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战国后期人。”“但丁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这些话出自普通人之口大家可能会一笑了之,但余秋雨这样的著名学者当着上千万观众这样说,自然会引发大动静。第13届青歌赛上,作为评委余秋雨的点评态度越发积极,却连连出现口误。
这两天,他的这些错误在网上引起了许多网友的非议。
现场讲解有硬伤 3月20日晚在评点广西一个流行组合时,余秋雨在讲解时冒出了一句“孔子是战国后期的人了”。很快,在论坛上,多名网友发帖纠正道:孔子是春秋时期人,生于公元前551年,而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475年开始的,当时孔子刚刚去世。
在18日的比赛上,一道知识题是:“请说出一位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选手答“但丁”,可余秋雨却说不对,正确答案应该是米开朗基罗。一名学生观众大呼不解:“可是,在人教版历史书中却有记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但丁、莎士比亚等。难道是教科书错了?”
“赞美灾难”遭炮轰 除了硬伤以外,一些观众对于余秋雨提出的观点表示商榷。比如一道视听题是电影《珍珠港》里日军机群狂轰滥炸的场面,余秋雨的诠释是:“艺术家不会赞美灾难,但他可以把灾难上升到审美。”一位中年男士俞先生质疑:“艺术家把灾难表现得这么美,令人着迷,这不是一种变相的赞美吗?”
也许是意识到自己的口误,也许是听到了质疑之声,在20日的比赛中,余秋雨主动承认了自己在头天比赛中出现的一个口误:“我说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死于1916年4月23日,这是不对的,应该是1616年。”而提到“铁路焦柳线和长江的交界处”这个选项时,余秋雨主动承认自己不知道,相当谦虚。
年长观众力挺余秋雨 他是真不知道,还只是口误?讨论逐渐集中到余秋雨的口才问题上。“一个口才不错又具备相当文化水准的人,必须做到言简意赅、逻辑清晰、不留漏洞,能随时提醒自己不发没把握的妄言。看来,他的口才确实一般。”这位观众建议,余秋雨需要研究一下怎么做直接面对公众的传播工作。
在炮轰的同时,很多较为年长的观众却力挺余秋雨。其中以一位老先生表示:“特别喜欢余秋雨的讲评。听余先生谈天文说地理,十分佩服他!”
(责任编辑:小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