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派名家陈少云 |
作为上海京剧院的首任院长,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所创造的麒派艺术一直是南派老生的重要流派,并和马连良的“马派”并称为京剧界的“南麒北马”。但如今,麒派艺术在全国范围却人丁冷落,目前活跃在全国舞台的,除了上海的陈少云和吉林的裴咏杰两人,几乎再难找到其他传人。前晚,作为上海麒派老生的“独苗”,麒派名家陈少云正式收了上海戏校的朱丁吉和北京京剧院的冯盛章为徒,这也是年届六十的陈少云首开“山门”。由于麒派艺术“后继有人”,收徒仪式因此喜气十足,引来尚长荣等众多沪上京剧名家到场祝贺。
陈少云在收徒仪式上告诉早报记者,在麒派鼎盛时期,几乎每个京剧院团都有麒派老生,但现在,全国京剧界的麒派传人只要一个手就数得过来。由于麒派艺术唱、念、做、打并重,对演员的全面性要求很高,加之几乎每个代表剧目都很吃重,被圈内人认为是最不能偷懒的老生流派,因此学习麒派的传人日益减少。不过,虽然麒派传人日见稀少,但陈少云多年来却没有开山收徒。陈少云的夫人告诉记者,陈少云之所以坚持不肯收徒,是因为他一直觉得自己还在学习中,五年前还拜了周信芳之子周少麟为师,直到今年年初,陈少云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才觉得有责任传承麒派艺术,因此萌生了收徒的想法。
据了解,陈少云的两位开门弟子分别是19岁的朱丁吉和35岁的冯盛章。朱丁吉正在上海戏校学习,之前学的是谭派老生;而冯盛章则是北京京剧院的武生演员,因为敬仰陈少云的麒派艺术,8年来一直追随左右。陈少云表示,两位学生都是自己想学习麒派艺术,也都有很好的底子。“冯盛章虽然是武生演员,但麒派其实很需要武功底子。很多人对麒派艺术有误解,认为嗓子不好的人才去学麒派,其实周信芳大师的很多学生嗓子都很好,学麒派需要在各方面都有扎实的基础。”不过,在收徒仪式上,也有不少京剧界人士表示,虽然麒派老生“后继有人”,但麒派艺术的传承仍然危机不少。而周信芳生前曾经演出过的600多出剧目,到今天只剩下十几出尚能传世。而且,如果没有老师的口传心授,这些剧目就算留下来,也只能演个大概,没有了原来的味道。与麒派艺术相似的情况是,海派京剧的另一面旗帜———南派武生代表的盖叫天“盖派”艺术也近乎失传,上海如今几乎一位尚在舞台演出的盖派传人都没有。两位“海派京剧”的倡导者和领军人物,如今竟然同样遭遇艺术失传的危机,如何保留他们的艺术,更好培养传人,是个需要思考的课题。
(记者潘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