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古玩市场里向来有“捡漏”一说,但这可不是运气好,天上掉馅饼的事儿,“捡漏”靠的是眼力,是浸淫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娱乐圈也是如此,要想在纷繁嘈杂、光怪陆离的娱乐圈里找到那些被遗漏的闪光点,没有点眼力和积累是办不到的,在此搜狐娱乐将为你奉上07娱乐圈那些精彩的“漏儿”,为您揭示那些重大事件背后的趣闻与故事……[我来说两句] |
|
《色戒》在整个大华语地区的票房还不够保本!?《投名状》是8个编剧变出来的戏法?你可知道什么是今年电影最流行的“招式”?07大银幕的男女比例如又是多少?又有哪两部影片载入史册……
还原《色,戒》真实票房 [专题]
《色戒》在整个大华语地区的票房还不够保本!?这事儿还真需要斤斤计较……
2007年的11月是“见神杀神,见佛杀佛”的《色戒》之月,不过坊间的传闻实在是太多,在《投名状》和《集结号》等大片力挽狂澜、《色戒》行将全面下线之时,我们不妨来为《色戒》估个大华语区的总票房吧,内地的截至就算1.263亿(截至12月16日),香港票房合人民币5000万,台湾票房合人民币6000万,一共是2.363亿,而其制作成本大约是在1500万美元(约合1.2亿人民币)。如果我们按小学生的数学推算,《色戒》在内地的票房已经收回了成本,但是业内的一般规则是1/3票房才归制作方,因此整个大华语地区的票房的1/3是近8000万人民币,还不够保本。
好在《色戒》现时在韩国、新加坡的票房都还不错,在欧美地区,因为级别的缘故票房只能算作一般。这部电影赚够了荣耀,但是由一部独立的艺术电影来看,它的商业成就远比不上李安当年狂赚数十倍的《饮食男女》[专题],或大卖的《卧虎藏龙》[专题]、《断背山》[专题],在商业上,李安只能算打了个平手,不过不失而已。
《投名状》的编剧戏法 [专题]
须兰+秦天南+陈宝华+林爱华+阮世生+史东明+徐静蕾=华语电影剧本创作史上一个颇为罕见的现象……
以“人多力量大”为出发点,国产大片在近两年汲取经验和教训之后,逐渐把编剧的作用突显出来,以尽可能减少受众对剧本的诟病。尽管编剧的阵容和数量,与电影的优劣并无立杆见影的正比关系,但愈发注重电影之本,却不失为一个积极趋势。
去年,张艺谋投拍《满城尽带黄金甲》[专题]时,请来了吴楠和卞智洪共同操刀,最后自己又亲自上阵;今年姜文拍《太阳照常升起》时,也是自己与述平、过士行组成了三人编剧组;到陈可辛张罗《投名状》时,竟然请来须兰、秦天南、陈宝华、林爱华、阮世生、史东明等八位编剧分工协作,最后徐静蕾又加盟其中,构成了华语电影剧本创作史上一个颇为罕见的现象。
尽管陈可辛声称“八个人都在帮我找东西,但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人还是我。”但在落实到拍摄中时,却仍然避免不了编剧们“七嘴八舌”的认识偏差,造成全片在衔接、呼应的细节之处不尽完美,彰显着向多方妥协的情节表现。可有一点必须承认:除了因公映版本被“微调”这一不可抗力之外,《投名状》确实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漏洞的出现。
应当说,编剧的集体创作代表了华语电影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电影产业化的一种表现,以正在热拍的《赤壁》[专题]为例,吴宇森就请来了芦苇、王蕙玲和邹静之三大顶尖编剧反复修改剧本,其目的和《投名状》所达到的极致效果完全相同。 | |
|
(责任编辑: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