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6年超级女生舞台上,许飞拿起吉他,唱起了《那年夏天》。也就是在那年夏天之后,许飞,这个在北京漂了11年的吉林女孩,终于敲开了音乐的大门。出单曲,拍电影,出个人专辑,一切顺理成章。可是谁又能知道,一个歌手走红的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昨天,许飞应东南卫视《海峡传情》之邀,来到福州越洋图书城,为她的新专辑《恰许同学年少》举行爱心签售,签售的所有款项都会捐给四川灾区。今晚18:30还将参加东南卫视《海峡传情》节目录制,为“东南联盟红十字公益金”筹集资金。
许飞昨日也来到《东南快报》明星会客室,参加东快网与家园网的联合网络直播。白衣,短发,精致可爱,言谈举止彬彬有礼。许飞没有让很早来到报社的“飞碟”久等。在整个访谈中,她总是感谢所有支持者的帮助,以谦虚新人自居,回避自己。
一夜成名?我同意。
飞 成名
记:你参加了超女的比赛,之后出唱片,成为歌手。很多人对参加超女选手的评价是四个字:“一夜成名”。
许:一夜成名,我同意啊。
记:不想有任何的反驳吗?
许:一夜成名是时代的产物。因为速食主义,因为网络,造成了一夜成名。
记:不会觉得不公平吗?那些人没有看到你的努力,看到你在北京呆了11年?
许: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回首来时的路。我不反驳。我需要做的只是去改变别人的看法。一夜成名,如果过几天消失了,那没有什么意义。我要用成绩来改变。
记:但你毕竟还是成名了?
许:这个不可怕啊。很多人没成名,或者刚出了一点名,就把自己当明星了,这才是很可怕的事情。现在,我还是喜欢逛二手市场,吃饭还是在原来的地方,没有什么变化。如果有天我把自己当艺术家了,那才完蛋了。
记:不是艺术家,那我们该把你看作什么?
许:你和我一样啊。
记:我们有区别吧?
许:(笑)我们最大的区别,你是男人,我是女孩。
11年北漂之路,我无数次绝望。
飞 北漂
记:总是感谢别人,你就一点都没努力过?
许:我从吉林来到了北京,在北京呆了11年。这11年当然辛苦。
记:11年在北京期间,有失望或者绝望吗?
许:我无数次绝望过。我甚至这样想,北京这么大,我要是死了,一个月都没人知道。我觉得自己也很不值得,做点什么不好呢,非要唱歌?
记:怎么说服自己留下的?
许:我要感谢我妈妈。她牺牲了自己。其实,我妈妈在当地有很高的收入,我们家境不错。在北京的时候,我时不时绝望到无法生活下去。我妈为了陪我,辞掉工作来了北京。那时,我们都没工作,但我妈妈一直在我身边,陪了我3年。
记:一度想放弃的想法和母亲说过吗?
许:说过,但是一带而过。没有很直接地表示。我说我觉得自己不行。我妈妈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她说:“你一定行的。”当时我一直觉得,这只是一种鼓励。
专注音乐,别给人耻笑的机会。
飞 选秀
记:成名很麻烦的。歌手郑钧说:“选秀选手都是垃圾”。
许:当时我也很惊讶,我不相信是他说的,后来才知道是真的。
记:新专辑发布会上,特意给郑钧发去了邀请函?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了证明自己不像他说的那样无能?
许:没有。我只觉得他是前辈,我希望晚辈可以找这样的长辈指点提拔,有交流的机会。
记:郑前辈最后来了没有?
许:没有(笑)。
记:如果给你们一个见面的机会,你会说什么?
许:郑钧老师,我很喜欢你的歌。(歌迷掌声)
记:对于他的评价就忽视了?
许:我觉得他说的只能代表他自己,不能代表别人。我希望所有选秀的人,无论超女快男,都把精力放在音乐上,别给人耻笑你的机会。
飞 民谣
我还年轻,我还要继续寻找方向。
记:说说你这张专辑《恰许同学年少》。字面意思是,许飞正好还年轻?
许:不是,其实是我已经不年轻了,所以记录下一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我下个月就要毕业,有关青春、年少、校园、感情,我现在记录的事情,正好在这一档。
记:于是你唱起了校园民谣?你找到了方向?
许:我找到方向了。
记:现在是民谣流行的时代。但这和你之前的愿望不一样啊,是对成名的妥协吗?
许:为什么呢?
记:因为资料显示你骨子里是一个标准的摇滚青年。大一时,和几位同学组建了一支乐队。参加超女时说:“我喜欢崔健、窦唯、邦·乔维和皇后乐队。后面的比赛,我希望能有机会演唱一些偏摇滚的歌曲。”
许:我不是妥协。我正在和“脑浊乐队”谈合作,年底做一些小型演唱会。他们可是纯粹的朋克风格。
记:但是,你得承认,现在民谣有很好的市场,很多的听众。
许:民谣会流行,并不是因为风格。做民谣的歌手够真实,够坦诚。只要是真实的东西,别人会喜欢。至于什么形式,民谣、摇滚,都不是太重要。
记:形式不重要?
许:内心的真诚最重要,“平平淡淡才是真。”民谣更容易诉说感动,但社会需要不同的声音。音乐不能只是一种声音,什么音乐都有它的市场。我还年轻,我还要继续寻找方向。
从摇滚少女到民谣青年
记者手记
从摇滚少女到民谣青年
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大陆原创音乐尚弥漫在“摇滚万岁”的氛围中,李春波、艾敬、老狼、高晓松、叶蓓,让人们了解了校园民谣。
曾经的摇滚少女许飞,组建过“紫晨乐队”,被几个年纪比自己大身材亦高大的男孩成员叫做“飞姐”的乐队老大,终于也走入了民谣的怀抱。新专辑《恰许同学年少》封面上,许同学身着白衣,站在阳光下。她的身后是老文艺青年陈升、袁惟仁。
有人说,民谣最核心的东西有两个——第一是弹唱,第二是讲述。这是唱着的说话……诉说着我们的遭遇和梦想。吉他成为弹唱的主乐器、英美民歌样式成为民谣的主体,因缘际会。
那些富有才气的女生,用小分裂,小黑暗,小文艺,小清新,小创意(张晓舟语),唱着很多无奈。
你可以理解为,在一个提倡“我”的时代,还有什么音乐比浅吟低唱抒发个人感情,更能打动一个个孤独的灵魂呢?
如果不是深入了解,你不知道对面坐的是喜欢邦乔维、皇后乐队,欣赏崔健的许飞,一个摇滚青年,却成为了校园民谣最好的代言人。就像我身边的人说:“噢,许飞,我知道。《那年夏天》是她唱的嘛。”
这就是改变。时间的流逝改变一个人,如果一个人可以为了梦想在北京漂泊11年,那么即使从摇滚到民谣,她的心愿也会实现。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