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姚慕双走了。
2006年3月,笑嘻嘻又成绝响。
2008年3月25日19点50分,周柏春在华山医院停止了心跳。
回首往昔,1939年,“姚周档”
开始在电台打响招牌,1946年起,“姚周笑”三股档进入了鼎盛时期。
而今,上海滩滑稽界再失泰斗,从此,“姚周笑”天上再聚首,人间不闻经典滑稽戏。
现场
空荡荡病床名牌仍在 昨晚,在接到周柏春逝世的消息后,记者第一时间赶到华山医院18楼老干部病房,没有人放肆大哭,大家只是有序地进出,在病房门口轻声细语地安慰家属。
最后的周柏春面容安详,藏青色夹袄、深褐色麻布裤子、一双布鞋,家常打扮,仿佛睡着了一般,嘴角带着一丝微笑,子女们静静陪在床边。领导、朋友、学生纷纷赶来送周老最后一程。
空荡荡的病床上,滴盐水的吊瓶仍在,写着“周柏春”的名牌仍在,医生最后的查房记录停留在昨晨5点59分……
照顾周柏春的护工刚刚擦了眼泪,眼圈依然红着,赶来采访的几位女记者也已哽咽难言。
儿女不愿他再受折磨 “真的没料到爹爹就这么走了,早上医生给他插管子的时候,他还有反应,觉着疼了,皱着眉头咬住了管子。”大女儿周伟儿神色疲惫,她告诉记者,父亲是去年9月因脑溢血被送进医院的,经过抢救后恢复得很好,没有留下丝毫后遗症。“可是因为年纪实在太大了,平日每天都锻炼身体的他长时间住院后抵抗力就不行了,长期卧床导致免疫力下降,引发了肺部感染,反反复复了多次,因为用药的关系最终导致多个脏器衰竭,没能捱过来。”
周柏春媳妇王女士说:“到后来,爸爸的精力消耗得越来越厉害,已经很少说话了。他几次自己想拔去针管,而我们家里人不能为他承受痛苦,真正是痛苦啊!”
周伟儿补充说:“这半年来,病危通知书就发过两次,今天上午开始抢救,医院征求我们意见,要不要切开气管、电击心脏,再做最后的努力,我们没有同意,我们真的不愿意他再受折磨了。”
据悉,周柏春去世时,他的两个女儿、三个儿子以及孙子、外孙都陪伴在身旁。在他生病期间,他现居澳大利亚的大儿子周文儿还曾多次从国外赶回照顾老人。
最后时间还为病友唱歌 说起父亲的为人,周伟儿无比追念:“爸爸一生为人正直、低调,对待工作认真、勤奋,待人和气、从不跟人红脸,也从来没有大腕架子。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钟爱的滑稽事业。”平日凡事要麻烦到别人,周柏春总是要客气地说“谢谢”,即使是在病重时他也从来不轻易流露自己的痛苦,生怕给家人带来压力。“接触过他的人都晓得,他不管对谁都是笑嘻嘻的,其实在他患病后期,一直备受病痛折磨,但他却从不跟我们抱怨。”
周伟儿还告诉记者:“对待医院的医生、护工,爸爸也总是客客气气,哪怕是请人家递个水杯、扶一把这种小事,也总是一再道谢。有时兴致上来了,他还会给病友们唱一段《唱支山歌给党听》。有了"老滑稽"周柏春在,病房里常常会飘出阵阵笑声。”
遗憾
恩爱老妻的离去仍瞒着他 很多人不知道,与周柏春一生恩爱的妻子,于4个月前刚刚病逝,为了不影响周柏春养病,儿女们一直瞒着老人家,但老人家好像有心灵感应,总是一再问起。
与周柏春相交多年,彼此更有亲属关系的老滑稽演员嫩娘昨晚透露:“他们夫妻俩为人好得没话讲,二十年前,我的女儿在衡山饭店结婚,请他们夫妇来吃喜酒,讲好要派部"差头"接伊拉,伊拉随便哪能伐肯,还讲"15路坐坐老便当额"。有次我们一起去宁波演出,周家姐姐走得快点,跟我坐在一部车子上,三阿哥周柏春走得慢,没赶上,周家姐姐特别不习惯没有三阿哥陪在身边,就隔着车窗念叨他,念了很久,三阿哥耐心听着,等伊讲完了,就耸耸肩坐到隔壁车子上,换了别的男人,估计早就翻毛枪了,伊就从来不跟爱人争。”
一直到老,爱妻是周柏春的耳朵,总是在记者采访时竖起耳朵帮周柏春聆听问题,而周柏春则是爱妻的眼睛,电话号码都要他来记、来拨号,两人相依为命,周柏春最终也尾随爱妻的脚步而去。
往事
年幼家贫差点没命
