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的新片《天水围的日与夜》(The Way We Are)近日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上进行了首映。影片讲述的是香港天水围居民的平淡生活。天水围是个贫民社区,被很多人称为“悲情城市”,并于去年被拆除。许鞍华的这部电影是众多香港文化人对这个社区的致敬和祭奠。
《天水围》剧照 |
天水围作为香港的贫民社区,经常有跳楼自杀事件,被冠以“悲情城市”之名。许鞍华所拍的这部电视电影,和媒体报道的不一样,反映的是居民平淡的日子。
犬儒的人也许已经在“单打”(粤语冷嘲热讽之意):《天水围的日与夜》不过是另一部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同样的评语也出现在《姨妈》编剧李樯的新作《立春》身上):都是有关一个年纪渐长的独身女性怎样克服内心的孤独与现实生活的压力的故事。不能说这个看法没有道理,问题是它失之片面。影片最大的成就亦在于此:它表面上可能看似平淡、单薄(没有完整的故事或任何起伏的戏剧性,人物平凡,完全没有对立、矛盾的关系或冲突),所有场面都局限在天水围的周边,围城里的风景也几乎没有什么景观特色可言;高清拍摄的平滑画面与大部分都是中景或中远景的镜头构图(加上家庭式的题材),更容易教人诟病它像“香港电台”的电视片集。但正如它片名(不论中或英文— 一句非题外话:许鞍华的电影,永远有着港产片中最切题的英文片名)所提示的吊诡一样:影片虽然由头到尾都有着一个固定的空间(天水围),但时间上(日与夜)却暗示了一种永恒性(与历史感)。The Way We Are,而不是The Way We Were。
《天水围的日与夜》说的不单是生活,而是生命的嬗变;不单是好人好事,而是人性中的善;不单是天水围,而是香港。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影片先后两次出现了一系列的历史性图片。其一,是贵姐(鲍起静)的母亲在医院里进食时,向孙儿(贵的儿子)提起贵年轻时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供养弟弟教育的往事,影片突然(却安静地)接上了一连串香港进入工业时代,工厂女工成为新兴工人阶级的照片。于是,阿贵成了所有香港万千女性的prototype(原型)。试想想,香港,乃至整个华语电影史,有过哪个导演的作品,是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女性的尊严与坚韧作出同情、体会、肯定与表扬的(请勿告诉我是关锦鹏!)?片末,中秋节,阿贵母子与婆婆(不知不觉间已成了一个新的家庭)在广场里庆祝,影片再次融入昔日香港家家户户在维园赏灯的璀璨图片。往昔与当下,看来并无二致。于是我们都明白了,我们—香港—原来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我不以为《天水围的日与夜》是一部简单的电影。它展现的不独是一份气度与情怀,还有无比的信念与勇气。这样一部香港电影的rarity(稀有之作)与佳作,电影节没有给它开幕电影的荣誉(其实,应是它使电影节感到光荣),就是瞎了眼睛!
许鞍华前晚以驻校艺术家身份,出席在港大举行《天水围的日与夜》放映会,吸引二百多名学生捧场,全场爆满,还要加櫈才够坐.许鞍华对于学生踊跃出席放映会...
08-04-17 1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