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喜欢姜士安,其次才是何建国(《新结婚时代》人物)。某种意义上姜士安已经成为我的人生标杆:做一个有理想和坚守的人,他身上的责任感、隐忍和牺牲都是最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郭晓冬聊《大校的女儿》时动不动就慷慨激昂起来,仿佛姜士安“附体”。
| |
郭晓冬 |
该剧在中央一套播出时,他还忍不住给搭档袁立发短信,并以“姜士安”自称,袁立忍俊不禁回他“自恋”,郭晓冬并不觉得被嘲笑了,反而“沾沾自喜”地把这个段子告诉记者,“就算说成自恋也没关系,我就是打心眼里觉得这个戏精彩得无懈可击,从没这么喜欢过一个角色。”
其实,郭晓冬为“姜士安”所表现出的由衷兴奋不难理解,对他来说,从自卑到自恋何尝不是一种进步———《新结婚时代》和《大校的女儿》,郭晓冬先后两个角色跟他自身都有相通之处:从农村走出,一方面扎实勤恳事业成功,成为都市精英或将军;一方面又因为城乡差别造成的自卑深入骨髓,在感情上无法圆满。
那份农村孩子在大城市打拼的自卑感是郭晓冬与生俱来的东西,这份自卑伴随了他在大学求学至今,电影《暖》获奖、甚至《新结婚时代》里“何建国”大受欢迎都无法令其完全消退。而顶天立地、甘于牺牲和承担的完美男性姜士安,终于让郭晓冬体验到一种“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崇高感。郭晓冬说,“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所以姜士安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背后的理由和心态我都特别感同身受。”
接连几个角色后,郭晓冬有点被定型成“都市乡下男”的倾向,找他拍的很多都是这种角色设置的情感戏。他本人倒不担心:“如果一有这种戏就能想到郭晓冬也挺牛的。有人问过我想不想改变戏路,我觉得某个岗位必须做到最好才谈得上拓新,否则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