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小成本电影的孵化器”的第三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11月3日在西单大悦城首都电影院开幕,昨日,鹿特丹电影节负责挑选影片的格文·戈姆思姆在论坛上对大片进行了抨击。他表示,大片是恐龙,大片的结果是让整个文化变成了幼稚的文化。
大片投资人关心的只是钱 在格文看来,大片综合症首先从美国流行,从1972年的《教父》开始,到《星球大战》时达到一个高潮。“一旦美国的电影制作公司发现某种电影可以给他们带来巨大回报的时候,他们就一再一再地使用同样的技巧。”格文认为,大片的制作成本非常高昂,但是难掩其苍白和愚蠢,“大片把人的思维幼稚化了,观众的思想被当作小孩来对待,破除了我们过去很多年养成的群体思考的习惯。”格文认为,追求大片导致的“续集效应”使得那些创新性电影拍摄被排挤到了一边。“大片的蔓延毫无疑问是不鼓励创造性思维的。全世界的大片行业是作为一种工业,由有钱人来经营、运作的,我不是说他们是坏人,但是他们不是电影人,他们关心的只是钱。”
中小成本影片面临生存困境 格文悲观地表示,现在大片潮已经蔓延到了全世界,欧洲和亚洲政府希望能够阻止它的蔓延,但是至少到20世纪末的时候,欧洲和大部分地区电影院中所放的80%到90%都已经是大片了。由于大片的侵入,使得本地电影文化遭到很大的破坏。
格文表示,在大片的洪流下,西方国家那些中小成本的独立电影制作公司同样处于非常大的危险当中。“即便是一些知名的电影大师,想为他们的小电影项目找到资金都非常困难。”而且,格文表示,“目前整个独立电影行业的资金链、产业链都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需要面对互联网、盗版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所以在过去的20多年都一直能够持续的这种收入和盈利模式现在已经没有办法能够很好地再维持下去了。”
中国电影人还需进入西方艺术院线当中去 尽管形势严峻,格文还是鼓励中国的年轻电影人打入到西方艺术院线中去,“西方对于中国处于边缘状况的年轻导演的电影还是有相当兴趣的,但中国电影人需要提高制作的质量。”此外,格文建议中国的年轻导演去接洽懂得电影并且愿意聆听的制片人。
格文认为中国的电影产业依然大有前途,“一些计划,比如"北京计划——天工电影融资会"等项目都在扶持和呵护华语青年影像创作者”,格文也列举了入围“北京计划2008”的几部作品,比如《80后的短婚史》、《爱情的方向》等项目,“这些剧本一旦被采纳,会获得100万元投资,在我看来,中国的年轻导演还是非常令人羡慕的。”
(责任编辑: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