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贺岁大片《梅兰芳》昨日举行了媒体观看场及超前点映,剧中配角余少群、王学圻的表演形神兼备赢得大部分观众叫好,相比之下,黎明形象过于高和胖,眼神比较木讷,对于梅兰芳温和谦恭只学到形而未入神,总体来说不过不失。陈凯歌因与梅家是世交,在创作上明显小心翼翼,使得整部戏如同戴着枷锁跳舞,缺少再创作后神来一笔的惊喜。
| |
黎明与章子怡“游龙戏凤” |
《梅兰芳》由“斗戏传”、“弃情记”、“秉义志”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余少群扮演的少年梅兰芳和王学圻饰演的“十三燕”从师徒变成对手打对台,两人分别斗戏三晚,一厢是老将黄忠上沙场,既英武又悲壮,另一厢是弱质黛玉葬花,情境凄美。镜头在两个戏台间切换得非常巧妙,舞台上的热闹繁华与曲终人散后的冷清、一老一少的辛酸对话更是形成强烈对比。相比之下,被外界期待的“梅孟恋”则显得平淡如水,孟小冬如何成为梅大师的最爱,不够有说服力。
黎明所出演的成年梅兰芳,没有少年时代的意气风发,也没有邱如白不疯魔不成活的执著,更没有十三燕舍我其谁的气势跟做派。从剧作角度审视,同那些个性张扬的配角相比,这个主角显然过于内敛。就黎明个人的表演来看,可谓不功不过。黎明确实通过眼神跟肢体语言,展现出梅兰芳在生活中隐忍坚韧的一面;而受外形条件及基本功所限,台上的梅兰芳有些神采不足,未能完全呈现出“远东第一人”的应有风貌。
| |
张国荣的伶人形象已成经典 |
《梅兰芳》的第一段,不少观众认为精彩程度可以跟《霸王别姬》相比拼,让人看到陈凯歌的功力。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却平淡冲和,无甚惊喜,与《霸王别姬》等真正意义上的大片还有所差距。
各方评价
除了黎明,其他演员表现都好,黎明的身段比表情更硬。总体来说,经过《无极》,这部戏比我想象中好,对大时代背景下人性的描写有感触,特别是十三燕在自己人生舞台落幕时表现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感觉,让我落泪。
——泡泡糖(媒体工作者)
大约有70%的比例是遵照史实,30%的艺术加工。这次我觉得特别难得的是表现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感情戏比较大胆,这段历史一直是被掩盖的,这次能够得以还原很难得。电影也从侧面反映了梅兰芳的生活,展现了他内心孤独、脆弱的一面,让人物显得更加立体真实。——尤海波(京剧演员)
相当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传记片,既没有经典传记片所具备的那种淡定从容的优雅气质,也没有《霸王别姬》那种华丽妖娆的迫人魅力,看后并未留下多少值得回味良久的东西。
——天下无色狼(网友)
在我看来,《梅兰芳》不仅是梅兰芳的一生写照,也是我们人生的缩影,我们每个人脖子上都有个“纸枷锁”,也都有自己的向往和无奈。——祝大勇(普通观众)
哪怕你不懂京剧甚至从没听过,你也能产生共鸣。故事很精彩,各个唱段都很完美,最打动我的是它的剧力很强。《梅兰芳》将作为一部特殊的贺岁大片(传奇人物故事的传记片),拉开了今年贺岁档的序幕,它对于接下来甚至往后几年的贺岁档电影都有标杆作用,它是一部观众不会不去看的主流的娱乐片。
——邱晴(中影南方院线副总经理)同为伶人题材,同出自陈凯歌之手
