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好莱坞频道 > 新片推荐

《怪兽绝世录》:揪心体验

   当初看第一款预告片时,绝对没想到《怪兽绝世录》(Cloverfield)会是一部怪兽片。都怪它放在《变形金刚》(Transformers)之前,让人想当然地以为是部类似于《世界大战》(War of the Worlds)的科幻片。

  老实的说,观看本片还是蛮揪心的。不过,对本人而言,最先“揪”的,是胃。

  现在月球人都知道本片是“菜鸟DV”的方式拍摄的了,而且,大部分场景都是在逃命的慌乱中,所以镜头极尽颠倒腾挪之能事。又怪偶中午垃圾快餐吃多了,坐在电影院里不一会,就得比较用力地压抑胸口传来的一波又一波地翻涌,一如当年观看《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不可撤销》(Irreversible)、《93航班》(United 93)的感觉。奉劝各位如果要去大银幕观看此片,最好不要饱腹而去,否则容易晕菜。

  当然,最终决定揪心与否的,还是故事。至少看《终极波恩》(Bourne Ultimatum)时俺就不晕,尽管其镜头也动得异常厉害。并非波恩的故事不吸引人,而是那样的故事所引发的情绪,主要是激动,让你恨不得跟着小波同学去多撞几辆汽车,镜头的摇晃是你想要的刺激效果,而不是导致你晕菜的原因。

  《怪兽绝世录》的故事就不同了:你绝对不会想投身到银幕中去,那样的话你会成为怪兽的美食。说到怪兽,诸位一定很好奇它是什么样子的。在影片未上映之前,这是最高机密。看过之后——俺得承认——不要说画出来,详细地描述也是不太可能的。一来还得怪拍摄者的菜鸟级别太低,以至于基本上没有全景。二来这个怪物本身也长得比一般的怪物兄弟更变态。俺看了两遍,到现在也搞不清楚它的四肢(也许是“五肢”,没个准儿)到底是螳螂式的,还是恐龙式的——反正局部表现中的各有不同。而巨无霸的徒子徒孙们,也是怪到巅峰,粗看起来和《星河战队》(Starship Troopers)里的螳螂虫有些远亲关系,但头部的多眼结构以及身体的造型,又有些蜘蛛侠他妈(也就是母蜘蛛)的风采。最后您会以为自己看到了巨怪的尊容,却仍然形容不出来。俺只能放弃了,并且承认:即使在银幕怪兽的阵营里,这哥们也是“卡西莫多”级别的。

  它很丑,而且一点也不温柔。来无影(毫无理由地出现在纽约,而且一直没有解释来源)、去无踪(结尾是否被干掉了?至少编导是不打算告诉你的),其攻击力也是异常震撼而无法防备的……

  所有这些,都不能不让人想到“9.11”。影片其实是将“911式的恐怖袭击怪兽化”了,将怪兽换成驾驶飞机到处乱撞的恐怖死士们,影片中的所有反映都会是一样的。可以说,纽约亲历过“9.11”的人,心中都藏有一个怪兽的阴影,不知什么时候就蹦出来作怪了。拉登集团“异想天开”的攻击模式,以及“前仆后继”的打不死精神,对脆弱的老美一般民众而言,都是一种噩梦。《怪兽绝世录》实际上只是对这种心理,作了一个象征性地外化(影片中美军多种攻击手段基本徒劳,大致对应目前打击恐怖力不从心的状态)。至于具体的类比特性,会另文详述,这里就不罗嗦了。

  至于故事之外的技术特性,很多人可能都会提起《女巫布莱尔》。对此,俺个人不大认同。具体说来,由剧中人自己拍摄的DV画面,在《怪兽绝世录》中只是编导手中一个非常聪明的道具,远没有《女巫》中那样和剧情融入一体的真实性。但是,反过来,《女巫》中的DV画面,也仅仅是营造未知恐惧的利器而已,又没有《怪兽》中对于那种隐晦但又可以把握的导演意图的表现能力。简而言之,《女巫》中除了突如其来的惊吓场面外,其他场景其实是意义不大的。手持DV的局限视角,只是加深了对于未知黑暗的恐惧,另外也让惊吓显得更加突兀。而《怪兽》中的DV视角,绝不仅仅制造怪兽袭击的恐慌气氛,它在非动作场景中的作用——个人认为——对本片的意义要更大。

