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女性主义题材拍电视剧,实在是一件有风险的事。而改编自虹影同名小说的《上海王》却捡起了这个烫手的山芋。小说《上海王》曾被虹影称作“完全女权主义之作”,书中的女人是绝对的主角,一女三男的格局,配上女主角那句彪悍无比的话:“我上海女王的男人就是上海王”,让整部书深深烙上了“大女人”的烙印。这样一部饱受非议的女权主义题材的戏,该怎么演?《上海王》制片人兼导演兰少寅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直言:“两个字———颠覆!”
课前预习
剧情梗概
《上海王》故事讲述的是上世纪初上海滩一代奇女子筱月桂(袁立饰)几经起伏、最终成为黑帮之王,并为民族大业作出奉献的历程。
其间,她和三个男人产生感情纠葛———巍子饰演第一代“上海王”常力雄,也是她最崇敬的一个人;“第二个男人”陈锐是一个表面正直却城府很深的男人,筱月桂对他纯粹是利用,“他就是东风,只能借,不能靠。”钟汉良在剧中演她青梅竹马的情人,是她的“第三个男人”,也是她真正的最爱。
课堂讲解
三大颠覆
颠覆一:让“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
变成“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看过虹影原著的人,可能怎么都没想到这本书也能有朝一日搬上荧屏。“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它根本不具备改编成电视剧的条件。一本通篇突出女人的床上功夫好、脚大的书,叫人如何演绎?”兰少寅一开始对这部书的改编不抱希望,“改编时,时时有障碍,处处有陷阱,太难改了。”但后来却发现了一个亮点:“它的人物关系与众不同、错综复杂,与《上海滩》那些传统写上海的故事不同,很吸引人。”于是,兰少寅保留了主人公小月桂跟三个男人的情感关系,唯一不同的是,他把四个人的戏份给颠覆了———“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书中的这个女人任务相当艰巨,从15岁到84岁,时时光彩、刻刻夺目;三代“上海王”,一个死于53岁,一个死于44岁,一个死于37岁,他们仨的任务,仅仅是陪着女主角从青春到老年。“虽然我个人并不存在性别歧视或性别偏好,但在男权传统根深蒂固的现实中,一个女人这么强势,谁看?别说男人不接受,女人恐怕都不认可。”于是,兰少寅大刀阔斧,删去了女主角大量戏份,又大量填充了三个男角的戏,“我让第一个男人巍子演了8集,让第二个男人陈锐演了20集,最后那个钟汉良贯穿始终,前少后多。至于袁立,她本来可以在第二个男人那里就称王的,但我把她称王的时间放到了剧终,一称王就解散帮会。这样一来,女主角仅成为串起整部剧的一条线而已,跟三个男角就平衡了。”
观众评点:突然觉得,书里的男人可有可无,但这部戏里却是女人可有可无。如果能像打死一只苍蝇那样简单,那就干脆把《上海王》中围着几个男人嗡嗡乱转的“小月桂”的戏份全部删掉,我觉得这部戏就可以直接改编为“中国版《教父》”了。
颠覆二:让性爱变成情爱
该剧在广东播出头两天,就有不少观众反映“电视版的小月桂变"圣洁"了”。原著中的小月桂,不仅玩弄三个王者于股掌之间,还沉迷于床笫之欢,有许多露骨的性描写。兰少寅对书中的性爱描写痛下剪刀,“之前编剧就已经删掉了一部分,后来审查的时候我还是把那些"糟粕"的、"脏"的东西剔除了,留下了月桂跟三个男人的感情。”不仅如此,书中小月桂通过肉体征服的第一个男人常爷,在剧中成了一个父爱式的保护人。
观众评点:电视剧居然让小月桂变得如此“圣洁”了,似乎一切都不是她的错,只是顺水推舟,而她也变成了一个石头一样的女人,在面临抉择的岔路口,她总是被动的,看不出真正的感情。剧是纯情了,可却失掉了书中女主角的魂。再说,在那个时代,没有支柱,保持圣洁,还想混到上流社会,不大可能。
颠覆三:让阴柔变成阳刚
“如果说原著讲的是一部阴柔的情爱史,那我这儿就让他变成一群有血性的人捍卫民族资本的历史。”在选取演员上,兰少寅特别强调演员的阳刚感,“选演员,长相还是次要的,关键性格要符合。女一号袁立就是个不二之选,她的个性就两个字———"坚强",她很符合小月桂倔强、桀骜不驯的一面。”至于几个男演员,兰少寅不希望他们只是几个围绕着女一号嗡嗡乱转的角色,而要突出他们“雄性”,“剧中的常爷是个有大节有大义的"英雄",巍子就是这种形象;黄佩玉是个必成其事的"枭雄",外表阴柔,骨子里很刚强,陈锐演出了这种味儿;余其扬为了避免角色冲突,我们只能把他设计成情种,钟汉良忧郁的眼神和帅气的脸庞也很适合这个角色”。
观众评点:那三个男人在剧里倒是牛气了,活脱脱教父三代:常力雄VS教父I维托;黄佩玉VS教父II迈克尔;余其扬VS教父III文森。那女主角呢?筱月桂VS圣母?
课后温习
一品楼
小说《上海王》故事的主要场所“一品楼”其实是个妓院,小月桂在里面利用身体爬到黑帮老大情人的位置,再成为上海女教父。“而在电视剧中,一品楼顶多也就算个俱乐部,供黑帮男人们休闲用的。”兰少寅说。
高潮幻觉
虹影自称:“小说中最得意的地方就是我写出了女性的"高潮幻觉",即"短暂的死亡"。小说的女主角筱月桂的4次"高潮幻觉",很值得读者一看。”不过,电视观众可没有这眼福了。“中国人的道德观,不允许女人这样。”抱着这种想法,兰少寅把“幻觉”给灭了。
(责任编辑:杨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