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电影新闻

关锦鹏:谁都有拖泥带水的时候 不吹嘘历史人物

   关锦鹏的电影总是胜在一个“巧”字。他擅长用细腻的手法,从另一个角度去诠释人物的命运。他曾经从不一样的角度阐释阮玲玉,这次更是要从“父子”的角度来诠释正在筹备中的《李小龙》。他告诉《外滩画报》:“武术大师也好,英雄人物也好,都有很人性的一面。”

关锦鹏
关锦鹏

  正在全国部分电视台热播的40 集电视连续剧《霍元甲》是关锦鹏的另一种尝试,这也是关锦鹏继《画魂》和《一世情缘》之后的第三部电视剧作品。《一世情缘》拍到一半,关锦鹏便和编剧翻了脸,他认为角色的设定已经被完全扭曲,“为了冲突而冲突”的处理方式让关锦鹏不能认同。《一世情缘》在国内的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对此关锦鹏不得不摇头,“拍电视剧比拍电影对我来说更难”。

  作为《霍元甲》的监制,关锦鹏在人物设定上加入了不少自己的理解。正在筹备中的《李小龙》,关锦鹏更是要从“父子”的角度来诠释。他说:“武术大师也好,英雄人物也好,他也会有拖泥带水的时候,很人性的一面。拍历史人物就像拍《阮玲玉》一样,我不想往他们脸上贴金。”

  B= 外滩画报

  G= 关锦鹏

  “缺席的父亲”

  B:会怎么去处理李小龙这个历史人物?

  A:我引入了李国豪。相对于李小龙,李小龙的父亲是一个缺席的父亲。他很老才死,但不代表他不缺席。李小龙小的时候,父亲是粤剧红伶,加上那个时候父权的观念,他基本上很少呆在家里管小孩,都交给他太太去做。所以我看到很多文章,李小龙自己说当李国豪出生的时候,李国豪就变成了他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我相信李小龙不想做一个缺席的父亲,不希望重复他父亲以前对他的那种方式。结果他自己比他父亲更早缺席。我的电影开始是李国豪意外中枪死亡,结束时李小龙和李国豪在西雅图的双坟并列。对于观众来讲,中间如果一个武打动作都没有,这不能算是武打电影。

  B:你拍李小龙,是不是想弥补一下香港电影史上关于父子的东西?前一段时间谭家明的《父子》,和周星驰《长江七号》也都涉及到父子。

  G:我是从“缺席的父亲”这个角度来拍的,倒不是谭家明、周星驰所表达的。虽然还是讲父子,但是我更偏向“缺席”这个词。我小时候,父母带着几个小孩子挤在一个房间,我和我父亲是睡同一张床的,我还记得我父亲的气味,有时睡着睡着我还会抱着父亲的腿,我觉得这些都会对孩子的成长,甚至对一个孩子的性格都会有影响。我相信我拍的父子不是温情的,是悲情。

  B:其实李安的电影里,也一直在谈父子、父子情、父子的冲突和解决方式。从《喜宴》到《断背山》都有一种张力。你和他相比,不同在哪里?是悲剧多一点,还是解决方式的不同?

  G:我觉得在碰触“父子”的时候,我可能比较敢于去碰一些禁忌。这种禁忌如果处理得好的话,就会让传统观念有一个出口,让观众觉得有爆发力。

  Q:现在找到这个出口了吗?

  A:我在《李小龙》中找到了。但是要得到他家人的同意,我觉得是一条漫长的路。也许他们不同意我用这个切入点去处理这个题材。

  张曼玉比较幸运

  B:我很喜欢您的一部电影就是《地下情》,那是一部很纯粹的电影。可能到了你现在的这个阶段,诠释的东西就不太一样。

  G:当然不一样了,那个时候我才29 岁。而且我很感谢当年帮我编《地下情》剧本的邱刚健,带给我很多很好的点子,帮我增进了对人物的理解。他之前就是很有名的编剧,给许鞍华写《五月的故事》、《投奔怒海》等。有人问我对自己的片子最喜欢哪一部,最喜欢的我说不出来,要是我有机会重拍我自己的电影,我会选《地下情》。

  B:前两年说是要拍《梅兰芳》,当时要找梁朝伟去演。

  G:我和梁朝伟有共同过不了的关口。他觉得他没办法演,他真的已经看了许多梅兰芳的资料,我给了他一大堆,后来我去他家里,发现他自己也买了一大堆。他当时和我说,你看看我的手。他的手比较扁。他说他看资料看到梅兰芳的手买了保险的。我觉得我们共同经历了一个过程,梁朝伟有一阶段真的是十分努力的,但当他觉得自己不行了,就会放弃。

  B:其实拍摄历史人物还是很难的,但你的《阮玲玉》很成功。

  G:我并不是拍阮玲玉传,像台湾有一篇蒋勋的评论我觉得很好。当时他看完《阮玲玉》在《中国时报》发表评论,说《阿飞正传》是解构,解构六十年代的情怀,《阮玲玉》是一幅拼图。阮玲玉也好,阮玲玉的电影片段也好,张曼玉的访问也好,去拼凑三十年代整个一个电影黄金时代的风貌。这点我很同意。这正好让张曼玉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不会被比较和阮玲玉到底像不像,有没有阮玲玉演得好。那时候张曼玉刚被人认可不是花瓶。虽然当时她凭着《不脱袜的人》、《人在纽约》已经拿奖了,但她还没有自信到一个程度。当《阮玲玉》之后,她在香港金像奖领奖的时候,她胆敢说:“不管人家说什么,奖现在拿在我的手上。”

  B:你现在和内地的电影公司合作,现在华语的电影市场中,好像“大家一起来做”的现象比较普遍。

  G:我觉得从好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从《霸王别姬》就开始了。徐枫代表着台湾汤臣的投资,内地陈凯歌导演,演员和有些幕后工作人员是香港的。当时不管是台湾电影还是香港电影,都还没有下滑到一定的程度。现在大家都会觉得香港电影、台湾影视都往内地来发展。确实内地的市场摆在那边,但从创作来看,已经没有了以前的纯粹。现在香港电影人,以及我所了解的一些台湾电影人,要和内地这边的工作人员磨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家工作的方式可以调节得比较快,但创作观念上的磨合就比较难。这不是说谁好谁坏的问题。

  B:那有没有找到一些方式?

  G:慢慢来,到目前为止还比较难。

  
(责任编辑:CL)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关锦鹏 | 李小龙 | 霍元甲 | 阮玲玉 | 周星驰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