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人物就是社会标杆
“作为社会的公众人物,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标杆’,无形中应该给自己再加上一个砝码”,昨日,第六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颁奖式暨2007当代文艺论坛在广州举行,文艺界知名人士姜昆就公众人物应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谈了以上观点。
| |
姜昆(资料图) |
广东拿了文艺评论一等奖
本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参评文章共有309篇,内容涉及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曲艺、民间文艺、摄影、书法、电视、舞蹈、杂技等文艺领域。经过初评、复评、终评三个阶段,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文联、解放军总政治宣传部以及11个全国性文艺家协会的81篇优秀文艺评论文章获奖。包括一等奖9篇、二等奖25篇、三等奖47篇,其中广东省文联推荐的翁泽文的书法评论《独笑真成梦——黄庭坚书法艺术论》获一等奖。
据悉,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创设于2000年,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主办的全国文联系统的一项综合性评论奖项,以评选优秀文艺评论文章,表彰优秀文艺评论工作者,促进我国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截止到目前,广东的文艺理论家、评论家共有10余篇评论作品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的一、二、三等奖,广东省文联在三届评奖中还获得优秀组织奖。
公众人物就是“社会标杆”
中国曲艺家协会党组书记、著名相声艺术家姜昆应邀出席了盛会的开幕式。在谈到名列网上公布的“2007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之首的人物时,姜昆说心里美滋滋的同时也觉得突然,“如果名单上是周杰伦就不意外,但我离开一线已经很久了”。他表示,“我始终认为作为社会的公众人物,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标杆’,无形中应该给自己再加上一个砝码”。
谈到目前曲艺创作现状,姜昆表示最大的问题在于创新。“相声表演本身没有问题,缺少的是大腕的创作素质,创新才是发展的前提”。姜昆还透露,为了纪念马季先生逝世一周年,将于12月13日、14日在北京举办的“2007曲艺新人新作汇报演出”,之所以力推新人,是想通过新人的登台演出说明“曲艺没死,相声还行”,曲艺后继有人,相声后继不断。
|