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近日,一个名为“替身演员螳螂”的博客受到不少网友关注,群众演员失足摔残、武戏替身吊“威亚”(俗称吊钢丝)时险象环生等真相揭秘,让很多人了解到影视圈的另一面。昨天,记者辗转联系上博主“螳螂”后得知,这其实是他今年出版的一本小说《替身》中的情节,“里面讲的事都是真的,只是隐去了一些人名和剧组的名字。
”他说,写这本书就是希望更多人了解替身这个行业,“他们经常自嘲替身是个"不要脸"的职业,他们帮助明星展现出最光鲜的一面,在屏幕上留下的只有身手和背影。其实他们真的都是英雄。”
曾亲眼看到替身出事 “螳螂”真名马德林,甘肃人,北漂多年,后来进了影视圈做武行,干了三四年替身。他至今还记得,大热天20多斤重的盔甲裹在身上不透气,他的后背和腿都沤烂了。有一次他从马上摔下来被马拖着跑,被人救起来时,衣服都磨没了。
“我算幸运的。这个行业很残酷,没有生命保障。”马德林感慨,有次他被威亚吊在空中,看见一个士兵打扮的老群众演员拿着红缨枪站在城墙上,副导演怕老头挡镜头,一个劲儿让他向右移动,“结果扑通一声,老头掉进天井,残了。”更让他不能忘记的是,有一次,眼瞅着一个做替身的小男孩从弹床上翻起来,落下时没能落在保护垫上,当即摔死了。“那些事就在你眼前发生,你却没有办法救他。”他说,正是这种痛心,促使他产生了“写点什么”的想法。他用“替身演员螳螂”的网名,在网络上开始写连载,没想到引起网友热捧,多家出版社编辑找上门来了。如今,《替身》第一部已经出版,第二部也将写完,他计划要写5本。
“武替”人身安全没保障 《替身》中的主角和马德林当年的绰号一样,也叫“螳螂”,通过“螳螂”的叙述,披露了“裸替”、“文替”、“武替”、群众演员等影视圈“边缘人”的辛酸经历和他们奋斗不息的感人故事。马德林说,可以说没有哪部动作戏里没有替身,由于“威亚”在武打戏里运用得越来越普遍,导致武替的安全保障问题比较突出。
“很多剧组拼命压缩成本,用劣质的武打器材,随便找个人就能拉威亚,让群众演员做武打替身,就容易发生安全问题。比方说,我们通常吊人的是口径1.5毫米的威亚,这个东西是真空的,折了会进气,不宜重复使用。但事实上很多剧组都是反复使用一套威亚,甚至有些剧组用的是石棉心的便宜威亚,更容易断。”马德林无奈地说,剧组一般不会给武行买保险,而保险公司也不接这种“高危”保单,一旦出事只能自认倒霉。
马德林透露,写小说是他工作之余的事儿,“希望更多人了解影视圈中的幕后英雄,给我们一点掌声;同时,希望更多年轻人不要盲目进入这个圈子,要慎重选择。”
(责任编辑:小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