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以往相比,如今的名著重拍“板砖”挨得越来越早了。对一个醉心于创作的导演而言,在演员阵容还没完全公布出来之前,就开始担心“板砖”伺候。这就如同万里长征刚穿上鞋子开始走,就断言你走不完全程一样,多少有点不可思议,但它确实正发生着。
重拍的《红楼梦》和《西游记》都被人骂过了,高希希担任导演的新《三国》最近正在紧锣密鼓地操作,第二批演员在8月中下旬带妆公布,有鉴于新《红楼》和《西游记》被“板砖”拍得晕头转向,日前,高希希公开亮相时呼吁大家对新《三国》高抬贵手,“千万不要举"板砖"啊!”
考察新《西游记》和新《红楼》的挨骂之路,高希希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其中有几项他蹈了新《红楼》和《西游记》的覆辙:其一,演员过早公开分批曝光。第一批主要角色“曹操”陈建斌、“诸葛亮”陆毅、“貂蝉”陈好、“赵云”沙溢、“刘备”于和伟、“孙尚香”林心如、“小乔”赵柯,今天三两个,明天两三个,一直到8月中下旬第二批演员才公布,9月底才举行开机仪式,战线太长,有炒作嫌疑;其二,有名有姓的角色有280多人,周瑜等重要角色及150名武将要通过海选产生;其三,要用日韩演员;其四,有些演员要带妆公布。看看这些招数不是新《红楼》用过,就是新《西游记》正在用着的,这两部戏万里长征刚开始走第一步,“板砖”、“口水”就已经让主创们穷于应付、烦恼至极了。
其实,对于重拍名著的导演们来说,接下重拍的活儿,就肯定有了挨骂的心理准备。即使像大胡子张纪中一样,声称《笑傲江湖》《射雕》《神雕侠侣》是按照金庸小说重拍的,不也早早就挨上骂了?至于创新,就更要准备挨骂了,因为大凡创新都有骂声伴随。
对艺术创作而言,有骂声和“板砖”并不奇怪,可近年来,骂声和“板砖”来得越来越早,作品还没看着,结论和骂声就早早出来了。这就好比要进行万里长征,才刚刚穿上鞋子开始走,就被判定完不成任务,为什么?或者你的鞋带没系好,或者你的鞋上有个窟窿,或者你的鞋子根本不是他们心中想的那个牌子,原因可能千奇百怪。
说“板砖”会让高希希胆寒,有些太夸张了,倒不如说他更渴望一个宽松的创作氛围和环境。吴宇森曾说过,《三国演义》很多情节是虚构的,70%是杜撰的。可是情节戏剧化、感情个人化、人物个性化甚至有传奇色彩,这些老百姓都喜欢看,《三国志》更接近历史真实,但弄懂它的只有历史学家。所以,新《三国》注定不会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谁英雄,谁好汉,是要比比看的。要是万里长征刚开始走,就有人能力判英雄与草包,一部作品还没开拍就有人能断言好坏,大家还用费什么劲呢?任何名著重拍都有个二度创作的问题,照本宣科、丝毫不差那是匠人的事,不是艺术创作。不管是新《红楼》还是《西游记》、新《三国》,只要不损害原著的精神气质、人物的个性和特色,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符合逻辑,创新的尝试就值得提倡和鼓励。
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名著或经典被重拍,也许,我们对主创人员的艺术创作提供不了什么帮助,但至少我们可以在没看到完整的作品之前,少一些先入为主的“板砖”、情绪化的骂声,对他们的创作多一分尊重和理解,让他们在安静、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自己的作品。
(责任编辑: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