没能超越《霸王别姬》
《梅兰芳》仍值得一看
15年前,陈凯歌凭借《霸王别姬》摘得戛纳金棕榈奖奠定了他在华语电影的地位;今年,经历《无极》低潮后的陈凯歌再次选择回归熟悉的伶人题材,拍摄了带有传记性质的电影《梅兰芳》。而在今年春节赶戏期间,陈凯歌曾表示,《梅兰芳》的质感将超过《霸王别姬》;但在《梅兰芳》上映前夕的造势宣传中,陈凯歌却多次低调地表示将《霸》片与《梅》片作比较,对于后者的演员甚至他本人来说都很不公平。正如陈凯歌所言,《梅兰芳》确实没能超越《霸王别姬》,但影片仍然值得进电影院一看。
背景:都有坎坷的人生
《梅兰芳》和《霸王别姬》都有人物史诗片的出发点,两部影片虽然一为写实人物,一为虚构角色,主人公梅兰芳和程蝶衣的人生都不是一路平坦。《霸王别姬》中名伶程蝶衣的身世故事从幼年学戏的清末开始,经历了抗日、解放战争,以及直到文革时期,戏剧冲突不断,情感表达强烈。《梅兰芳》则取材梅兰芳的真实故事,影片用三个篇章来表现梅兰芳成长为京剧大师的过程,也饱含陈凯歌一向的人文诉求和情怀,表现了梅兰芳在乱世中对京剧艺术和受难祖国的坚守。
虽然程蝶衣与梅兰芳都是在历史的洪流中身不由己,但从气节上讲,梅兰芳胜过程蝶衣太多。从刻画人性的深刻程度上来说,《霸王别姬》的“坎坷”似乎要更胜一筹。程蝶衣的坎坷更能让人感同身受,对于梅兰芳先生的蓄须明志,观众更多的应该是佩服和敬重。
主人公:京剧大师VS戏曲名伶
两片的主人公同为京剧名家,《梅兰芳》和《霸王别姬》难免会被人同题比较。当然《梅兰芳》是真实人物,本身是享誉国际的京剧大师,《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是虚拟角色,故事中红遍京华,但似乎只能称为一代名伶,在气势上无疑会输一大截。陈凯歌的影片有梅兰芳后人作为顾问,《梅兰芳》的创作更靠向传记片,梅兰芳的京剧大师的地位、抗战期间的高风亮节等处理,使得《梅兰芳》更加正面。《霸王别姬》改编自李碧华的小说,又有著名编剧芦苇的加工,主人公程蝶衣的人生故事相对完整,戏剧冲突相比《梅兰芳》更为强烈。梅兰芳和程蝶衣,一个内敛有持,一个张放疯魔。
感情:不伦恋VS婚外恋
描写名伶的电影,总少不了感情戏,而且往往是一场三角恋甚至多角恋。在《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感情戏既有他对台上光彩照人自己的惜爱,同时又和他对师兄段小楼的依恋交织,影片表现出的同性感情对当时观众来讲还造成相当的震撼。《梅兰芳》中梅兰芳与福芝芳是包办婚姻,他与名老生孟小冬的爱情戏是中篇的重点,但这段恋情却为邱如白所破坏,而孟小冬为免影响梅兰芳前程,只能黯然离去。邱如白的痴迷混合了对梅兰芳及其角色的暧昧情愫,又掺杂有维护京剧国粹地位的崇高情怀,让这段感情十分微妙。
《霸王别姬》里程蝶衣痴恋段小楼,甚至为了得到段小楼喜欢的一把剑去陪戏霸袁四爷。而电影《梅兰芳》里的梅孟之恋却完全停留在精神层面。后来邱如白为了让孟小冬远离梅兰芳,雇了一个杀手充当梅兰芳的粉丝刺杀孟小冬,造成社会事件,最终导致梅孟分手。鉴于两位主角都能很冷静地抽身而去,梅孟之恋的深刻程度远比不上程蝶衣的痴恋,当然也不能如程蝶衣那般感人。
演员:张国荣传神远胜黎明
这两部影片,陈凯歌的演员阵容选择思路出奇的相同,都是启用香港演员演主角,再搭配内地演员精英,《霸王别姬》是张国荣配巩俐、张丰毅等,而《梅兰芳》是黎明配章子怡、孙红雷等。《霸王别姬》中张国荣的虞姬扮相堪称一绝,本无京剧功底的他经短期培训后,从以前众人印象中的英俊小生变成柔美花旦,上台表演有板有眼,说起话来娇滴滴,笑起来酸溜溜,被称为“妖精”。而为了造型扮相,张国荣拔掉原本的粗浓眉,每天还要刮两次胡子。
