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电影评论

新世纪周刊:嘘,这是总统大选

  最近美国上映了多部关于总统竞选的电影。这些影片反映出美国人对于总统大选的重视,也足见他们对这一事件的调侃。

  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小布什在现场卖力地为美国代表团加油助威,看到他,会让人心里突然有点悲喜交加:你终于可以下台啦!2008年11月4日,总统大选将拉开序幕,12月15日,被小布什折腾了八年的美国,将正式交由下一任总统掌管。年初民主党内的奥巴马与希拉里之争就如火如荼,让人看得目不暇接,而最后的“黑白大战”,也必定精彩异常。美国人民会摆脱魔爪还是继续水深火热?世人静观其变。

  刀光剑影

  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你想搞砸一次谈话,或者让整个影院的人走光光,那么你就谈论政治吧。但是在这个大选年里,美国电影人好像并不以为然,纷纷把视角投向了这个复杂而又敏感的领域,调侃也好,戏谑也罢,都借由电影这个平台来表达一番自己的政治观点。

  好莱坞最热衷政治的导演,莫过于奥利弗·斯通。他的新作《布什》就把镜头聚焦在了即将离任的小布什身上。这是一部关于小布什的传记电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出身德克萨斯牛仔的真实小布什:在耶鲁求学期间酗酒、赌博,甚至被抓进监狱,狼狈不堪;被老布什严厉训斥:“你以为你是谁?肯尼迪?你只是布什而已!”

  而纪录片《偷走美国:投票表决》(Stealing America: Vote by Vote)已经在美国好几个城市上映,片子讽刺得很是到位:投票机器的结果似乎还没碟仙来的准确。甚至还有两部在好莱坞被视作“违法”的右翼电影也呈现在观众面前,一部是大卫·朱克反对迈克尔·摩尔的喜剧作品《美国圣歌》(An American Carol),一部是出自反克林顿的煽动分子大卫·博西亚的《炒作:奥巴马效应》(Hype: The Obama Effect)。

  上述几部电影从名字上看就过于严肃,刀光剑影仿佛就在背后若隐若现,还好美国人的整体个性是大咧咧的——娱乐至上,所以就有《关键一票》这样中立、轻松的电影应时应景地出现了。制片人是鼎鼎大名的凯文·科斯特纳,同时他也是本片的男主角。凯文·科斯特纳扮演的失业蓝领工人巴德,是一个典型的失败者形象。妻子去世后,他便一蹶不振,成天酒不离手,浑浑噩噩。

  关键一票

  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巴德有一个12岁的女儿莫莉(曼德琳·卡罗尔饰),早熟乖巧,照顾着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巴德从来不关注政治选举,更没有注册过选民资格,他属于美国最大的政党:非选民党(the We Don't Voters)。明白事理的莫莉在选举日当天劝说父亲投票,履行公民的义务,但是巴德则事不关己地回答道:“我的一张选票,什么都改变不了,有啥意思呢?”鬼马的莫莉不顾老爸的狡辩,还是将他注册为选民,而投票机的故障让这对父女站在了聚光灯下,好像老天爷和他们开了一个大玩笑——巴德的一票真的将决定这届总统职位的归属。

  共和党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票数持平,系统显示巴德的选票没有被录入,所以他将在10天后投出自己的“关键一票”。一时间,全美的媒体都聚集到了新墨西哥州——巴德所在的小镇,对他进行24小时的全程跟踪式采访报道。一夜之间,巴德从落魄的中年混混,成了受到总统级别保护的香饽饽,他收到了来自全美民众数以万计的来信,同时两大总统候选人也跑到小镇上来,努力讨好着巴德。

  看到这里,观众可能会问:“为什么是10天呢?巴德怎么可以将这个关键一票握在自己手里10天?”我们可以把它看作电影在讽刺总统选举的过程——政治家为了达到目的,可以毫无原则地逢迎选民。共和党候选人突然就支持起了同性婚姻,民主党候选人也开始高呼生命权。要插一句的是,片中两位“总统候选人”的演员都是共和党党员。

  还有一个疑问是:“电影中一票决胜负的情况,在现实中真的会出现吗?”美国总统大选的规则是这样的:票数过半的即获胜,也就是说,获得百分之五十一票数的人当选总统,所以足见这百分之一的关键性。可是现实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微乎其微,好比我们中了六合彩,只是电影的内容可以自由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影片虽然大打亲情牌,用浓浓的父女情来填充整个无厘头的故事框架,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思考:“如果这件事真发生了会怎么样?如果我就是巴德,我会做何选择?”这时候,巴德手中的选票再也不是鸡肋般的一票,它决定着众多选民的利益,甚至决定着整个国家的未来。主演凯文·科斯特纳在宣传活动中一再强调参与选举的重要意义,他说:“这是作为公民的一种特权。??我们都想知道什么是民主,选举就是最基本的一步。它让孤独的个体联合在一起,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做出选择,而且我们会看到自己的抉择改变了什么,那就是我们为之追求的东西。”

  显然,巴德意识到了这点,他在做出选择前的最终辩论上,向两位总统候选人提问之前,做了一个简短却十分感人的演讲。“我知道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一切,或许你们会嘲笑地说,怎么会是我这样一个人来做如此重大的决定。我曾经也有梦想和信仰,但后来不知怎么的我就忘记了。这是美国,我的国家。”接着,他代表很多给他来信的选民,向两位候选人郑重提问,因为他要为了美国美好的未来,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究竟巴德最后选择了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不会对美国的2008大选有任何指导性的意义。但是美国民众都开始重视起了自己的选民资格,民主党、共和党的党员有着自己的政治信仰自不必多说。很多无党派人士也认为自己应该退出“非选民党”,来行使自己选民的权利,因为“联合在一起的力量便有了改变世界的能量”。

  而“改变”,正是美国人在2008年总统选举中所需要的,厌倦了伊拉克战争,厌倦了次贷危机,厌倦了持续低迷的就业市场,美国人太需要有人来帮助他们“改变”了。这个结果当然由美国选民自己决定,是选择政坛老将麦凯恩,还是新晋黑人小伙奥巴马?奥巴马的一句竞选词是:“有些人说:选我吧,我更了解政治游戏。我说:选我吧,我将改变这个游戏!”

  
(责任编辑:杨昊)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巴德 | 布什 | 大卫 | 凯文 | 科斯特纳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