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独家频道 > 娱乐明星联合搜狐倡议捐助四川地震灾区

中国影人聚焦地震题材 众导演谈拍赈灾电影

  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事迹感动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媒介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着这场灾难,关于汶川地震的电影就有近10部正在拍摄或筹拍,继尹力、成龙、冯小刚均有意向拍摄的消息传出后,又传出电视剧《里氏8.0》筹拍的消息。以怎样的视角拍摄才是最合适的?匆忙赶制出的作品能否成为精品?当同类型的电影扎堆上映之时,怎样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岁月的积淀?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昨日采访了侯咏、陆川、高群书、刘舜祥这几位电影人。他们一致认为,身为电影人,首先要把真诚放在第一位,要带着严肃的态度对待这个课题,应景、投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侯咏:

  创作需要时间来沉淀

  提起汶川大地震带来的灾难,深圳导演侯咏至今仍处于震惊之中,他称“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作为深圳电影制片厂第五代的著名摄影师兼导演,侯咏曾参与拍摄的电影有20余部,还因《孙中山》、《晚钟》、《鸦片战争》、《我的父亲母亲》四度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他也是中国获得电影金鸡奖最多的电影工作者,其独立执导的电影作品是人们熟知的《茉莉花开》。大地震后,国内的很多导演、制片人都投入到灾区一线抢拍最真实的赈灾场景,挖掘最感人的故事。侯咏认为,反映真实历史的灾难片可以凝聚较大的社会力量,用最震撼的场面和技术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可以造成很大的社会反响,但这种影片创作需要时间来沉淀,短时间则缺乏思考的深度,“地震发生后,让我声泪俱下的有很多故事,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拼死救出13名学生后,自己不幸牺牲的感人事迹。”侯咏称,一些属于人性的真镜头往往比宏大的叙事更直击人心。侯咏透露,他目前正在筹划拍摄一部结合赈灾和奥运的公益短片。因为,在他看来,捐款行为是最义不容辞的举动,如果能帮助灾区人民恢复家园重建和心灵重建则更有意义,“所以要实实在在地做点事”。

  刘舜祥:

  不要有急功近利心态

  “拍摄赈灾题材的电影并不是一时的创作冲动,也不要怀有急功近利的心态,这样的影片很容易浮于表面。灾区每天都发生着无数令人落泪的事迹,我们需要时间总结,寻求最佳的角度。”深影厂的导演刘舜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5月14日,地震发生后仅仅两天,刘舜祥便奔赴四川成都,因为惦记着他的亲人们,在灾区的10多个日日夜夜对于刘舜祥来说是永远不能抹掉的记忆,“几千次的余震考验了人们的勇气和耐力。在灾区的每一天都能给我感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回到了上世纪50年代,陌生人之间的互救与相互扶持随处可见,每个人都不离开、不放弃,都有一种家园意识。”刘舜祥说,在灾区,他还借了一辆车沿着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绵阳、江油等地走了一圈,并进行了深度的采访,为以后的艺术创作积累素材。一回到深圳,刘舜祥便自拍了一部名为《老陈要回家》的纪录片,该片讲述了一名在深打工的川籍工人老陈在地震发生后克服艰难险阻执意要回家看看的动人故事,“没想过上院线,拍这部片子只为盯住最普通的人,至少可以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

  陆川:

  关注普通人物的命运

  记者连线导演陆川之时,他正在长春抢拍新片《南京!南京!》的最后戏份。无论是尹力式的“汶川”、刘伟强式的“汶川”,还是冯小刚式的“汶川”,这些类似中国式的“泰坦尼克号”都让人满怀期待,哪种类型更能让观众接受?有人提出了几种选择:或是拍成史诗巨片,真实地还原灾难的悲壮,生动地演绎出人性的光辉;或是拍成反映民族精神的巨片,并向国外输出;或是拍成慈善片,体现人间的冷暖和爱心奉献。陆川告诉记者,如果他来拍,会定位为灾难片题材,但并不是以大场景或外来者拯救为主线,而是要关注普通人物在这场历史灾难中坎坷多舛的命运与灵魂摧残,表现出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未来的思考,“有一个好故事便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陆川认为,拍摄这样一部真实题材的电影无疑要提早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及采访工作,电影人应该抱着科学而负责任的态度去研究这场灾难,“只有能复制的、冷静的、经得起考验的结果,才是不可质变的结果,才是真正被世人铭记的事实。我希望,当观众看到这些电影时,能清醒地认识我们这个民族在这场劫难中经历了怎样的痛楚,能够产生共鸣。”

  高群书:

  注入一种希望的基调

  但凡大灾难、大事件发生,都会有一批相关的影视作品出炉,但能经得住岁月洗礼后成为精品之作的并不多。导演高群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颇为欣赏的灾难片有《世贸中心》、《93号航班》等,这些影片并没有刻意渲染灾难的场面,而是关注人在黑暗危机中的那种心态与求生的本能,并对灾难有所反思。“我理想中的优秀灾难片是要充满一种希望的基调,克服高大全式的英雄及大场面、大视角的套路,突破传统思维的羁绊,不能乱贴标签。”

  “如果让我选择,我会从关注个体的角度切入,因为这更加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时,是消极地等待援助?还是积极地争取生存的可能?信念的持续是最为可贵的。”提起多天来对灾区救援工作的电视直播,无数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让高群书感动,而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小学生自救的故事,40多人的一个班级,活过来的仅仅4人,当被压在倒塌的残垣断壁下时,孩子们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离去,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隐忍痛楚,积极自救。高群书认为,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赈灾电影题材。

  “在灾难面前,人性的力量撑起了整片天空,理性、文明的东西也回归了,整个社会充满了温暖的基调和爱的奉献,这些都是值得歌颂的,”高群书认为,这些才是赈灾电影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而电影人投身于这类影片的拍摄也在另一个层面上承担起了更多的民族道义,不仅以艺术形式再现了人性的力量,也为历史留下了最真实宝贵的影像,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

  
(责任编辑:杨昊)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侯咏 | 刘舜祥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