周柏春常常对记者回忆起自己差点没命的往事:5岁那年,他得了骨痨,高烧整日整夜不退,爹妈变卖了家中稍有价值的东西,请来的医生装腔作势地叫魂,抓些香灰给他吃,弄得他奄奄一息,只剩一副骨架。后来,他爹妈总算找到一个有真本事的外科医生,让周柏春又吃中药又开刀,总算捡回了小命。9岁那年,营养不良的周柏春为了生计也要干活,一天他头顶着装满糯米块的竹匾往前走,因头顶压了东西,挡住了视线,“扑通”一声连人带竹匾掉进浑浊的河里。他绝望地拼命挣扎,心想:可怜的爹爹、姆妈、阿哥、阿姐,我再也见不到你们了!“抓住水草!”突然,周柏春耳边响起呼喊,他乱摸乱抓,真的抓到了水草,爬上岸来。
一辈子学戏学英文 在上海,一提起滑稽戏和独角戏就不得不说起周柏春。1939年起,周柏春随兄姚慕双在电台演播独角戏,1950年与姚慕双共组蜜蜂滑稽剧团,1977年加入上海曲艺剧团。他长期与姚慕双搭档,“软逗”、“阴噱”,《各地堂倌》、《学英文》、《一枕黄粱》等节目令人捧腹不已。他那怪里怪气的笑容,成了他的招牌。那个年代不少艺人都有教了徒弟饿死师傅的观念,他至今还记得一个因为偷学而发生的滑稽事:“一个老字辈在台上每天讲一段,知道我在偷听后,只好每天讲同一段,他不换,我就每天"偷",他情愿被老板辞掉也不让我偷。后来还是被我学会了,学会了以后我就讲这段,很滑稽的。”
周柏春的《学英文》段子最广为人知,他还曾特别到澳大利亚“深造”,行至关口时,海关人员问道:“有随身行李吗?”周柏春不慌不忙地回答:“Yes!(有的)”对方又问:“是这两个包吗?”周老师又答:“Yes!”对方接着问:“有没有携带违禁物品?”周老师还是一脸温和地笑答:“Yes!”海关人员立即把周老请到一边,开包检查,没想到,还真查出违禁物品——一只苹果。澳大利亚是不允许旅客带新鲜水果入境的。周柏春是真的听懂了问题,还是撞对了?
其实,周柏春毕业于上海的名牌中学育才中学,英文水平不错,到了晚年依然读书学习,倒背26个字母更是经典之作。周伟儿说,周柏春平时非常注重文化知识积累,看到、想到好玩的事物就记录在随身带的小本子上,还坚持剪报。
周柏春生平 周柏春原名姚振民,祖籍浙江宁波,1922年生于上海,1939年与胞兄姚慕双搭档在电台演播独角戏,开始了滑稽艺术生涯,1950年与兄共同组建蜜蜂滑稽剧团,任团长。在人民艺术剧院滑稽剧团及上海曲艺剧团期间,他塑造出不少性格鲜明的喜剧人物,如《满园春色》中的先进工作者2号服务员,《出色的答案》中的“四人帮”爪牙马家骏,《路灯下的宝贝》中的小业主蒋阿桂等。他最大的特点是冷面滑稽,1985年和姚慕双去香港演出,颇为轰动,被当地报纸誉为“大陆超级滑稽双档”。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文化突出贡献证书和政府特殊津贴。
姚慕双、周柏春的滑稽戏以洋派、书卷气为特色,他们的段子中常带英文,姚、周都毕业于上海育才中学,英文基础不错。他们最有代表性的滑稽戏段子就是《学英语》,其中,有周柏春很著名的倒背26个字母,笑料主要集中在学英文的语音不准和中国式英文。
出自传“花色品种”一样不少 “观众都很熟悉舞台上的我。在大家的心目中,我似乎就是欢乐的化身。其实,生活中的我和所有的人一样,有追求、有收获、有成功、也有失败,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花色品种"一样伐少。”2003年,《周柏春自述》出版,让人们更完整地了解周老。此后的签售中,一生认认真真的周柏春害怕现场签名速度太慢,让读者等待太久,还主动提出先在家里“做功课”,工工整整、认认真真地写好200遍“周柏春”带到书城,以飨读者。
出书是周柏春的一个心愿。书里的他少了些人前的“噱头”,多了些对人生酸甜苦辣的思考,“都是些人生故事。若能为读者在茶余饭后带来一笑,平生足矣!”
(责任编辑:小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