而《梅兰芳》从开拍之日起,就有不少人评价黎明的京剧扮相不如当年张国荣,说他虽然眉眼间神似大师梅兰芳,但与张国荣对比神韵上有差距。梅派研究专家吴迎认为“黎明的脸与梅兰芳并不像,但是他走路、说话很有梅兰芳的‘劲头’和文人气质”。毕竟梅兰芳多年舞台浸淫,气质自然与众不同。黎明本无京剧功底,他的扮相只能说是有其形而无其神。
京剧演员细解《梅兰芳》戏中戏
黎明言行都不像 子怡有门未到家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为了分析电影《梅兰芳》中“戏中戏”的成色,青年京剧男旦演员、曾师从梅派六大名票陶世桐的京剧教师尤海波,从戏曲的角度对演员身段和表演,服装以及布景一一点评。综观全片戏中戏反映的梅兰芳生平,他认为大约有70%的比例是遵照史实,30%艺术加工。特别难得的是表现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感情戏比较大胆,这段历史一直是被掩盖的,这次能够得以还原很难得。
演员唱腔身段和表演
余少群:十分到位有神似
汉剧出身的他后又转做越剧男小生,凭借他在戏曲方面的深厚功底,在片中的表演十分到位。他展现的青年梅兰芳,戏中戏的身段细腻和那股子气息,很有梅派艺术的大气、平稳的感觉,再加上梅葆玖的配唱,就更加神形兼备了;而戏外戏的动作、神情和说话语气都与影像资料所见的梅兰芳有几分神似。
| |
余少群出众 |
黎明:谈吐动作都不太像
因为是半路出家,在舞台上的亮相基本都使用替身。其中,穿便服与孟小冬合唱《游龙戏凤》一段,黎明的表现如果是10分计,大概能拿到5分。而戏外戏部分,黎明演绎的梅兰芳在外形和谈吐动作上不太像,个人觉得这一段着重在于展现梅兰芳的内在的东西,黎明的表演,在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上还是比较到位的。
章子怡:有门儿但不到家
她的老生扮相和身段在外行人看来好像有点门儿,但内行人还是很容易看出是个初学者,还不是很到家。
服装布景:戏服是梅兰芳用过的
片中所展现的北平戏园子很有那个时代的风貌,比如你可以听出来伴奏的锣鼓点子跟现在不太一样,那个时候的锣鼓,声音敲出来要比现在单薄。还有梅兰芳到美国演出的那个舞台,跟史实也有八九成的相象,台上挂着的“守旧”(即绣花幕布)更是梅兰芳用过的原物。几个唱段使用的都是梅兰芳原来的戏服、戏妆。比如《汾河湾》中梅兰芳的柳迎春扮相采用的是旧式“大开脸”的贴片,而《黛玉葬花》的扮相是梅兰芳自己设计的新式头套。
京剧唱段:选取巧妙,一语双关
《梅兰芳》中因为着重表现梅兰芳的京剧艺术,经典唱段颇多,梅兰芳的唱段有《樊江关》、《牡丹亭·惊梦》、《汾河湾》、《一缕麻》、《黛玉葬花》、《游龙戏凤》、《虹霓关》等,十三燕演出的剧目《坐宫》、《卖马》、《定军山》等。并且片中选择的京剧唱段都很有代表性,一些唱词的选取也很巧妙,起到一语双关的作用。
此次电影《梅兰芳》中梅兰芳先生的全部京剧唱段,全都是由梅葆玖代父完成。章子怡饰演的孟小冬,则由余(叔岩)派第四代传人王佩瑜配唱。而“十三燕”的唱段,由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著名老生演员张克配唱,他是京剧杨(宝森)派须生传人,同时也是章子怡进行京剧培训的幕后老师。
《汾河湾》 梅兰芳与十三燕初次同台,片中邱如白向梅兰芳提建议,这些都是由史实支撑的。
