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引人注目的大剧场贺岁喜剧在上海戏剧学院大剧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从一阵一阵的掌声以及演出结束之后久久不愿离去的观众,我们可以看出该剧的成功升级。
剧情与时俱进 笑料时不我待
去年在京沪深津 各地引发了小剧场震动的《我不是李白》给很多话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和以往的搞笑类的喜剧不同,《我不是李白》在温馨愉快的故事结构之下,也给了人们更多灵魂上的思考,并且在愉悦的心情下回归本我,思考生活。当时的剧情紧扣时代的脉搏,网络红人,实事现象到在剧目中得到了体现。而这次的升级版大剧场《我不是李白》继承了这一特点,在保留原有剧情中的令人捧腹的段落后,这次融入了更多08年的新鲜事物,并且巧妙地将奥运,奶粉事件等加入在剧情中,令人不禁捧腹,并且巧妙的融合,也让观众感受到了智慧。
欢笑纷至沓来 眼泪暗流无声
《我不是李白》在升级之后,首次在上海演出,很多的观众是看过小剧场版的《我不是李白》,这次听说升级为大剧场版后,再次购票到现场感受新版《我不是李白》。但是从昨天的首场演出来看,观众对该剧仍然喜爱有加,从全场近243次的笑声中我们看到了《我不是李白》强大的生命力。在演出的最后部分的,很多观众禁不住剧情的感人留下了泪水,这些泪水的悄然落下,反映了现在观众对于真善美的向往和感动,以及对待生活的宽容。
舞美变幻莫测 灯光流光溢彩
大剧场《我不是李白》的舞美复杂多样,其中的许多起承转合给予了剧情更多的托衬,也使整个剧情的变化更加有章可循。而干净的灯光又给人观赏的假定感,帮助观众更加容易进入该剧之中。灯光的巧妙变化,以及代表人物心理的光明光暗,使每个人物更加立体。
观众大加赞赏 评论好评如潮
观戏之后,笔者采访了几位观众,得到的是一片赞许之声。一位姓张的女生,是《我不是李白》在上海的戏迷团体的领袖,她是第6次观看该剧,当然前5次是小剧场版的,这次地观看让她激动万分,感慨道:“这次的大剧场版风格非常符合年底的喜庆气氛,剧情的变化,以及舞美灯光的加强都帮助了剧情的观赏度,我们戏迷会一如既往的继续支持《我不是李白》,支持盟邦戏剧!”一位上海戏剧学院的资深老教师再看完戏后说道:“这是我第一次看《我不是李白》,作为一名戏剧的教育工作者和戏剧的从业者,我呼吁有更多这样的精品出现在话剧市场上。现在市场上鱼龙混杂,很多戏的品质已经破坏了良好的话剧市场……而好的戏少之又少,我回去以后一定呼吁戏剧学院的孩子都来看这部优秀的作品!”
(责任编辑:逃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