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妮因家境所迫,决定白天做工夜晚卖花。本报记者 尉迟健平 摄 |
“卖花来哟,卖花来哟,朵朵红花多鲜艳……”昨晚,当这熟悉的歌声在天津大剧院响起的时候,许多观众被大型歌剧《卖花姑娘》所营造的艺术氛围深深感染,他们随着花妮的命运遭际时而悲伤,时而欣喜。
朝鲜血海歌剧团此次公演的歌剧《卖花姑娘》沿用上世纪70年代版本,除演员全部启用新人外,在艺术结构和音乐上没有任何变化。为使演出更臻于完美,血海歌剧团带来了重达数十吨的道具和布景,并在表演中安排了部分电影片段和视频画面的再现,加之舞台背景美轮美奂,灯光设计柔和自然,民族服饰色彩浓郁,从而使演出看上去更具艺术的观赏性。
该剧最感人的还是花妮一家所遭受的苦难:当花妮被迫去地主家当长工,母亲前去看望,母女俩一起推磨,同唱一曲“石磨恨填胸,石磨泪涟涟”时,台下许多观众发出长长的叹息;当花妮的母亲去世,花妮和妹妹顺姬哭倒在舞台上,特别是瞎眼的顺姬一声又一声在黑暗中喊着“妈妈”的时候,许多观众早已泪湿眼眶……“春风年年吹绿平原,鲜花岁岁开满群山,失去祖国的人们啊,感受不到春天的温暖……”当这熟悉的歌曲再度响起的时候,《卖花姑娘》终于完成了它的完美再现。观众长时间伫立,为《卖花姑娘》喝彩,为主要演员和合唱队员们的精彩演唱喝彩。
“天津之春”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由市文化局、河西区政府、今晚传媒集团主办。
(记者马明)
(责任编辑: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