《穆柯寨》 梅兰芳与十三燕斗戏的第一回合,这是历史上梅兰芳第一次以刀马旦扮相亮相。
《一缕麻》 梅兰芳的首部新式悲剧,这部剧自从那次演出以后就没再演过,已经失传了。
《游龙戏凤》 梅兰芳与孟小冬的眉眼传情,同样既有史实,又巧妙地推动了电影剧情。
《霓虹关》 首次赴美演出时从《霸王别姬》、《天女散花》等好几出中选出,曾被苏联导演拍成电影。
黎明上台用“戏替”
片中的枪击案同样出自史实。饰演“凶手”的是当年电影《霸王别姬》中的小豆子、少年程蝶衣的扮演者尹治。除了出镜演绎一手拆散梅兰芳与孟小冬的疯狂梅迷,尹治在片中还担任黎明的舞台替身,中年梅兰芳的很多舞台戏份是由他完成的。
老中青仨配角 齐抢黎明风头
虽然黎明、章子怡是两位绝对大牌和主角,但“配角”余少群实打实的京剧功底、王学圻演起老艺人的神韵与风骨、孙红雷破格的疯狂演出,为平淡得有点沉闷的剧情增色不少,这“老中青三代”甚至抢去了“梅兰芳”不少风头。
抢戏“主角”1:余少群
[关键词:灵气]
先学汉剧再学越剧的余少群为了扮演青年梅兰芳,专门学了很长时间京剧。虽然片中唱段由他人代劳,但是清灵过人的扮相和韵味十足的身段,再加上外型讨巧、灵气十足及眼神与言语间流露出的叛逆与聪慧,都让观众连连叫好。即使卸妆走下舞台,他的一举一动也处处流露出戏味,更接近于人们心目中的梅兰芳,甚至有观众表示,如果全片的梅兰芳都由他出演,影片会更加出彩。
| |
王学圻演技一流 |
抢戏“主角”2:王学圻
[关键词:演技]
扮演京剧前辈大师十三燕的王学圻以丝丝入扣的演技传神地演绎出旧时伶人的神韵与风骨以及浮华表层背后的荒凉。他不动声色却处处端出自己的身段与骄傲。此前从未接触京剧的王学圻为此专门拜目前的京剧名家李舒为师,从基本功学起,在一次学习舞刀时还不小心弄伤眼睛。最后虽然学会整个刀法套路,但剧组依然认为这个动作太危险,而取消戏份。而片中所有唱段虽然有人代声,但他也都是亲身上阵出演。陈凯歌甚至认为,王学圻入错了行,他本应属于梨园行。
| |
孙红雷俨然主角 |
抢戏“主角”3:孙红雷
[关键词:疯狂]
在戏中,孙红雷扮演梅兰芳的“经纪人”、兄长、朋友邱如白。邱如白从不爱看戏到痴迷梅兰芳、控制梅兰芳、再到理解梅兰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心理铺陈与戏份根本不输黎明,甚至比他更抢戏。而在表现人物疯狂的部分,孙红雷表演得堪称优秀,辞职时一边大摇大摆走出大门一边甩开公文,看到梅兰芳在美国表演成功后表情狂喜到扭曲。但也有观众认为孙红雷的“疯狂”破坏了整体节奏,人物本身是有点神经质,但孙红雷的表演应该收一点。
![]() |
《梅兰芳》在全国的公映已拉开帷幕,12月6日,导演陈凯歌率剧组主创到广州为《梅》的上映宣传造势.黎明、章子怡、孙红雷等悉数盛装到场...
08-12-07 16:05
|
·外滩画报 |专访黎明--"我不演梅兰 |
·城里的月 |黎明和梅兰芳!! |
·游岛世界 |黎明新蜡像在沪揭幕 梅 |
·哀伤的糖 |喜欢的黎明 喜欢的陈凯 |
·素影动梅 |《梅兰芳》-黎明 |
·浩歌时评 |梅兰芳曝黎明造型与张国 |
·ABC音乐- |歌曲:是我(梅兰芳插曲) |
·时尚娱乐 |《梅兰芳》孙红雷戏份超 |
·剧院青衫 |梅兰芳大剧院-搜狐博客 |
·刘老爹的 |《梅兰芳》观后-花色-搜 |
热点标签:刘德华 冯小刚 蔡少芬 快乐男声 朱军 赵薇 电影 大s 选秀 范冰冰 张柏芝 苏醒 郑钧 春晚 李湘 搞笑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