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天宇也闪现自己”
“比境外媒体一点都不差”
“地震让世界对中国媒体刮目相看”
CCTV新闻中心总值班室,一面电视墙夺人眼目,正中一巨型屏幕正实时直播《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特别节目,屏幕两侧共有8台壁挂电视,分别播放着中文国际、凤凰卫视、四川卫视、BBC、CNN等电视台的节目。
不时有人在这个狭长的房间出出进进,新闻中心采编部副主任肖振生更是忙个不停,OK的片子经他签字后送到播音线,不OK的则说“一会儿我和你一起上机器编”。抽空还开个小会:“这些天大家都很辛苦,但是再苦也没有前方记者苦!应该想一想,各自负责的领域深入开掘了没有?心尽到了没有?”转过身私下里他又禁不住夸奖这些部下:“刚才还有人跟我闹!说‘去前方采访为什么没有我?我早就报名了’。”
|
新闻中心派赴灾区采访的记者达180多人,大本营设在德阳,新闻中心副主任王晓真、庄殿君先后出任“前方调度指挥”。记者们两人一组覆盖各受灾地区,同时调动各地方电视台资源,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连线直播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据新闻中心策划组组长穆莉介绍,已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8家电视机构使用了CCTV的直播信号;新闻频道最高收视份额达7.58%,为平日6倍,创下频道开播以来的最高值。
在北京的公交车上,为看移动电视的“直播”画面,坐“倒座”的乘客扭着脖、侧着身、全神贯注。
在互联网上,赵普因直播时哽咽、落泪而赢得一片“顶”声:“你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你真的很棒!”海霞完成“直播第一棒”回到办公室,手机已收到几十条短信:“刚有传言你们就辟谣了,真够快的!”“央视比国外媒体一点都不差,你们最棒!”各报刊文章,对地震的“信息透明”、对CCTV直播,好评如潮:
|
“震灾的真相跑在了谣言前面”“地震信息透明成了秩序的稳定器”
“地震让世界对中国媒体刮目相看”
……
白岩松分析认为,此次央视同步直播“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但央视的进步又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从1997年香港回归开始,多次大型直播支撑起这个平台,我们不能吃五个馒头饱了,不提前边四个;其次,从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施行,公开为惯例、不公开是特例,所以央视的进步离不开时代的进步,是以时代进步为依托;最重要的是这次地震的关注度极高,观众有资讯需求,作为主资讯的央视能不回应吗?当然,央视也有自身的进步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孙民乐博士近年注重媒体传播研究,他认为地震中“媒体开放、信息透明”凸显了现代执政理念和媒体精神。CCTV直播广受好评,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突破了某些固有的“电视新闻模式”和镜头语言。“面对灾难,在震惊之余,能让镜头保持一种冷静、细微的观察能力,保持对生命的关切,因而释放出了丰富的感受力和人性的内涵,实现了‘心与心’的传递……”
直播中很多普通人、甚至是孩子的瞬间画面令亿万观众感动不已、泪流满面,媒体惊呼为“人性的闪光”。孙民乐博士认为,这种地震中的文化现象耐人寻味。“光亮时时存在,只是常常和媒体擦肩而过。”“恢复了感性,拥有了灵魂,媒体就能够凝聚这光亮,能够擦亮人性的天宇。”
有评论认为,央视并机直播引起国际社会的好评,“提升了国家形象”。这次地震直播,应该凝结为一种传统,在未来的新闻实践中,值得加倍珍视。直播在凝结“人性光芒”的同时,也闪现了媒体自己的光亮,这可能是中外媒体都在不断寻找的方向。
直播镜头外,白岩松还想和观众朋友说:“这次直播,时间跨度长、前方记者条件艰苦,我的很多年轻同事都参与其中,难免出错、不足,希望观众能够包容,我也愿意代替那些弟弟妹妹们致歉!成长要付出代价,但我们不会重复错误,如果在同一个地方两次摔倒,您尽可用‘大板砖’拍我们!有观众的包容,我们的直播还能进步!”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李俊兰)
“5.12责任中国”-媒体人系列对话 |
|
[上一页] [1] [2] [3] [4] |
中新网6月6日电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李连杰表示将息影一年全力参与公益,他的老婆利智暂时不会和她一起携手出来,但将成为坚强的后盾...
08-06-06 1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