  说白了,这就是个如何让观众“在乎”人物的问题。《女巫布莱尔》虽然也用了DV,但它和其他所有美制恐怖片一样,编导没有试图、观众也没有好心地想去了解剧中人:大家都只想着他们该怎么死——恐怖片的意义,不就在于此么?也许对于没有追求的编导来说是如此,但是辩证法学得牛的编导,往往看出“反动”的价值:如果恐怖片让观众想让人物活,而他们又必须死,那岂不是更恐怖?正解。

  但是,对于以剧中人物视角拍摄的DV视角来说,如何塑造人物就成为一个难题。因为编导无法运用全知视角来交代人物关系的来龙去脉,要表现符合手持DV的那个家伙的人物性格,就有可能无法兼顾其他人物的情绪表达。对于这个问题,导演解决得很完美,也很巧妙。仔细琢磨这些小技巧,可以让不少热爱DV的同志茅塞顿开,也可以让编剧同志们灵光乍现。

  这当中,如何处理好摄像机、持有者、被拍者这几个的关系是关键。影片在开头的十五分钟之内,就通过DV的转手,不着痕迹地交代了出场人物的关系与历史,而且让人喜欢上他们,进而当恐惧突发时为他们的命运担心。即使是在紧张的逃命过程中,编导也没有放弃对于人物性格与心理进一步细化,从而使得人物形象也进一步饱满。其中尤以对于摄像机持有者“哈德”的暗描,非常值得注意。这个在其他电影中只能成为龙套的家伙(露脸最少),最后几乎成为观众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另外,编导还非常聪明地利用了磁带式DV复录的特性,不失时机、同时又非常自然地插入了男女主角“历史上的感情”,联想到可能的结局,观众的心无法不被“揪”得更痛。在这里顺便花痴一下,女主角很甜美,偶喜欢非常!

  如果说人物与感情是本片“揪心”的真正源泉,那么音响则是“揪心”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了。牛不是吹的,爱不是做的——本片低音之劲爆、动态之强大,超过去年暑假的绝大部分大制作电影。从震撼的角度来说,俺很为该片在中国的影响担忧(不看好该片被引进的可能)。这是那种只有在大银幕环境下才能感受到足够压迫感与冲击力的电影(这也是与《女巫布莱尔》另一个大的不同)——除非你家拥有150寸以上投影银幕和500W以上的7.1环绕声设备,否则,俺无法想象在14寸电脑屏幕上看RMVB会有任何震撼——观众必须随着剧中人物一起感受怪兽摧枯拉朽的恐怖能量。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喜欢多愁善感的YY派们不在此例:给他们个故事,他们就能泪流成河,这种本事令小可佩服非常。

  在大银幕上饱受震撼之余,兴奋的观众们很可能都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按照影片的设定,一个便携式的民用磁带式DV机,怎么可能记录下如此震撼的音响呢?这个问题如果放在技术层次来讨论,会是个“欺骗”现象。也就是说,导演说是说再现DV拍摄的真实感,其实在“听觉”这一层次,则“移花接木”般的用顶尖工业级别的音响设计,代替了现场DV可能录到的真实声音。想要了解这两种声音区别的观众,不用自己买DV实验,也不用去片场探班,将《盗火线》(Heat)与《迈阿密风云》(Miami Vice)的高潮枪战场面,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因为前者的枪战音效,是后期在声效编辑室里模拟、制造出来的,后者的枪炮声,则是高清摄像机现场录制的同期声;前者的声场宏大、定位精准;后者则声音干瘪、闷声不响,其实,从真实的角度来说,后者捕捉到的临场感更为现实。

  不过,在音响设计这一点上,也体现出编导实际上只是利用DV做道具的这一特性。和DV在本片中的叙事功能一样,本片的音响设计,目标是还原“心理音效”,而不是还原“现实音效”。片中强大的音效虽然极端偏离了DV环境,但却符合剧中人物的心理感受、同时也符合观众的心理预期。因此,技术上的“偏离”,其实是为了造就感受上的“融合”。

  以体验而论,《怪兽绝世录》很有可能是今年春天最为震撼的电影,而且也很有可能成为这个春天票房的冠军。

  

(责任编辑:陈青)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