面,甚至可以说是端庄,所以我也会选比较正的角色给他。(记者:你不觉得让华仔来演你片中那种比较幽默搞怪的角色,才是最有突破、最让影迷惊喜的卖点吗?如果能成,也算刘德华演技上最大的突破啊。)你这个建议还真不错,我想可以认真考虑一下。我这两部影片其实都比较“扯”,还没想到可以这么用华哥,值得一试。
(责任编辑:麦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