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文德斯带来《帕勒莫枪击案》,这位德国杜塞尔多夫出生的导演,回到童年成长的莱茵河畔的城市,首次拍摄了与自己身世有关的地方。
他曾经说拍电影拍自己越是熟悉的地方就越难拍,所以他喜欢去不熟悉的地方拍片,像是旧金山、洛杉矶、里斯本、东京或巴黎。他的理由是身为外国人、异乡人,就越容易比住在当地的人更能看到本地的特质。所以流浪成了文德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符号。《公路之王》如此,《美国朋友》如此,《哈默特》如此,《德州巴黎》更加符合。 |
|
从1967年文德斯入慕尼黑电影电视学院进行正规的影视制作学习开始,,其第一部长片《城市之夏》就是讲一个囚犯因惧怕往昔而逃跑的流浪故事。 |
|
到了1974年到1976年三年间拍摄《爱丽丝漫游城市》、《错误的举动》和《公路之王》,文德斯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这来自一部著名公路电影《逍遥骑士》(1969年)的启发。借此文德斯电影中那些空旷的世界变得清晰,而这三部电影也成为文德斯的著名“旅行三部曲”。 |
1977年文德斯与《逍遥骑士》的导演丹尼斯·霍珀合作影片《美国朋友》,影片在纽约、汉堡、慕尼黑和巴黎之间来回取景,摩天大厦、地铁、高速公路、列车等现代化的符号让影片贯注了一种强烈的疏离感。而这时的德国新电影运动也到了衰落期,文德斯正好谋求好莱坞的发展,《美国朋友》这部电影可谓应时应景。“教父”弗朗西斯·科波拉向文德斯发出了前往美国拍片的邀请。
自1978年起,文德斯住在洛杉矶,接连拍摄了《哈默特》、《尼克的电影--水上的闪电》以及那部获金狮大奖的《事物的状态》。当《哈默特》中明显具有文德斯欧洲风格的镜头,大半部分都被科波拉要求重拍时,文德斯在新大陆的电影之旅举棋不定。但1983年的《德州巴黎》使文德斯摘取了第3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桂冠,这部被称为“标志着文德斯美国化倾向的高峰之作”让这位流浪的艺术家在欧美文化之间找到了平衡。 |
德国电影美国化让文德斯从此之后步入成熟。
对于好莱坞式的类型片,文德斯经过多年的磨练,开始逐步适应。他声称自己爱玩类型,尤其是惊悚片,像《美国朋友》或《暴力启示录》。
而他的影像风格永远不是标准的类型片,时刻将人文内涵的画面暴露在观众们,让观众不知所云的构图,文德斯的类型片是他自给自足的快乐,喜欢的人肯定喜欢,因为文德斯会用胶片讲所有种类的故事。 |
|
(责任编辑:小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