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又开始招生了。说到表演系招生,不得不说到
赵薇走红带来的效应。因为1995-1999年我在电影学院文学系就读,目睹了赵薇奇迹的产生。
大二的时候赵薇开始拍摄《还珠格格》。1998年,《还珠格格》播出后,她的走红可以说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信件收发室。那是赵薇如日中天的时候,“还珠”首先在台湾引爆,创下历史最高收视。接下来,在大陆播出,同样引无数青少年影迷折腰。当时,大家在校园里也能见到赵薇。传达室每天都有好几麻袋全国各地包括港台地区的影迷来信。甚至有影迷把回函的邮票都贴到信封上。赵薇一个人的来信要比全院师生的信件加起来多很多。
后来还专门腾一个房间来装影迷的来信。给当时还在校的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有位小粉丝追星追到了电影学院,在学校的教学楼的一层还住了一段时间。那时赵薇又在拍摄“还珠”的续集了。
电影学院的表演系的考生历年来都是趋之若鹜,成千上万的考生前来报考。可是在赵薇走红之后,考生的增长幅度是最高的,1999,2000,2001这几年都蔚为壮观。每年就算一万名考生,每人初试报名费100元,也就有100万的进账,更何况还有复试和三试。赵薇的走红吸引的不仅仅是报名人数的增加,更是给电影学院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80后一代的表演系男女生,似乎都还没有人接过北电的赵薇,
徐静蕾,以及中戏的
章子怡(官网,子怡空间)和只在杭州上过艺校的
周迅这一代70后的女明星的位置。70后的女明星里还有
袁泉,
梅婷、
苗圃、
秦海璐、
高圆圆等人。等80后的女明星要熬出来的时候,90后的都要冒出来了。
(责任编辑: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