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明在自己眼中是个用中文写娱评,用英文写时评的人,一直想摆脱大家心目中影评人的印象,但是在不少人眼里,周黎明就是再标准不过的影评人,因为他一直就是个标准的影迷。周黎明加盟第29届百花奖大众电影观察团,既是以影评家的目光评电影,也有影迷的趣味说自己对电影的爱。
周黎明 |
看电影之前希望一无所知遭遇惊喜
周黎明是一个评论者,但是谈到自己看电影的习惯时,他说自己不希望看到关于电影的制作、演员等任何关于电影的信息和评论,因为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看到电影,会有更多的惊喜。为了寻找到看电影的惊喜,他通常会把朋友推荐的影评保存起来不敢看,等看完电影后先写一个自己的评论再看其他人的评论,如果这篇精彩的评论包含了他想叙说的观点,他会选择删掉自己的评论,他说,当他看电影的角度跟别人不同的时候,他遭遇到的惊喜别人没有发现的时候他才会去写。周黎明把自己看电影遭遇到的惊喜汇集成了一本书《莎乐美的七层纱》,里面七七八八有的看起来不像是影评,但是一些影迷感受到了和周黎明一样的惊喜,所以就是喜欢这本书。
好电影会让人毛骨悚然
周黎明编了《西片碟中碟》和《华语片碟中碟》,里面收录的电影周黎明基本都看过,算起来差不多六七千部。阅片无数的周黎明觉得能可以打动情感和启迪思维的电影是好电影,看到这样的电影时,周黎明用了“毛骨悚然”这个词来形容,比如《色戒》中的某些情节。看到好电影时周黎明会怀着强烈的冲动写下来,因为他觉得这个时候的写下来的影片最能感染人。
周黎明说自己最害怕碰到不好不坏刚刚及格的电影,夸也不是,贬也不是,真正的如鲠在喉。周黎明看到烂片他会很高兴,因为可以尽情的贬,贬的时候得到一种自我满足。看到烂片周黎明也很少提前退场,他会调整心态,把烂片当喜剧看,这样烂片也会变得有趣起来,他笑称最怕烂片烂得很正经,那就笑也笑不出来了,周黎明心目中烂得让人笑不出来的电影就是卖弄深刻的电影,他说,半个小时,一部电影是好是坏就可以原形毕露。
骂大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
周黎明说自己去讲座的时候,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怎么看待大片,他自己对大片的兴趣不是那么浓厚,态度也比一般的影评人宽容,除了觉得《无极》试图把娱乐片拍得深刻有点差之外,其他的很正面。周黎明觉得没有大片的中国电影业会很惨,当然,大片会挤掉其他的片子,但是这不是大片的问题,有的时候是媒体和影院的问题,像社会稳定需要很稳固的中产阶级一样,中国电影业的稳固也需要很多中片和小片,周黎明觉得现在的大片没想过怎么讲好故事,只顾大场面,大片拍的时候就想刺激一下看惯了电视的观众,这样的大片,在几十年后回头看,大部分都是烂片。
周黎明很少骂大片,他觉得骂大片很有趣,像“国骂”一样充满了中国特色,看完大片出来,未必真的憎恶这部大片,有的时候明明不愤怒,但是一定要为图一个“爽快”或者“时尚”骂一骂。
电影的票房比口碑重要
周黎明说从电影的长远发展来看,票房还是比口碑重要,但是他喜欢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他觉得这部电影能让人思考,还喜欢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喜欢张一白的《夜上海》,记者笑称周黎明欣赏的基本都是票房不是很好的电影,周黎明笑称自己是个影评人,所以推荐的都是自己喜欢的电影,但是自己要是个投资人的话,可能就会投资那些卖座的电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行业做大,到时候才能挑出自己喜欢的好电影。
后记:经常拿着周黎明的“碟中碟”系列当字典,需要时就拿出来看一看,后来看到《莎乐美的七层纱》,对他在美国看到那场全影院合唱的“卡拉OK”版的《音乐之声》印象深刻,原来,那就是周黎明所说的“毛骨悚然”,周黎明最近还要出一本书,据说他会把骂他的言论收到书中,希望能看到人们是怎么“骂”周黎明的,还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毛骨悚然”的喜悦。
周黎明评百花入围影片:《集结号》很讨巧?《云水谣》更成功?
在这个"大片"横行的年代,能静静的看几位实力派把戏演到位,也别太多苛求拉 ̄ ̄ ̄倒是张静初,这次颠覆了以前的形象,大胆出演吸毒女这么一个可怜又可恨的角色...
07-04-05 1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